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创业板

创业板

作者:皖君编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4654571

定价:30.0

出版时间:2009-07-01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附录1:创业板候选企业名单
附录2:世界主要创业板一览表
后记

创业板 节选

第二章 海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
**节 海外创业板市场的简介
 近二十年来,很多国家或地区基于完善资本市场层次体系、促进创新和中小企业发展、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的需要,在发展现有主板的同时,推出了各种类型的中小企业市场,如创业板、成长板、二板、中小企业板、小盘股市场等,这些都可统称为创业板市场或创业板。
  创业板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崛起、在运作中效仿与创新并举、在发展演变中分化严重、在市场表现方面大起大落,受到世人的广泛关注。人们对创业板市场褒贬不一,褒奖者或肯定者看重的是纳斯达克等创业板市场运作获得的巨大成功和发展取得的巨大成绩;贬低者或否定者注重的是较多创业板市场运作的失败和创业板市场表现出来的高风险性。 
  人们对海外创业板市场的不同看法也延伸到了国内,无论是十年前我国着手推出创业板之时,还是现在我国创业板推出之际,社会各界对创业板市场仍未达成广泛的共识,一些人士对我国推出创业板市场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担心或顾虑。怎样全面、系统、深入地了’解海外创业板市场发展拘状况,是科学、客观认识创业板市场的前提,也是正确把握创业板市场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更有利于投资者加强对创业板市场投资规律的认识和对投资机会的把握。
  海外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起步、繁荣、调整和复苏四个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海外创业板市场的整体规模、市场表现、市场定位、制度设计和交易所组织形式等方面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征。
  第二节 海外创业板市场起步阶段
  1962年,纽约商品交易所设立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股票市场——全国证券交易所,但该交易所设立后一段时间上市公司家数少、知名度不高、声誉欠佳,不得不早早关闭。1971年,美国纳斯达克成立,标志着创业板市场的真正起步。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高科技公司如微软、英特尔的上市,使得纳斯达克成了全球创业板市场成功的典范与各国竞相仿效的对象。海外创业板起步阶段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市场自发形成背景明显
纳斯达克的设立和运作,是市场内在需求和自发演进的产物。该市场诞生在美国科技迅速发展的上个世纪70年代,鼓励创新、允许失败的大环境使得中小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为纳斯达克发展奠定了市场基础,而纳斯达克为企业提供了新的资金来源,由此形成了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在亚洲,日本1976年成立柜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1984年建立自动报价系统,1991年日本加斯达克形成,其发展也是市场自发演进的结果。
 二、上市公司数量多
  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家数增加快,但市值规模较小。纳斯达克的成功在全球范围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伦敦证券交易所1980年设立了未挂牌证券市场,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几乎每一家欧洲的证券交易所都设立了针对中小企业的二板市场。日本的加斯达克、新加坡的西斯达克、马来西亚的吉隆坡证券交易所二板市场也相继成立。由于较多创业板市场大幅度降低了上市门槛,大量中小企业到创业板上市,创业板上市公司家数增加很快,1990年纳斯达克上市公司家数已经超过4000家。但是,此阶段创业板的市值规模仍较小。例如:1990年纳斯达克总市值为3108亿美元,而同期纽交所总市值高达2.7万亿美元。
三、多数处于主板市场的从属地位
在这个阶段,多数创业板被视为主板市场的补充,处于从属地位。有的更是要求在创业板公司成长到一定程度必须转到主板市场,如20世纪80年代成立的澳大利亚第二板市场规定: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一旦超过2000万澳元就必须申请转移到主板市场上市。在澳大利亚第二板市场运行期间,前后有473家公司上市,其中232家陆续转移到了主板市场,占上市公司总数的49%。而继续留下来的则是规模小、经营不稳定的公司,市场失去了吸引力和竞争力,企业和投资者对市场失去了信心,该市场在1992年不得不关闭。
  第三节 海外创业板市场繁荣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海外一些国家或地区出现了设立创业板市场的第二个高潮,海外创业板市场发展进入了“黄金十年”。本阶段的主要特点如下:
一、市场整体规模迅速扩大
1992~2000年,共有4211家公司在纳斯达克首次公开发行,是同期纽交所的6.28倍。1994年纳斯达克的交易量超过了纽交所,1999年纳斯达克交易金额(10.7万亿美元)**次超过了纽交所(8.9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交易金额*大的证券市场。2000年,纳斯达克交易金额近20万亿美元,而纽交所只有11.1万亿美元。随着股价指数的攀升和上市公司的增加,纳斯达克总市值快速增长。1985年底,纳斯达克总市值为2873亿美元,1999年底达到5.21万亿美元,增长17.1倍。2000年3月,纳斯达克总市值*高时一度突破6.7万亿美元,相当于全球总市值的1/5。
二、创业极股价指数连创新高
伴随着新经济和网络股概念热浪,全球创业板市场出现了疯狂上涨行情。1990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仅为500点左右,1995年7月17日超过1000点,1998年7月16日收于2000.6点,3年时间指数翻番。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从2000点到2000年3月的5000点以上,则不到三年。1990•2000年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幅超过900%,而同期纽交所道•琼斯指数的涨幅不到300%。1999~2000年,海外创业板市场股价指数、总市值和换手率也在纳斯达克的带动下出现历史*高值。
  三、新的创业板市场不断推出
纳斯达克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推动了各国或地区创业板市场创建高潮。数据显示,在此阶段诞生的创业板市场共有47家,占全部创业板市场75家的63%,但此后有20余家市场实施了关停并转。英国AIM、韩国科斯达克、加拿大TSX.V等创业板市场脱颖而出。以科斯达克为例,这家1996年7月模仿纳斯达克而成立的市场发展迅速,1999年就有453家公司上市,交易金额比上年增加了66倍,当年股票的换手率高达1108%,设立仅4年的科斯达克成为全球第二家交易金额超过该国主板的创业板市场。值得关注的是,1998~2000年成立的市场就超过20家,但存活率较低,只有67%。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因迎合网络热潮而匆忙设立的创业板市场在抗风险和持续发展方面的薄弱性。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金融/投资 投资融资

在线阅读

上一篇:银行票据产品培训     下一篇: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