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0:复苏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0:复苏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0:复苏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作者:袁宝华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300103785

定价:46.0

出版时间:2010-06-01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0:复苏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节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0复苏中的中国宏观经济》内容简介:中国的宏观经济已经由萧条进入了复苏,但从“止跌—复苏”四阶段理论来看,中国宏观经济处于政策刺激性反弹阶段向市场需求反弹阶段的过渡阶段,经济全面复苏的基础还比较薄弱。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核心是突破目前所面临的“进退两难”的困境和多目标约束下的“政策有效组合困境”’“以进为退”、保持中国较高的增长速度、在高速中调结构和促改革、在连续性中谋退出,可能是中国近期的*佳选择。本报告力求在保持政府刺激性需求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使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扶持市场性需求方面大规模进入,为市场性需求的复苏以及内生增长机制的形成打下基础。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0:复苏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相关资料

插图:在20世纪爆发的几次经济危机中,以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80年代的日本泡沫最为典型。在这两次危机中,美国政府和日本政府采取的政策也是实证研究的热点之一。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爆发之后,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1933年美国新当选总统罗斯福实施了“新政”,其核心内容就是通过以政府公共投资为主导的财政政策来恢复濒于崩溃的经济。对于罗斯福“新政”的政策影响,几十年来学界一直争论不断。布林德和索洛(Blinder and Solow,1974)提到财政政策存在内部滞后和外部滞后,其中,内部滞后是指财政政策出台的时间受政府决策机制的影响,外部滞后指财政政策从执行到最终影响总需求所需的时间,财政政策的滞后会直接影响政策效率。罗默(Ro-mer,1992)认为,美国1933-1942年期间的经济复苏,主要归功于货币供应的增加,财政政策没有起到实质性作用。巴克斯特和金(Baxter and King,1993)的研究发现,政府公共投资会在短期对产出产生积极的影响,前提是政府公共投资增加了私人资本的边际产出。弗农(Verrnon,1994)认为,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期间,美国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复苏作用不大,但是政府在1940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进行的大规模国防和军备支出却是美国走出经济大萧条的重要因素。德弗罗、黑德和拉帕姆(Devereux,Head,and L.apham,1996)认为,政府购买的永久性改变比短期改变的产出效应更大,原因在于政府短期内增加的政府购买会产生挤出效应,而政府购买长期的改变会增加库存,并在短期推动投资快速增加。雷米和夏皮罗(Rameyand Shapiro,1997)的实证研究发现,总产出对财政政策的响应在两期后达到峰值,之后就持续下降,其原因主要在于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产生了负面影响。埃格森(Eggertsson,2008)认为在大危机时期,罗斯福“新政”的重点在于改变了公众对财政政策模式的预期,使公众相信大规模政府支出以及通货膨胀是可信的,这种预期的改变使人们更多地消费和投资,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复苏。在这种预期下,财政政策的微小变化能够产生巨大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10:复苏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经济 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概况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