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18版)——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经济学(第18版)——

经济学(第18版)——

作者:萨缪尔森

开 本:03

书号ISBN:9787115173430

定价:88.0

出版时间:2008-01-01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于短期总需求,  《经济学》低估了探讨长期经济增长的源泉的重要性。又由
于凯恩斯所担心的问题,即‘人们往往会储蓄过多,从而导致经济紧缩’,
《经济学》的许多版本都隐含着一种‘反储蓄’的基调。直到1989年发行的
第13版,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才深感美国的储蓄率已经过低.开始提请人们
关注储蓄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存有密切的关系。”¨
    近年釜底抽薪式的挑战应该说来自于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斯蒂格利茨。他
写道:  “在实质上,这(指新古典综合体系)就是把经济学分为两个不同的
部分。在一个部分中,当社会的经济资源没有达到充分就业时,宏观理论便
能够适用;在另一个部分,当社会的资源达到充分就业时,微观理论就发生
作用。这种二者相互独立而很少关联的理论体系在教科书的写作和课程的教
学上得以反映出来;先讲微观,后讲宏观,或者把次序颠倒过来都是无所谓
的事情。在过去的数十年中,经济学者们已经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
 分割提出了疑问。整个经济学界已经相信:宏观的变化必须以微观经济学的
  原理为基础;经济学只有一套,而非两套。然而,这一观点却没有在现有的
  任何教科书中被反映出来。”12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竞争是创新的动力。早在20世纪70年代,当“滞
  胀”这个经济学难题出现之后,经济学界已深感“新古典综合派”的解释力
  已经达到极限,并呼吁要“寻找一个新的凯恩斯,他的突如其来的洞察力将
  会发展出一个理论来解释今天所发生的事情”。13到了90年代,当“不停滞
  又不膨胀”的“新经济”展现之后,西方经济学家则更是大声疾呼:  “需要
  超过马歇尔和萨缪尔森的原理”。萨缪尔森第15版《经济学》发行之后,一
  些评论家已经委婉地挑明“其流行势头似成强弩之末”。14同期,斯蒂格利茨
  和曼昆的教科书都已经开始在国内外引起轰动;William Baumol的教科书的呼
  声也很高,截至1997年已经出了7版;更早的Richard G.Lipsey的教科书,
  在1981年就出到了第6版。
    令人困惑的是,1998年萨缪尔森教科书的第16版也即50周年金版诞生
  后,其人气指数则似又如日中天。加里·伯克(Gary Burk)曾评论道:  “凯恩
  斯曾不无自嘲地说过:  ‘长期看,我们都属于死亡。’在经济学第16版问世
  的今天,我对此似乎不再敢苟同。看来,我们的脉搏依然相当强劲。”而萨缪
  尔森本人甚至不无自豪地宣称“已经站到了时代的潮头和经济学的锋刃之
  上”。巧
  三、为什么说当今的《经济q-》教科书iE处在一场
    革命的前夕
    主流经济学代表作,或者说公认的“集大成”之教科书,一般说来不应
  该不惟一.尽管现在还不能排除“多元化”有可能会成为一个很长时期内的
  趋势。由此,上述“里程碑”候选作品的数量本身,似乎也折射出一个问题,
 即它们在“均质化”或“殊途同归”的道路上恐怕还需要进一步磨合。或者,
它们的读者群和风格特色还需要进一步细分和定位。能否真的成为“第四块
里程碑”,目前许多专家都一致认为:  “恐怕还需要时间的检验。”16“绿油
油的麦苗”不等于“金灿灿的谷穗”。  “曼昆的书,即使能够畅销,也不可能
像萨缪尔森所做过的那样变更经济学的教学模式。”
    从历史角度看,里程碑式的经济学教科书在几十年内长盛不衰的情况并
不鲜见。1776年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以来,西方经济学界
已经产生了三部公认的里程碑之作。**部是1848年首版问世约翰·穆勒的
《政治经济学原理》。该书多次再版,成为19世纪后半叶英语世界中必读的经
济学教科书。第二部是1890年首版的阿尔弗里德·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
该书一直被奉为西方经济学界的“圣经”。直到1948年,才出现第三部“集
大成”之作,即保罗·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从学术创新角度看,教科书是“长城”,革命性成果是“基石”,其他突
破性成果则是“砖”。在**次大综合中,穆勒等所要论证和阐扬的是著名的
“看不见的手”的原理,然后再综合其他成果并派生出改善市场经济制度的方
案。在第二次大综合中,融合了微积分和心理学的“边际革命”,显然是不可
或缺的“基石”。马歇尔将“供求论”  “节欲论”  “生产费用论”同“边际效
用理论”整合在一起,才形成了一个新的折衷体系。而在第三次综合中,凯
恩斯的《通论》显然是石破天惊的革命性成果。毋庸置疑,近半个多世纪以
来,货币学派、合理预期学派等都已经取得了显赫的成就,都构成了对凯恩
斯经济学的严峻挑战。但是。恐怕还不能说它们已经超脱了凯恩斯的理论体
系,并已经推出了可以同《通论》相媲美的“基石”性成果。
    从新型世界经济现实的角度看,当今的经济学可谓正处在一场大革命的
前夜。半个世纪以来,西方经济经历了一场慢性的波动,20世纪30和40年
代是“停滞”,50和60年代是“膨胀”,70和80年代是“停滞膨胀”,而90
年代以来则是“既不停滞又不膨胀”。18与此相应,凯恩斯经济学似乎也经历

 3/11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经济 经济学理论 宏观经济学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