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市场经济的思索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走向市场经济的思索

走向市场经济的思索

作者:张明龙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6408018

定价:78.0

出版时间:2014-06-01

出版社:企业管理出版社


二、产业集群的内涵与类型148
三、产业集群产生的溢出效应149
四、产业集群引起的相关溢出效应151
第三 节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分析153
一、基于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集群生命周期153
二、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存在的拐点155
三、产业集群突破生命周期拐点的关键157
第四节 台州产业集群及其技术创新方向158
一、台州产业集群的主要特色159
二、台州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160
三、台州产业集群加强技术创新的必要性165
四、台州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基本方向166
第五节 产业链式化转移与承接169
一、产业转移与承接概述169
二、以价值链为基础的产业转移与承接170
三、以供应链为基础的产业转移与承接172
四、以生产链为基础的产业转移与承接174
第七章 就业、工资与宏观调控/177
**节 我国就业政策六十年变迁纵向考察177
一、改革开放前的就业政策177
二、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就业政策演进的四大步骤17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政策的变动趋势181
第二节 我国工资制度五十年变迁纵向考察183
一、改革前工资制度的演变183
二、改革开放以来工资制度的变迁184
三、在理顺收入分配制度关系的基础上推进工资制度创新186
第三节 我国宏观调控五十年纵向考察187
一、由市场经济走向计划经济时期的宏观调控188
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宏观调控189
三、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时期的宏观调控191
第四节宏观调控目标与健全宏观调控机制194
一、宏观调控的总目标194
二、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195
三、健全宏观调控的核心机制197
第五节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方法201
一、制定适宜的经济政策201
二、完善经济法规201
三、更好地发挥计划机制的长处201
四、变动经济参数202
五、加强道德规范建设202
六、健全监督体系202
七、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并直接参与某些经济活动203
八、积极开展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203
九、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保障制度203
十、综合运用示向性引导措施204
第八章 经济区划与区域发展205
**节 经济区的内涵与划分原则205
一、经济区的内涵205
二、经济区的类型206
三、划分综合经济区的一般原则206
四、划分综合经济区的具体原则208
第二节 区域发展理论演进的考察209
一、农业区域发展理论209
二、工业区域发展理论214
三、中心地发展理论215
四、区域产业关联发展理论216
五、区域增长极理论216
六、区域发展阶段性理论218
七、现代区域经济运行与发展理论的主要流派218
第三节 区域经济发展规律219
一、区域利益规律219
二、区域非均衡发展规律220
三、区域阶段性发展规律221
四、区域主导产业优先发展规律222
五、区域周期性波动发展规律224
第四节 区域发展模式比较与选择225
一、世界发展大趋势225
二、区域发展模式比较226
三、区域发展模式选择228
第五节 西部大开发应突破资本瓶颈制约230
一、铸造有理性的资本市场主体230
二、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筹资功能231
三、用活社会保障基金231
四、大胆采用bot引资方式232
五、吸引带有援助性质的国外长期低息贷款232
六、开辟西部证券市场吸引外资232
七、提高固定资本周转速度233
八、提高利用外资的规模和效益233
第六节 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思索233
一、大力培育植根于当地的制造业234
二、充分挖掘当地特色产业潜力237
三、不断拓宽招商引资空间238
第七节 促进我国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制度创新239
一、改革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消除户口壁垒239
二、统一城乡财政制度,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支持241
三、统一城乡税收制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242
四、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243
第九章 科技信用缺失与治理/245
**节 信用与科技信用245
一、信用概述245
二、我国与西方信用模式的比较249
三、科技信用的内涵与外延251
第二节 影响创新能力的科技信用缺失现象252
一、科技成果研究过程的信用缺失现象252
二、科技成果开发过程的信用缺失现象254
三、科技成果转让过程的信用缺失现象256
第三节 我国科技信用管理制度的演进257
一、建立科技信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258
二、科学基金领域构筑阻挡不端行为的“三道大坝”258
三、科技部牵头制定规范科技人员行为的政策法规259
四、提出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261
第四节 进一步加强科技信用制度建设的思索262
一、界定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基金信用的对象262
二、形成契约制度与道德伦理相结合的信用约束机制263
三、创设科技人员信用安全保障号码制度263
四、建立科技人员信用信息评价指标体系264
五、改进科技人员信用评价方法265
六、完善科技人员信用数据库和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系统265
七、构建科技成果承诺保证制度266
八、建立健全失信行为惩戒机制267
第十章 国外创新管理与创新政策/269
**节 美国灵活有序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269
一、健全政府和国会的科技创新组织269
二、完善国家科学院系统的组织机构270
三、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270
四、高校成为科技创新重要力量271
五、发挥其他非营利机构的创新功能271
第二节 美国运用政策体系促进创新活动272
一、运用土地政策树立创业创新恒心272
二、运用专利政策激发社会创新热情272
三、运用投入政策夯实科技创新微观基础273
四、运用税收政策刺激创新活动蓬勃发展273
五、运用风险投资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274
六、运用技术政策增强企业创新能力274
七、运用政策合力全面提升创新实力276
第三节 美国专利制度演变的纵向考察276
一、美国专利制度的产生及效果277
二、19世纪美国专利制度的完善措施278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经济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概况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