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与企业生产率研究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与企业生产率研究

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与企业生产率研究

作者:王俊松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1798867

定价:32.0

出版时间:2012-11-01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与企业生产率研究 本书特色

     《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与企业生产率研究(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解释中国的实际现象,krugman(2009)认为新经济地理理论尽管不能充分解释当前发达国家的产业布局,但适合解释中国的产业集聚现象。本研究试图纳入中国经济转轨因素和新经济地理理论解释中国的产业集聚现象,验证新经济地理理论和产业集聚理论在中国这样一个转轨经济大国的适用性。本书由杜德斌主编,王俊松著。

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与企业生产率研究 内容简介

     加入wto以来,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出现新的变化趋势,并对企业效率产生深刻影响。《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与企业生产率研究(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基于大样本制造业企业数据,运用新经济地理理论和集聚理论,系统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在国家、区域和城市层面的空间集聚与变化趋势;运用条件逻辑模型探讨了在转轨经济条件下中国制造业新企业的区位选择机制,验证了同类企业区位选择的相互集聚特性;采取计量手段从区域、产业、企业三个维度探讨在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空间集聚与产业效率的关系;研究了在不同的区域和产业条件下产业集聚产生经济绩效的通道,分析了集聚效应和拥挤效应产生的环境条件以及转型经济制度环境对产业集聚效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区域和产业条件下优化产业效率的区域和产业政策建议。 《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与企业生产率研究(科技创新与区域发展研究) 》由杜德斌主编,王俊松著。

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与企业生产率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理论和文献综述 **节 传统区位论与产业集聚 第二节 新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地理理论与产业集聚 第三节 集聚经济理论 第四节 产业集聚与劳动生产率的实证研究综述 第五节 产业集聚:中国的经验研究 第三章 产业空间格局与企业生产率:理论假设 **节 制度因素和新经济地理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中国产业格局 第二节 中国新产业区位受制于地区产业基础和经济转轨因素 第三节 中国产业集聚显著影响企业生产率 第四节小结 第四章 中国制造业地理分布及变迁 **节 产业地理集中的测量方法及数据来源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及变化 第三节 制造业企业生产布局的变迁 第四节 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变迁的动力机制 第五节 小结 第五章 产业集聚与中国制造业新企业区位选择 **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新旧企业分布对比 第三节 新企业区位选择模型及变量选择 第四节 计量结果及解释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集聚经济与中国制造业企业劳动生产率 **节 产业集聚与企业生产率 第二节 数据与方法 第三节 计量结果及解释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节 本书结论 第二节 理论与实证结论探讨 第三节 政策建议 第四节 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五节 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中国制造业空间格局与企业生产率研究 作者简介

     杜德斌,1963年出生,博士人文地理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科技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系主任,《世界地理研究》杂志主编,中国地理学会世界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主要从事世界经济地理、科技全球化、产业布局、城市与区域发展等领域的研究和教学,是国内最早系统研究跨国公司R&D全球化问题的学者之一,长期跟踪研究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及其影响。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著)100多篇(部),代表著作有《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区位模式研究》、《世界经济地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发展、影响及对策研究》等。 王俊松,女,1983年生,2003年本科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专业,2011年获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学博士学位,现为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城市与区域经济系讲师,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创新战略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主要从事城市与区域创新、集聚与创新等等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参与过多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和多个政府或企业咨询及规划项目。在《经济地理》、《地理科学》、《Annaals of Regional Science》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经济 各部门经济 工业经济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