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中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作者:杨玉珍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6152621 定价:60.0 出版时间:2014-12-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一)耦合关系的确定及耦合效应分析
(二)耦合原则
(三)耦合模式
二 耦合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一)耦合系统的组成与结构
(二)耦合系统组成要素
(三)耦合系统特征
(四)耦合系统功能
三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内涵
(一)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含义
(二)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特征
(三)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条件
(四)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演化机理
一 基于逻辑斯蒂方程的耦合系统演化趋势
(一)耦合演化的基本假设条件
(二)耦合系统的演化趋势
(三)耦合系统的演化模式
二 耦合系统的熵变模型
(一)耦合熵的导入
(二)耦合熵的分类
(三)耦合系统熵变模型的建立
(四)基于熵流的耦合演化阶段
三 耦合系统的序参量演化模型
(一)演化的理论模型
(二)演化模型的理论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区域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一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方法
(一)系统评价概述
(二)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应用
二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的dea模型
(一)c2r模型
(二)c2cs2模型
(三)模型有效性
(四)超效率dea
三 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效度
(一)子系统内协同发展效度
(二)子系统间协同发展综合效度
四 指标的选取
(一)指标设置原则
(二)指标构建及筛选
(三)输入输出指标集的确定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研究
一 河南省耦合系统发展现状
(一)人口要素及发展现状
(二)资源系统发展现状
(三)环境系统发展现状
(四)经济、社会系统发展现状
二 基于时间序列的河南省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一)基础数据及指标选取
(二)各子系统内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三)两两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评价
(四)多个子系统间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三 基于空间序列的河南省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一)空间序列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各地区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聚类分析
(三)地区聚类评价及结论
(四)基于复合dea方法的各地市耦合系统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路径及对策
一 基于经济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一)三化协调战略
(二)产业带动战略
二 基于社会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一)社会保障对协同发展的支撑状况
(二)推动河南省社会保障改革的建议
三 基于资源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价格体系
(二)提高资源综合使用率
(三)推进资源开发管理制度改革
(四)构建产业升级技术创新体系
(五)发挥人力资本优势
四 基于环境系统的协同发展对策
(一)建立绿色gdp政绩考核体系
(二)推进能源结构绿色化进程
(三)加快产业内及产业间循环经济建设
(四)推行有利于环保的经济政策
(五)完善预防性的环境管理措施
(六)重点抓好工业污染防治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内蒙古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一 基于纵向评价的内蒙古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测度
(一)纵向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
(二)各子系统内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三)两两子系统间的协同发展评价
(四)多个子系统间协同发展评价结果
二 基于横向比对的内蒙古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评价
(一)横向样本选取及数据来源
(二)各地区耦合系统协同发展聚类分析
(三)地区聚类评价及结论
本章小结
第十章 内蒙古生态-环境-经济-社会耦合系统协同发展战略路径与对策
一 构建科技支撑下的内蒙古生态经济功能区——战略层面
(一)生态经济功能区含义
(二)生态经济功能区构建目标和战略意义
(三)生态经济功能区软环境与硬环境支撑系统
(四)导入耦合分区规划与治理原则
经济 区域经济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中美贸易中的就业转移与就业创造
下一篇: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