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真相-中国新首富背后的秘密
比亚迪真相-中国新首富背后的秘密作者:魏昕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229027780 定价:33.0 出版时间:2010-08-01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
比亚迪真相-中国新首富背后的秘密 相关资料
第二章徽商——为了机遇而生《江南通志?舆地志》中这样描述徽州商人:“以货殖为恒产,善识低昂时取予,以故贾之所入,视旁郡倍厚。”善识低昂时取予即指徽商具有敏锐地把握商机的能力。徽商一旦发现商机,马上就有行动。王传福初创比亚迪时即鲜明地表现出了徽商的这一本性。难怪胡适会说,徽商进入一个村子后,会开店铺,然后逐步扩张,最后把村子变成一个城镇。比亚迪更有过之而无不及。1?体制外的第二次抉择1993年,为了利用包头的稀土资源搞新产品开发,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与内蒙古有关方面合资成立了一家公司,名为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比格电池有限公司设在深圳市莲塘工业区。公司成立后,需要派一个人去深圳那边主持工作,总院考虑到王传福既是处长,又是年轻人,更重要的是他的专业与电池有关,从大学本科起就钻研电池,于是决定派他去深圳比格电池有限公司任总经理。对于王传福的人生来说,这是相当重要的一步,如果不走出这一步,他发现不了后来的商机。很多时候,传奇的产生就是一些偶然机会聚合而成的。1993年的深圳,正处于异乎寻常的亢奋之中。一年前,88岁的邓小平亲临深圳,发表了著名的“南巡讲话”,数月后,中央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这深深地鼓舞了国人,让全国掀起了改革开放的新热潮,尤其是处于改革开放一线的深圳,创业的冲动让整个城市仿佛都处于热血沸腾之中。初入深圳的王传福成天就被这股浪潮冲击着,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精神很强的人,一进入深圳,颇有相见恨晚之感。在比格公司,王传福开始起劲地工作,公司也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当时,移动电话开始流行,这种俗称“大哥大”的手机动辄数万元。王传福注意到,大哥大里面的那块充电电池售价竟然达到了千元,里面的利润空间非常大。经过调查与分析,王传福认为随着市场的成熟,移动电话必定会从奢侈消费走向大众普及,生产可再充电电池大有可为。于是,王传福有意让比格电池有限公司进军可充电电池这一个领域,并在心中暗暗谋划。过了一段时间后,一个让王传福惊喜的消息出现了,他在一份国际电池行业动态中看到,世界电池制造大国日本宣布放弃镍镉电池的生产制造!王传福马上意识到,这样一来,将引发镍镉电池生产基地的国际大转移,这是中国电池企业前所未有、千载难逢的大机会。一贯沉稳的王传福沉不住气了。他看了报道后,一拍桌子,站起来说:“进军镍镉电池!”王传福把自己的想法与有关人员沟通了一下,没有想到,自己在比格公司的发展战略上竟然没有自主权,推不动自己的主张。这个问题引发了王传福的思考,他开始思考国有企业的体制问题。如果真的确立了这个项目,会发生很多自己想不到的事。比如有可能在项目最紧要关头,出了一点问题,自己被罢免了;有可能项目做好了,财源滚滚的时候,自己被一纸调令调走了。这样一来,自己就无法牢牢地掌控全局了。那么,应该怎么办呢?辞职下海吗?如果这样,连工作都没有了,万一创业失败了怎么办?总院对自己的厚爱又将如何面对?家里的哥哥姐姐又会怎么说?同事又会怎么看?种种问题逐一在王传福的脑海中闪过,他熬过了一个又一个难眠之夜。经过反复的考虑,王传福最终还是决定放手一搏,巨大的市场诱惑、徽商的冒险精神、自小而来的拼搏精神开始在他的思想中占据上风,驱使着他作出了辞职的决定。王传福把自己辞职的想法跟哥哥说了后,王传方眼睛都瞪圆了,说:“什么?你想辞职?为什么干得好好的,单位待你好好的,就想辞职了呢?”于是,王传福开始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哥哥听,可王传方听了并不理解。几十年来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告诉他,待在国家机关,成为一名国家干部是最稳定的事,旱涝保收,无忧无虑。可是,弟弟又是一个学问多、视野广的人,他作出这样的决定肯定也有自己的考虑。而多年的相处更是告诉王传方,弟弟是一个做事慎重的人,一定是迫不得已才会作出辞职的决定。王传方讷讷地说:“好不容易弄一个铁饭碗,怎么说丢就丢了呢?”王传福说:“没事,我辞职后一定可以把这事做起来,到时我领一辈子工资也顶不上一年的收益。”经过反复解释,哥哥将信将疑地认可了王传福的话。1994年,经过反复考虑的王传福终于坐不住了,觉得再不抓紧机会就会眼睁睁地看着它流走。他花了一天的时间,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了一份辞职报告。当他向单位提交辞职报告的时候,单位领导感觉很吃惊。按理说,年轻的王传福混到目前这个位置已是非常不错了,为什么想走呢?出于挽留人才的需要,组织上让他好好考虑考虑。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王传福是一个作出决定便很固执执行的人。组织上见劝说无效,也就准许了他辞职下海。王传福下海的时候,正是“干部下海潮”风头正劲的时候。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国务院修改和废止了400多份约束国人经商的文件,大批官员和知识分子开始投身私营工商界。据人事部统计,仅1992年,国内辞官下海者即达12万人,不辞官却投身商海的更是超过了千万人。刚下海的王传福感觉自己仿佛脱离了束缚,非常轻松,但对自己能否成功又有点担心,毕竟他面临着资金、设备等各方面严峻而现实的考验。所以,辞职后的王传福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创业资金。为此,他做了一个很好的商业项目计划书,当然,他把前景描述得无限美好。看着自己的计划书,王传福想象着一个电池王国在深圳的土地上轰然耸起,而这个王国的名字就叫“比亚迪”。2?用“人品”巧借第一桶金创业资金从哪里来?真的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王传福头大如箩。虽然约了几个人,初步组建了自己的创业团队,但是全部人的钱加起来也没有多少。当时的中国市场并不成熟,没有风险投资这一说,到国外找风投融资对于其时的王传福来说更不靠谱。为了迅速融资,王传福想到了银行贷款。他跟自己的创业伙伴吴经胜商量事情的时候,吴经胜问:“你觉得我们要贷多少钱才合适?日本的一条电池生产线几千万元,我们怎么说也得上千万吧?”王传福说:“如果我们能贷来300万元就好了。”听了王传福的话,吴经胜心里也在打鼓,心想,如果要搞生产线的话,真不知道300万元要怎么搞才能生产出电池来。然而,向银行贷款不仅手续复杂,而且潜规则多,一向搞研究的王传福对这些门道没研究,总是碰壁,银行遇挫让他觉得有点灰心了。在寻找资金的时候,王传福遇到了当时主投传统产业的汇亚基金负责人王干芝。王干芝听了王传福的陈述后,觉得他的这个项目确实是大有可为。然后,王干芝带走了王传福的项目计划书,临走的时候对王传福说:“我很看好你这个项目,但是我要把这个项目向汇亚基金的投资委员会汇报,他们通过了,这个项目才真的通过了,你就可以获得资金开始创业。”王传福紧紧地握着王干芝的手说:“那就拜托你了,等你的好消息。”此后一段时间,焦急不安的王传福等候着王干芝的消息,最终还是等来了一个坏消息:由于融资额度问题,王传福的项目虽然得到了王干芝的认可,但没有获得汇亚投资委员会的最终认可。第一次融资就这样泡汤了,这让王传福深受打击,从此,他再也没有见过创业投资者。而比亚迪做大了以后,王传福曾再次遇到了王干芝。王干芝对汇亚当年没有通过项目深感遗憾,同时对其他的投资公司能入驻比亚迪眼红不已,因为后来的比亚迪已成了基金争抢的香饽饽。银行遇挫,融资失败,王传福情绪非常不好,连打道回府的心都有了。想来想去,他决定去找找自己的表哥吕向阳。吕向阳也是一个商界奇才,曾经在人民银行安徽分行工作。1993年的时候,他辞职下海,创办了融捷公司,利用在银行积累的人际关系,从事地产与纺织品贸易的经营,在极短的时间内,吕向阳的财富就实现了暴发式增长。当走投无路的王传福找到了吕向阳,表兄弟的关系使他说话也就没有了那么多顾虑,直接表明了来意。吕向阳坐在宽大的沙发上,笑了笑说:“表弟啊,你怎么敢干这事呢?商场上的事可不是你们搞研究的人玩的,里面的水深着呢。”王传福说:“我这是做一件大事,再不做,外国人就会把我们的市场占了,到时没有任何发展机会了。”吕向阳沉思了一下,说:“你要借多少钱啊?”“两三百万吧。”这笔钱对于当时的吕向阳来说,也不是小数了。他对王传福说:“你还是做国家干部吧,操那份心干嘛,职业稳定,前程远大。你要知道,你现在作出的这个决定万一是错的呢?我借给你的钱万一全亏进去了呢?你就是下辈子也还不清了。”想不到王传福霍地站了起来,激动地说:“表哥,我现在已经辞职了,现在是有钱也得干,没钱也得干。我研究电池十来年了,这次日本放弃生产镍镉电池,对中国来说就是一个大机会,我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你可以不相信我的人品,但你一定要相信我的眼光,相信我在这一行研究了那么多年,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现在面临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不可错失!千万不可错失!”王传福铿锵有力的话让吕向阳心有所动,久经商海的他在王传福身上看到了自己以前辞去银行工作,下海创业的劲头。此时的吕向阳恰恰是更相信王传福的人品,而不是眼光。他知道这个表弟一向踏实,能做出这样的冒险行为,说明他是经过了反复考虑的。于是,吕向阳说:“传福,我先考虑一下,虽然我手头上有点钱,但是这对我来说也不是一笔小数目,要冷静地想想。”随后,兄弟俩又交流了几次,吕向阳仔细地问了项目的情况。经过反复考虑,吕向阳最终下定了决心:“我仔细考虑了一下,决定借给你250万,你好好干吧。”王传福闻言大喜,经过不懈的努力,命运终于向他打开了一扇大门。自此,王传福的创业正式拉开了序幕。当然,吕向阳对王传福的投资,虽有点亲情的成分,但也是以追逐利润为目标的。最终,他的这笔投资获得了数倍于250万元的回报。对于精明的吕向阳来说,更重要的一点是通过这次对王传福的投资,他看到了高科技公司存在着的巨大潜力。于是他的融捷公司其后也开始了战略转型,由传统产业经营逐渐过渡到以专业投资为主,变成了融捷投资管理公司。这个转变无疑是成功的,到2001年,融捷集团产值已达30亿元人民币,吕向阳也跻身于全国百富榜中。所以,吕向阳果断投资王传福一事在企业界成为一段佳话,因为这笔投资,吕向阳成就了王传福,王传福也成就了吕向阳。1995年2月10日,潮湿温暖的东南风吹开了深圳街道上的鲜花,吹绿了树木,新的蓬蓬勃勃的春天悄然来到了。王传福与20个创业伙伴,在深圳莲塘租用了一个简陋的厂房,比亚迪怀胎十月后,正式诞生了。只是,比亚迪在莲塘待的时间很短,不久,他们就迁到了深圳的布吉。3?“比亚迪”:一个玩意儿的诞生深圳的布吉镇素有“广东第一镇”之称,它位于深圳北大门,是深圳最具城市化水平的城镇,以“绿色、科技、都市”为特色,现在是深圳有名的高新产业区。王传福在布吉安营扎寨后,开始招兵买马。当时的深圳市场已经很成熟了,人才资源丰富,来自天南地北的青年都来这里淘金,王传福很快就招到了20个年轻的人。这其中就有后来成为比亚迪副总裁的孙一藻。1990年,孙一藻毕业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毕业后在江西铜业上班,这是一家有名的国企。国企的生活一般都比较安稳,缺少更多的激情,这对渴望充满激情生活的孙一藻来说,是无法忍受的。由于一时又没有找到什么好的出路,他不得不窝在单位里过着昏昏庸庸的日子,这一待就是四年。1994年10月,王传福刚想创业的时候,打电话给孙一藻:“一藻,我和几个朋友想出来创业,现在,资金问题是解决了,你看有没有兴趣到深圳来一起干。”然后,王传福给他介绍电池行业的前景,介绍了自己的打算。末了,王传福又说,“我们很需要一个对设备与机械有一定经验的人,我们觉得你很合适。你好好考虑考虑吧。”孙一藻听了王传福的话后,心里又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终于有机会出去了,开创一片新天地;担忧的是万一创业失败了,自己再回到原单位上班,那丢人可丢大了。至于王传福的人品与能力,孙一藻并不担心,之前他们接触过,孙一藻心里有底。思考了几天,孙一藻决定放手一搏,下海闯出一片天地来。很快,他就给王传福回电话说:“我想好了,我们就一起干吧!”当王传福选定深圳布吉为工厂基地的时候,孙一藻很快就办妥了辞职手续,来到了深圳布吉,加入了比亚迪的阵营。一进入比亚迪,他就被委以筹备镍电池生产设备的重任,同时还要负责材料采购、设备制造和管理等任务。刚创业的时候,王传福还认识了他事业中的另一个重要合作伙伴——夏佐全,他是仅次于吕向阳的投资人,后来成为比亚迪的第三大股东。夏佐全是湖北人,1983年在湖北保险公司负责财务管理工作,1992年开始从事证券投资业务,并先后创办了晨鸣信息有限公司、武汉创景科技有限公司。夏佐全是中国证券业比较早的从业人员,对于资本的运作比较理解,可以说是中国较早具有风投意识的人。在王传福谋划创业的时候,一次他和夏佐全一起聊天。谈着谈着,王传福就说到了自己的创业计划,并说到了二次充电电池的巨大市场前景。王传福对于市场的观点引起了夏佐全的强烈兴趣,他不断地要求王传福“接着说,接着说”。直到后来两个人越谈越有兴致,竟彻夜长谈了两个晚上。那时的王传福也顾不上什么商业机密了,把自己的全部想法和盘托出,告诉了夏佐全。共同的理想使得二个人走在了一起,不谋而合的意念吸引开始产生了化学反应。听了王传福的分析之后,夏佐全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他开始收集资料,研究电池市场的前景。他在做决策,要不要投资给王传福的比亚迪公司?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与了解,夏佐全作出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决定,巨资投向比亚迪!当夏佐全笑着把支票交给王传福的时候,他根本没有想到,这笔投资会在若干年后带给了他如此巨大的回报。20个人的比亚迪,在当时的深圳与千千万万的新兴小企业一样,柔弱但充满活力,简单而又富于激情。创业是艰苦的,当时大家的吃、住、工作都挤在一起。刚创业的时候,人员缺乏,王传福与管理人员大多数时候都在公司里,即使晚上也是如此,困了就趴在办公室里休息一会儿,打个盹之后继续工作。有的时候晚上睡觉则一字儿排开,鼾声此起彼伏。到了夏天,南方的气候闷热异常,工厂里像是一个蒸笼,散发出热气,难于入睡。可大家都没有怨言,经常是通宵达旦地加班,为比亚迪的发展努力着。王传福的爱人李绍华生女儿的时候,正是比亚迪电池开发的关键时期,王传福甚至没有时间陪着妻子待在产房,也没有时间看到女儿的诞生,直到女儿出生后好几天,他才匆匆忙忙地赶到医院看了看自己的宝贝女儿,享受了短暂的天伦之乐。创办比亚迪不久,王传福就把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开始形成明确的计划,他希望自己的公司就像一辆刚刚启动的火车,沿着计划的铁轨稳健而高速前进。事实证明,王传福的眼光非常精准,比亚迪投产后很快就开始了赢利,进入了良性循环之中。半年后,比亚迪就开始壮大了,从最早的20人变成了300人,扩大了整整15倍,比亚迪副总裁吴经胜就是这个时候进入比亚迪的。那个时候,吴经胜已经看到了王传福对于未来的规划——企图利用中国巨大的人力资源异军突起,这让吴经胜心中十分震撼,觉得比亚迪是一个有大理想的企业,值得留下来看一看。而王传福跟吴经胜谈完话之后,只说了一句结束语:“你就留下来一起干吧!不必有顾虑。”于是,吴经胜就留下来了,直到现在。1995年9月,因产能扩大,比亚迪从布吉迁住龙岗政华第六科技工业城。公司扩大后,王传福更忙了,经常工作到凌晨一两点钟。一个周末的深夜,品质部的管理人员肖平良发现一个问题,电池正极材料附着不到新买的镍网上,如果不马上解决会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可是,这又不是自己能解决的问题。想了一会儿,肖平良试着打电话给王传福的办公室,看老板在不在。电话响了两下后就被接了,里面传来王传福略微低沉的声音,“你说,有什么事?”肖平良没有想到王总在办公室,惊讶之余,把事情告诉了王传福。王传福觉得事情重大,听了汇报后,说:“我马上到品质部来。”很快,肖平良就看到戴着一副略为夸张的大眼镜的王传福快步走进了品质部。了解清楚情况后,王传福当场就开始了讲课,从电池的构造到镍网的性能与作用,整整讲了有一个多小时,直到把原理以及改进方式讲清楚才走。而肖平良也没有想到,一个作坊式的老板竟然对行业技术这么精通,不由得肃然起敬。自此,他也坚定了留在比亚迪的信心。1998年,随着手机、相机等电子器件的普及,电池行业的竞争开始加剧,呈现出白热化的趋势。王传福看到,谁能把成本降下来,谁就能突出重围进入蓝海。经过考虑,他决定用钢带替换一直沿用的镍网,减少成本。于是,他成立了技术攻关小组,任命肖平良为组长。小组成立后,王传福对肖平良说:“你现在是一个专家了,我要求你们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拿出解决方案,越快越好。”肖平良点点头,说:“你放心,两到三个月时间一定出来。”肖平良接到任务后,带领技术攻关小组全力以赴,两个月内拿出来了方案,并很快应用到了生产线上,取得了成功。新工艺把开口化成工艺变成封口化成工艺,这次技改在比亚迪电池发展史上是一个里程碑,为比亚迪突出重围奠定了重要基础。
管理 创业企业与企业家 企业家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