1949-1956-中国农家收支问题研究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49-1956-中国农家收支问题研究

1949-1956-中国农家收支问题研究

作者:常明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6173619

定价:45.0

出版时间:2015-12-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49-1956-中国农家收支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常明明编*的《中国农家收支问题研究(1949- 1956)》介绍了,1949~1956年,由于农业生产的发 展,农户收入水平趋于上升态势,随着收人水平的提 高,支出也不断增加。在农户收入结构中,农副业是 农户*重要的收入来源,家庭手工业在副业收入中占 *大比重,除此之外,农民还利用农闲时节通过货运 、出雇等手段获取收入,以贴补家庭日常所需。农产 品的出售收入是农户现金收入*大来源。在农户支出 结构中,尽管生活性开支占了*大比重,生产性消费 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生产性消费也呈逐步提高趋势 。总体来看,当时农民消费具有较强的自给自足性质 ,小农经济与国家工业化大生产之间存在着矛盾。   国民经济恢复后,中国选择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 赶超战略,随着国民经济大规模建设的展开,工业与 农业矛盾凸显,为了解决“农业拖工业后腿”问题, 中共开始实施统购统销政策,此后,农业合作化运动 不断加速。因此,农户收入水平低下、收支相抵剩余 甚少也是导致中国农业合作化速度不断加快的一个重 要的经济因素。合作化后,在合作化前具有较高生产 水平的富裕中农和富农阶层,由于**社中取消了“ 土地分红”,实行按劳分配;同时,合作社实行集体 劳作制度,对个人的自由发展限制较多,尤其是家庭 副业在**社没有得到相应重视,农户收人结构呈现 单一化趋势。富裕中农和富农增收的比重不大,减收 户数也相对较多,进而引起他们不满,动摇了他们合 作化的信心,形成当时退社风潮重要原因之一。

1949-1956-中国农家收支问题研究 目录

导论**章  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与促进农家收入增长的政策  **节  土地改革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一  土地改革    二  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组织    三  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组织  第二节  发展城乡物资交流、缩小工农产品“剪刀差”及农业税政策    一  发展城乡物资交流,活跃农村市场    二  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    三  实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农业税政策  第三节  农业技术改进的措施及绩效    一  农业技术改进的主要措施    二  农业技术改进的绩效  第四节  金融支持政策    一  国家农贷    二  活跃农村私人借贷第二章  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中农家收入变化趋势  **节  土改前后农家收入变化趋势    一  土改前后农家收入变化情况    二  土改后农户经济地位的提升及原因  第二节  农业生产合作社发展与农家收入变化    一  合作化过程中农家收入变化趋势    二  农业合作化完成后农家收入变化  第三节  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及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一  粮食购销危机    二  统购统销政策    三  统购统销政策实施后对农家收入的影响第三章  农村经济体制变迁中农家收支结构演变  **节  农家收入结构    一  农家总体收入结构状况    二  农家现金收入结构状况  第二节  农家支出结构及其特点    一  农家总体支出情况    二  主要阶层农户支出状况及特点  第三节  农家收支对比分析    一  土改后至农业合作化完成前农家收支对比分析    二  合作化后农家收支对比分析第四章  农家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解析  **节  土改前后农家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    一  农业生产水平落后及天灾人祸的袭击    二  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农户经济地位的被动保持  第二节  合作化后农家收入变化情况及“拉牛退社”风潮    一  合作化后各阶层农户收入变化情况    二  合作化后农户思想动态    三  合作化后“拉牛退社”风潮结语  历史启示参考文献后记 1949-1956-中国农家收支问题研究

经济 各部门经济 农业经济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