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作者:王克忠 开 本:大32开 书号ISBN:9787309069396 定价:20.0 出版时间:2009-11-01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
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中国特色城镇化的战略目标、道路和实现中国城镇化的策略等方面,深化了认识,提出了某些新观点,如中国特色城镇化目标应定为适度城镇化率为好,并强调了中国城镇化目标的质的规定性;在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问题上一方面强调了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另一方面强调了发展县域镇、中心镇、特色镇;在中国特色城镇化策略上针对我国人多地少和资源紧缺的基本国情,强调了又好又快的城镇化、紧凑有序发展的城镇化和非均衡重点突破的城镇化;在郊区化问题上强调了中国郊区化的特点和避免西方国家郊区化的弊端。此外,本书还强调了城镇化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将长期存在等等,供读者阅读参考。
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目录
**章 中国城镇化的发展阶段、现状和存在问题**节 城镇化的界定
一、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内涵
二、农村城镇化的界定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的现状
一、中国城镇化经历了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二、中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
二、城镇化贪大求全,乱占滥用耕地
三、城镇化不讲质量,缺乏特色
四、城镇体系结构和布局不合理
五、城镇化与不合理行政区划的矛盾
六、城镇化发展战略选择的问题
第四节 国外城市化的经验教训
一、一些发达国家城市化牺牲了农业和农民利益
二、一些发展中国家过度城市化造成了大量“贫民窟”
三、有的发达国家走上了“蔓延型”的郊区化道路
第二章 中国城镇化的目标
**节 城镇化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一、我国正向重化工阶段前进
二、我国仍然是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国
三、科技进步预示着农业的无限发展潜力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目标量的规定性
一、三个方案的比较
二、选择适度城镇化目标的依据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目标质的规定性
一、城镇化目标质的规定性内容
二、衡量城镇化质的规定性的参考指标
第三章 中国城镇化的道路
**节 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内涵
一、对城镇化道路的几种不同观点
二、正确理解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第二节 积极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一、积极发展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我国限制大城市发展的教训
三、积极发展“多中心”组团式的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
第三节 积极发展中等城市
一、积极发展中等城市的重要性
二、大中小城市是一个动态的有机序列
第四节 积极发展小城市
一、小城市的设置标准
二、小城市的特点
三、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小城市的发展
第五节 积极发展小城镇特别是县城镇
一、小城镇的类型
二、小城镇的特点
三、小城镇发展的重点
第六节 积极发展都市圈或城市群
一、一种新型的城市空间组织形式
二、积极发展都市圈或城市群
第四章 中国城镇化的策略措施
**节 又好又快的城镇化
一、城镇化速度慢了不行
二、城镇化速度太快了也不行
三、又好又快的城镇化
第二节 紧凑型有序发展的城镇化
一、城镇化的密度、布局和形态
二、中国只能实行紧凑型有序发展的城镇化模式
第三节 非均衡重点突破的城镇化
一、建制镇镇区人口和面积规模很不一样
二、建制镇产业发展和经济实力很不一样
三、建制镇优势和发展潜力很不一样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郊区化
**节 郊区化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
一、郊区化的定义和内涵
二、郊区化的过程及表现
三、郊区化是城镇化的高级发展阶段
第二节 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特点
一、中国城市郊区化的现状
二、中国城市郊区化的若干特点
三、中国城市郊区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第三节 城镇化与郊区化的有机结合
一、郊区化的效应及其约束因素分析
二、西方国家郊区化中存在的问题
三、我国郊区化中存在的问题
四、我国郊区化的路径选择:城镇化与郊区化的有机结合
第六章 中国城镇化的产业基础
**节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
一、城镇化与产业发展关系的衡量指标
二、产业发展是城镇化演进的重要基础
第二节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二、农业现代化对城镇化的重要作用
三、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
第三节 城镇化与工业化
一、城镇化与工业化关系的理论模式
二、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演变的实证分析
三、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四、促进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构想
第四节 城镇化与第三产业的发展
一、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发展的关系
二、我国第三产业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三、促进第三产业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第七章 中国城镇化的资源环境条件
**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资源环境条件的关系
一、城镇化需要大量的土地、水、其他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资源节 约、布局优化,实现城镇化科学发展
三、生态良好、人群宜居,实现城镇化和谐发展
第二节 中国特色城镇化与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
经济 各部门经济 市政建设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经济思维——以理性融入社会(妙趣横生的通识读本)
下一篇:金融资本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