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全流程实账实操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全流程实账实操

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全流程实账实操

作者:白羽著

开 本:24cm

书号ISBN:9787568214582

定价:35.0

出版时间:2015-12-01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全流程实账实操 本书特色

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全流程真账实操一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地描述了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在面对整个业务流程时的财务流程、财务处理、现金流量指向、会计报表、财务报告的编制等。让初涉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的新人们能系统了解了商超、卖场、连锁店这一行业会计的整个流程,快速地承担起改行业的会计职责。

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全流程实账实操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 阐述了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核算的一般要求和原则, 通过理论解读与实例分析的方法, 介绍了商超、卖场、连锁店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负债、费用与利润及所有者权益的核算以及商超、卖场、连锁店财务报告的编制等。

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全流程实账实操 目录

目 录**章 走进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节 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概述 / 2第二节 商超、卖场、连锁店建立账套 / 4第三节 合理设置会计科目及重要科目重点说明 / 16第二章 商超、卖场、连锁店货币资金的核算**节 商超、卖场、连锁店的库存现金 / 20第二节 商超、卖场、连锁店的银行存款 / 32第三节 商超、卖场、连锁店的应收及预付项目 / 38第三章 商超、卖场、连锁店商品购销存业务的核算**节 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的核算基础 / 50第二节 商超、卖场、连锁店购销存业务的会计核算 / 51第四章 商超、卖场、连锁店其他存货的核算**节 周转材料的核算 / 68第二节 商品代购代销业务的核算 / 78第五章 商超、卖场、连锁店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核算**节 固定资产的核算 / 92第二节 无形资产的核算 / 110第六章 商超、卖场、连锁店负债的核算**节 流动负债的核算 / 118第二节 非流动负债的核算 / 160第七章 商超、卖场、连锁店费用与利润的核算**节 费用的核算 / 166第二节 利润的核算 / 175第八章 商超、卖场、连锁店所有者权益的核算**节 实收资本的核算 / 186第二节 资本公积的核算 / 195第三节 留存收益的核算 / 202第九章 编制商超、卖场、连锁店财务报告**节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 213第二节 利润表 / 216第三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 220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 223第五节 附注 / 228

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全流程实账实操 节选

  **节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概述  一、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  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是运用价值形式对企业的商品流通活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一种专业会计,即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商品流通企业的经济活动,通过收集、加工,提供以会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并为取得*佳经济效益,对经济活动进行控制、分析、预测和决策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的核算内容,是企业在进行商品经营活动过程中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企业运用这些经济资源,使其在商品流转过程中不断发挥作用。而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则是要对这些会计要素在商品流转中的运动过程及运动结果运用会计的方法加以反映和监督。  二、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工作的组织  1?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岗位  (1)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的岗位设置(表1-1)。  表1-1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岗位  岗位名称工作内容会计主管主管会计部门工作总账报表负责总账及报表相关事务出纳负责现金及银行结算业务续表  岗位名称工作内容稽核对财务账目进行审核资金核算负责资金的筹集和调度往来结算管理往来账目,包括记录、对账、催讨等固定资产核算管理固定资产,包括记录、维护、折旧等工资核算进行员工薪酬的核算成本费用核算管理费用、控制成本会计电算化管理负责财务软件的相关事务  (2)商超、卖场、连锁店会计部门结构(表1-2)。  表1-2部门结构  财务经理会计主管成本核算费用核算资产核算往来核算出纳经理助理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  2?商超、卖场、连锁店的内部财会管理制度  (1)建立内部财务会计制度。  (2)整顿会计基础工作,实行会计工作规范化。  (3)建立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稽核审计制度。  (4)建立和健全会计电算化。  第二节商超、卖场、连锁店建立账套  任何企业在成立初始,都面临着建账问题。建账是一个企业正常财务管理的开端,也是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纳入正规化管理的里程碑。建账是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万事开头难,建账作为财务工作的开端,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  一、建账的定义  建账就是根据企业具体要求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会计业务情况购置所需要的账簿,然后根据企业日常发生的业务情况和会计处理秩序登记账簿。  二、建账的相关知识  商业会计在进行账务处理之前,必须了解以下会计基本知识。  1?会计核算前提  会计前提也称为会计假设,从理论上讲,它是商业会计组织会计核算工作应当具备的前提条件,是为了使经济生活具有可计量性,对会计核算的核算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做出的假定。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会计主体假设。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要开展会计工作,首先应明确为谁工作,也就是明确会计人员的立足点(立场),解决为谁记账、算账、报账的问题。明确会计主体就是要求会计人员明白,他所从事的会计工作是针对一个特定主体的会计工作,而不是其他会计主体或企业所有者,他们必须站在特定会计主体的立场上来开展会计工作。  会计主体假设作用于界定不同会计主体的会计核算范围。它要求企业会计核算时区分自身的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营活动;区分企业的经济括动与企业投资者的经济活动。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涉及的只是企业主体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而不核算反映企业投资者或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也不核算反映其他企业或其他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这样,通过界定会计核算的范围,才能正确反映企业主体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情况,准确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提供会计报表使用者所需要的信息资料。也正是确定了会计核算的范围,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才可能从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中得到有用的会计信息。  会计做账,肯定要认定所在的公司是会计主体,在做账的时候都要站在公司的角度来处理,所有处理都要维护所在公司的利益,其他公司的利益不在考虑之中。比如,A向B公司销售商品,对于A公司会计部门来说,这商品的价值算是资产,记到“应收账款”科目下,是B公司A公司的货款;对于B公司来说,这笔钱则算是“应付账款”(理应付给A公司的货款),这个就是B公司的负债;而对于C公司会计部门来说,即使知道也无须记账,因为此业务与C公司无关。  (2)会计分期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一定的期间。会计分期的目的在于通过会计期间的划分,据以结算账目,编制会计报表,从而及时向有关方面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  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从理论上来说,只有等到会计主体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终结束时,才能*终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但是,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管理者需要企业定期提供有关会计信息,因此,需要人为地将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期间,以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我国企业的会计期间按照年度划分,以日历年度为一个会计年度,即从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每一会计年度还具体划分为季度、月份。  会计分期对会计核算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有了会计分期,才产生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有了本期与非本期的区别,才产生了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才使不同类型的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准。采用权责发生制会计后,对于一些收入和费用也要按照权责关系在本期和以后会计期间进行分配,确定其归属的会计期间,需要在会计处理上运用预收、预付、应付、预提、摊销等一些特殊的会计方法。  (3)持续经营假设。  持续经营假设是指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其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企业所有的资产将按照预定的目标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企业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如期偿还。该假设要求会计人员以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活动为前提,选择会计程序和会计方法,进行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一系列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前提之上的。例如,只有在该前提下,企业才能采用一定的折旧方法,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企业负担的债务也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能按照原先规定的条件偿还。如没有规定持续经营这一前提,则负债必须按照资产变现后的实际承担能力来清偿。因此,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企业在会计核算中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才能保持稳定,企业的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才能真实可靠。  现行的会计处理方法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持续经营基础上的。如果没有这一前提条件,一些公认的会计处理方法将缺乏存在的基础而无法采用,企业也就不能按照正常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核算,小能采用正常的方式提供会计信息。  (4)货币计量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商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具体表现为商品的购销活动。由于商品不存在统一的实物计量单位,无法进行比较,因此,为了全面、完整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会计应当以货币计量,统一通过人民币(“元”)进行核算反映。  ①假定企业的一切经济业务都可以以货币来计量  企业的大部分经济业务都可以用货币来计量,其余的部分可以想办法转化为可以用货币计量的情况。  ②假定用来计量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其币值保持不变  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一般并不考虑币值的波动变化,只有那些币值变动对企业经营影响较大的企业,才会在与外向换算时,考虑币值的变化情况。  外商投资企业的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也允许这些企业选定某种外国货币作为其记账本位币进行会计核算,但这些企业对外提供财务报表时,应当折合为人民币反映,提供以人民币表示的财务报表;对于我国在境外设立的企业,一般是以当地的货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通常也是以当地的货币进行日常会计核算,但为了便于国内有关部门了解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这些企业在向国内报送会计报表时应当折合人民币,反映其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  如:桂浦公司的会计主体是一切以桂浦公司的利益为出发点;会计分期是按月、季、年对桂浦公司的情况进行计量和核算;持续经营是假定桂浦公司永不倒闭;货币计量是所有业务都转为货币形式以便计算。  2?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记账、算账、报账的具体内容和具体项目,是为实现会计目标,以会计基本前提为基础,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会计用以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确定经营成果的因素,主要包括六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1)资产。  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通俗地讲,就是企业拥有的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东西,如办公用的桌椅、复印机、打印机、保险柜;办公楼及经营场所;银行里的存款、保险柜里的现金……等等,都是资产资产是会计中比较重要的概念,对资产的定义和确认,是会计工作的重要内容。资产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①资产必须是通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也就是说,资产必须是现实的资产,而不能是预期的资产,至于未来交易或事项可能产生的结果,则不属于现实的资产,不得作为资产确认。  ②为企业所持有、支配,并有权在经营,投资和理财活动中加以运用;但对一些特殊方式形成的资产,企业虽然对其不拥有所有权,但能够实际控制,也应当将其作为企业的资产予以确认。比如房产,如果房产的产权是企业所有的,那就肯定是企业的资产;如果是租来的,那企业只拥有使用仅,就不能一直放入资产,即先按租金入资产类的“长期待摊费用”,再按期限分摊到费用;特殊的情况如租很长时间,到一定年限就可以得到产权的,就可以记在账里,即融资租赁。  ③资产是一种具有价值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能帮助企业创造并实现新的价值,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就是说这个资产得有个价值,有价值才可以入账。不果不能转化为多少钱,就没法入账。  ④资产能够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也就是能直接或间接为企业赚钱的。如企业的商品,直接能为企业赚钱的;办公用品,虽然不能直接产生利益,但是公司的运作也是必不可少的。  (2)负债。  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也就是说企业的欠债,也就是企业应付而未付的钱款,大部分是提企业向银行贷款而形成的欠款,还有一些如欠的货款等。  (3)所有者权益。  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所有者权益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①权益的数额大小是由资产减负债后的余额决定的,即“所有者权益=资产一负债”。因此,所有者权益又被称为“净资产”。  ②企业不能自主地分配利润,也不能任意地增资或减资,必须按有关法律、制度、章程或合同执行。  所有者权益很大一部分金额,实际上就是企业的投资人投入企业的资本,就是一般小生意常说的“本钱”;其余部分就是利润机关的一些分配事项了,比如计提的资本公积金、盈余公积金等以及未分配的利润。  (4)收入?  收入主要包括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企业发生的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其他活动等所产生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构成收入。企业发生的既不属于经常性活动也不属于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其他活动等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属于营业外收入。企业有了收入后,一般休现为库存现金或银行存款的增加、或者是应收账款的增加。  (5)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企业的费用就是企业的花销,就是说只要是因为公司业务花钱的,就是费用。比如人员工资、公司办公用的各种用品、企业业务需要而耗费的各种物料等。在对费用进行确认时,需要根据配比原则,细心分析,采取有效的方法,使费用*接近实际的耗费。  (6)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特点如下:  ①它代表企业能用货币表现的*终的和综合的经营成果。  ②利润的金额是通过收入减费用之后的余额来确定的。  ③利润的许多特点都体现在“收入”这项要素上,当然,同时也要考虑作为收入减项的“费用(成本)”要素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利润并不出现在会计的日常账务中,因为当税后利润确认之后中,就会通过以下三个渠道进行分配:  ①按一定比例提取盈余公积金,这主要是为企业将来的扩张进行资金准备;  ②提取公益金,主要是为企业员工的相关福利提取储备资金;  ③前两项分配完后,剩余的利润即为未分配利润,一般在会计年度终结时,分配给企业投资人,这就是“分红”。  上述六个基本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两个基本会计等式来表示:  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  利润=收入-费用  3?借贷记账法  我国企业目前主要使用的记账方法是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复式记账法的一种。它是以“借”、“贷”为记账符号,以“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为理论依据,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科学复式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的账户基本结构是:每一个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一般来说?规定账户的左方为“借方”,账户的右方为“贷方”。如果我们在账户的借方记录经济业务,可以称为“借记”某账户;在账户的贷方记录经济业务,则可以称为“贷记”某账户。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任何类型的经济业务,都是一律采用“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做账规则。  4?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程序  我国会计工作目前一般采用的账务处理程序有以下几种。  (1)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是指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据以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2)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一种直接根据各种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会计核算形式。它是会计核算中*基本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3)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是指根据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并定期根据记账凭证编制汇总记账凭证,据以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采用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时,设置的主要账簿包括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各种明细分类账。  (4)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又称序时总账账务处理程序,是指将一切经济业务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在日记总账中同时进行序时和分类登记的一种会计账务处理程序。  采用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时,设置的主要账簿有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日记总账和明细分类账。  (5)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  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是指根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和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及转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采用这种账务处理程序时,应设置多栏式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总分类账一般采用三栏式,明细分类账的格式根据需要设置。  三、建账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是否建账,需看企业自身情况  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要建账,许多小型商业企业,由于不是查账纳税,所以建不建账实际上并没有人要求,所以不建账也是可以的,只要大概记录收支即可。所以建不建账,主要还是由企业自身的情况而定。  2 建账多少,根据企业的业务量来定  根据企业的业务量情况不同,建账时的考虑也不同。一些可以合并的科目可以合并,一些根本没有业务的科目可以不用建立账簿等,都是要根据企业的业务量来定。规模大的企业,业务量大,分工复杂,会计账簿需要的册数也多;企业规模小,业务量小,会计账簿需要的册数也少。有的企业,一个会计可以处理所有经济业务,设置账簿时就可以适当精简,甚至所有的明细账可以合成一两本。  3 要满足企业的管理需要  建立账簿是为了满足企业管理需要,为管理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所以在建账时以满足管理需要为前提,避免重复设账、记账。  4 要建账,先确立账务正理程序  不同的企业,基账务处理过程及也不同,确立了账务处理程序,也就选择了账簿的设置。如果企业采用的是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企业的总账就要根据记账凭证序时登记,这时就要准备一本序时登记总账。  不同的企业在建账时所需购置的账簿是不同的,总体讲要根据企业的规模、经济业务的繁简程度、会计人员的多少、采用的核算形式及电子化程度来确定。  四、建账的依据  企业建立新账的依据,应以经合法中介机构审验评估下列文件为基础:  (1)审计报告  (2)资产评估报告(必须经有关部门确认或备案)  (3)验资报告  相关的账务账项,还需要通过以下两个后才能作为建账依据。  ①评估调整:指资产评估机构的评估报告,并经有关部门确认的资产评估基准日的评估价值与资产评估基准日的账面价值的差额调整。  ②会计调整:指资产评估基准日与会计建账基准日之间的会计账项调整。  二、建账基准日的确定  建账基准日,应以公司成立日即营业执照签发日或营业执照变更日为准。  由于会计核算以年度、季度、月份进行分期核算,在实际工作中,一般以公司成立当月月末或下月月初为基准日。如果公司设立之日是在月度中的某一天,一般以下一个月的月初作为建账基准日。  三、建账的准备工作  企业的建账工作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在开始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资料收集期和建账人员对企业情况的熟悉期。  (1)收集企业初期经济业务相关凭证。  (2)分析企业账务需求。  (3)建立会计科目表。  (4)盘点企业相关资产。  (5)明确商业企业如何建账。  ①现金日记账及银行存款日记账。  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这两种账簿是商超、卖场、连锁店必须具备的。会计人员在购买时,两种账本各购一本。但企业开立了两个以上的银行存款账户的,账本需要量就要视企业具体情况确定了。  ②总账。  总账也称总分类账,是根据会计科目(也称总账科目)开设的账簿,用于分类登记商超、卖场、连锁店的全部经济业务事项,提供资产、负债、资本、费用、成本、收入和成果等总括核算的资料。原则上讲,只要是企业涉及的会计科目就要有相应的总账账簿(账页)与之对应。其中“商品采购”、“库存商品”、“商品进销差价”这三个账簿是商超、卖场、连锁店必须使用的总账账簿。如果经常委托他人代销商品或为他人代销商品,还需设置“委托代销商品”、“代销商品款”、“受托代销商品”账簿。因商超、卖场、连锁店的收入性质不同应设置不同科目分别核算销售商品收入及场地租金收入。另外可根据企业业务量大小和业务需要增删需设置的总账账簿。  ③明细分类账。  根据增设的总账账簿,我们还应增设相关明细账簿,如“商品采购”明细账,反映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及入库商品的实际成本,商品采购明细账可按客户名称设置;如“库存商品”明细账,反映商品的收发结存情况,可按商品的种类、名称、规格和存放地点设置,要求采用数量金额核算法。在按实际成本计算已销商品成本时,库存商品的发出可按个别计价法(分批实际成本计价)、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进销差价法和毛利法。零售企业,还需设置“商品进销差价”明细账,该账户因是“库存商品”的调整账户,所以它的明细账设置口径应与“库存商品”明细账一致。  “商品销售收入”“商品销售成本”明细账可以按商品的种类、名称、规格或不同的销售部门设置。商品流通企业明细账的设置,除了上述明细账外,其余与工业企业明细账的设置相同。  ④辅助账簿。  辅助账簿也称备查账簿,是为备忘备查而设置的。在会计实务中,主要包括各种租借设备、物资的辅助登记或有关应收、应付款项的备查账簿等。  ⑤其他问题。  因商品流通企业存在较之服务业不同的成本计算问题,所以为了便于成本计算需要外购或自制许多计算用表格,在建账时也要有所准备,否则到月末结账时会手忙脚乱,如已销商品进销差价计算表、商品盘存汇总表、毛利率计算表等。  在不影响对外提供统一财务会计报告的前提下,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增减某些会计科目,既满足对外报告的要求,又符合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同时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做到灵活性与统一性相结合,简明扼要、经济实用。  四、建账的程序  1 购买相应会计用品  (1)格式账页,如借贷余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账页等。  (2)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  (3)记账凭证封面。  (4)记账凭证汇总表。  (5)记账凭证装订线。  (6)装订工具。  (7)空白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会计报表。  2 对期初余额进行试算平衡  即对期初余额进行验证,只有期初试算平衡,才能保证期末账目无误时的试算平衡。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会计 各部门会计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