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金融的发展与未来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0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生态金融的发展与未来

生态金融的发展与未来

作者:陈雨露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10149011

定价:35.0

出版时间:2015-06-01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生态金融的发展与未来 本书特色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东风之下,我国整个经济体系都在谋求战略转型。即从过去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向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我国的金融体系应该扮演何种角色?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这是极具前瞻性、紧迫性,又充满挑战性的课题。在传统的认知里,金融的天性就是嫌贫爱富、追逐眼前的*大利益。但是,我国当前的环境承载能力已达到或接近上限,金融体系也必须进入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常态,转型为理性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金融。   此前,一些国家在生态金融(或绿色金融)领域开展了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先行者的成功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转型是可能的。此书汇聚了德国前总统克勒、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马丁·李斯等数十位中外金融学家、环境学家的真知灼见,相关文章既有对生态金融过去成功经验的总结,又有对未来生态金融形态的展望;既有从国家战略高度的论述,也有纯粹技术层面的探讨。内容涉及生态金融的模式创新、政府在生态金融中的作用、金融机构在生态金融产品创新中的作用、生态金融的实现路径等方面。关注中国金融、环保事业的人士,如能拨冗一读,应是开卷有益。

生态金融的发展与未来 内容简介

本书亮点:1. 国内**部生态金融蓝皮书,有效填补了生态金融研究领域的空缺   2. 作者阵容巨大、群体丰富,包括来自中国、英国、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多个不同国家的作者,其中汇聚了德国前总统克勒、联合国前助理秘书长马丁·李斯等数十位中外金融学家、环境学家的真知灼见   3. 对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重要借鉴作用

生态金融的发展与未来 目录

**篇 总论
借生态文明建设促金融体系升级转型——陈雨露
生态金融国际合作会带来更好的利益——霍斯特克勒
对生态金融的四点建议——潘功胜
绿色金融打造低碳未来——马丁李斯
推动生态金融 企业责无旁贷——何巧女
生态金融的实践重要性——拉尔夫·塞缪尔·托马斯
第二篇 生态金融的模式创新
促进节能减排的多元化碳基金体系——王遥、刘倩
ppp模式在环境保护中的运用——蓝虹
发挥生态金融的基础性融通作用——禹湘
建立中国的绿色评级体系——金海年
生态金融的创新和实践势在必行
——兼论生态资金来源的顶层设计 ——李东辉
中国经济转型与环境保护——林卫基
推动中国绿色金融体系建设——马骏

第三篇 政府在生态金融中的作用
政府对发展生态金融的作用——张建平、林畅、王默儒
对绿色融资的需求要靠有力的政策驱动——王晓东
政策应多引导绿色金融建设——余晓文
政府在碳金融领域的角色分析——朱学群
银监会助力生态金融发展——叶燕斐
完善绿色金融发展的框架——安国俊
碳市场的风险与监管——刘倩、钟旭茂
监管机构应保证生态金融的资源分配——拉尔夫塞缪尔托马斯
环境保护财政支持:环境保护建设的核心——石磊、谭雪、陈卓琨、马中
建议设立国家土壤修复基金——蓝虹
浅析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政策——许光清、郭沛阳

第四篇 金融机构在生态金融产品创新中的作用
建立北京市ppp模式碳基金 促进碳交易市场良好发展——蓝虹、吕倩梦、张洁琼
关于利用债券市场用于环保项目的思考——葛察忠、王青、李晓亮
希望绿色债券发行有统一标准——陈亚芹
我国商业银行低碳信贷标准研究——许寅硕、吴天然
推动投资机构自发形成绿色投资者——解洪兴
英国支持绿色金融发展的举措——爱德华贝克
中国的生态金融与世界环境——尤科赛尔戈迈兹
应将环境成本内化到企业的成本里——綦久竑
环保评级贷款具有宣传作用——鹤冈义久

第五篇 生态金融的实现路径
国际碳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路径选择——安国俊
中国绿色经济需要全面解决方案——林卫基
用多样化金融手段来促进生态建设——王遥
通过市场机制解决生态环境问题——许光清
发挥九大绿色金融产品的作用——马骏
绿色供应链管理势在必行——武春玲
应建立企业环境信用数据库——桑强
企业环境信披的四点建议——郭沛源
在碳和其他排放元素上贴上价签——马丁李斯

生态金融的发展与未来 相关资料

《生态金融的发展与未来》是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生态金融研究中心推出的国内第一部生态金融蓝皮书,本书汇聚了生态金融研究领域国内外专家的最新科研成果。作者群体丰富,包括来自中国、英国、日本、德国、美国、加拿大等多个不同国家的作者。作者群体所属单位包括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银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均为国内外的权威金融研究机构。书中众多作者的经验和建议对推进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实现绿色转型,进而对推动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金融/投资 金融理论

在线阅读

上一篇:风险管理     下一篇:影子银行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