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

首页 > 图书 > 经济管理类图书/2020-06-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

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

作者:支大林,于尚艳 著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100057110

定价:26.0

出版时间:2008-11-0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 内容简介

区域金融是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状态,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国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现象。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技术条件的地域差异,经济地域运动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和区域性特点。金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不仅要直接反映经济的区域性特点,而且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金融的区域化运行得以实现。因此,对于区域金融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区域金融作为独立的研究课题,其研究价值近几年刚刚引起理论界的关注。对区域金融理论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相当滞后,一些学者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时对区域金融有所论及,但只限于个别分析,理论是零散的,远没有形成独立的分析框架和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作者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进行区域金融的系统分析和深层研究,包括区域金融成长、区域金融结构、区域金融市场、区域金融主体、区域金融产业、区域金融流动、区域金融中心、区域金融政策以及区域金融竞争力。

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 目录

**章 导论
一 选题意图
二 区域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视角
三 区域金融的理论依托
第二章 区域金融成长
一 区域金融与区域金融理论
二 区域金融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
三 区域金融成长差异的环境因素
四 区域金融成长机制
第三章 区域金融结构
一 金融结构理论发展概述
二 区域金融结构的一般性分析
三 区域金融结构的功能
四 我国区域金融结构的改善
第四章 区域金融市场
一 金融市场与区域金融市场概述
二 区域利率差异的国际比较
三 我国区域利率差异
四 区域信贷可用性
五 我国信贷资金的区域化配置
第五章 区域金融产业成长
一 以金融产业作为金融的研究视角
二 金融产业的界定
三 金融产业成长
四 金融产业成长研究的理论基础
五 金融产业的形成条件与成长因素
六 金融产业成长的衡量指标与逻辑过程
第六章 区域金融流动
一 区域金融流动的一般性分析
二 我国不同经济背景下的区域金融流动
三 我国区域金融流动的现状和趋势分析
第七章 区域金融中心
一 区域金融中心概述
二 区域金融中心的形成条件
三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定位的实证研究
四 我国区域金融中心发展的分析
第八章 区域金融政策
一 区域金融政策概述
二 实施区域金融政策的必要性
……
第九章 区域金融风险
第十章 区域城市金融竞争力
参考文献
后记

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 节选

**章 导论
二 区域金融理论在我国的研究视角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发展大中国,也是世界上自然地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差异*大的国家之一,可以说,地区发展不平衡性是我国国情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从绝对意义上讲,我国各个经济区域都有很大的进步,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率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地区间收入的绝对差距不断扩大,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落后,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
区域经济的这种差异与区域金融成长有着直接关系。在不同区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经济信用化和信用证券化是不同步的,由此决定了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实物资本的金融化进程较快,而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进程较慢,从而引起金融资源向东部地区的倾斜流动。在经济信用化的进程中,金融增长具有超前效应,在信用化起步较早和程度较高的东部地区,金融增长也相对较快,从而使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获得更大的金融支持和积累效率。这样,不仅加剧了地区之间资金供求关系的失衡,同时也拉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
区域金融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着大致平行和制约的关系,两者紧密相连。区域金融成长会加速区域经济的发展,但如果区域金融本身被压抑就会阻碍区域经济的发展。东部地区由于金融效率较高而加速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而中、西部地区由于金融效率相对较低,则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显而易见,区域金融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我国地区发展不平衡性的一个显著特征。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决定了金融发展的不平衡,区域金融成长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着日益重大的影响。本书以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为基本的地域单元。
……

区域金融理论与实证研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管理 金融/投资 金融理论

在线阅读

上一篇:李嘉诚财富人生     下一篇:基础会计学-(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