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若相逢于江湖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莫若相逢于江湖

莫若相逢于江湖

作者:金庸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70200023

定价:42.0

出版时间:2019-03-01

出版社:长江文艺

莫若相逢于江湖 本书特色

  ★武侠泰斗金庸先生重磅领衔之作!  论人生、谈历史、品文化,金庸毕生散文精华倾情呈现!  ★收录其三十余篇大陆未发表、罕见散文、随笔作品。金庸先生封笔较早,散文随笔较少,本书文字更显得弥足珍贵!  ★明报总编潘耀明先生担任本书主编,精心编录。跟随本书重温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领略其快意豪迈的江湖与人生。  ★知名设计师操刀,双封典藏设计,带给你一场文字的饕鬄盛宴。  名家推荐:  金庸就是金庸,是天皇**,是真正的作家,也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倪匡  金庸的武侠小说,我觉得是文学的重要的门类,他们有大量的读者,他就有他独特的价值,很难说好不好,也不能说这个文学比他的文学高,既然有读者喜欢他,就有价值。而且我也很喜欢金庸的小说,他里面有很多技巧是值得我学习的。  ——莫言  前一百年没有出现金庸,再过一百年上帝也不可能再赐我们一个金庸。这是一种机遇,是天、人、地互相感应,才能出这样的作品、这样的人。  ——二月河  金庸先生其文也大,其人也真。我爱先生之文,爱它侠肝义胆,光明涤荡;我爱先生之人,爱他儒雅敦厚,赤子之心。初见先生,我如话痨,一人絮叨三小时,先生只笑着听,此情此景,如在眼前;若无先生,不知是否还会有阿里。  ——马云  先生笔下气势恢宏的江湖、侠肝义胆的英雄和每个重情重义的角色……在我看来都有先生自己的影子。“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先生通过作品传递给我们、教会给我们的东西,真的太多了。  ——杨幂

莫若相逢于江湖 内容简介

  本书是武侠泰斗金庸先生重磅领衔之作!是金庸先生毕生散文精华作品!收录其三十余篇大陆未发表罕见散文、随笔作品。金庸先生武侠小说封笔较早,散文写得较少,他对人生、文化、历史等博闻多识,有着颇深的造诣。因此本书文章更显得弥足珍贵!  人生,是一场又一场的相逢。我们扬鞭策马,长亭短憩,回眸驻足间,即是一场相逢。相遇不过一瞬,却一生回首,念念不忘。江湖中相逢偶遇,却注定奔向迥然不同的宿命。弹指红颜老,刹那芳华逝。*后此生与你,不过江湖相逢。  跟随本书文字重温金庸先生的文学世界,领略其快意豪迈的江湖与人生。愿以本书敬金庸先生之情义江湖,敬快意恩仇,敬恣意潇洒。人生太短,江湖太大,只愿江湖再见。

莫若相逢于江湖 目录

序 我与《明报月刊》

壹 此生与你,江湖相逢

韦小宝这小家伙
康熙朝的机密奏折
谈武侠小说
吴霭仪与《金庸小说的女子》
《神雕侠侣》后记
《鹿鼎记》后记

贰 人生离合,亦复如斯

旅游寄简—日本
忧郁的突厥武士们
围棋五得
痛悼梁羽生兄
正直醇雅,永为激励—悼巴金先生
向中国画的大师们致敬
桥和路

叁 执剑天涯,静听风雨

读史随笔五则
文景开元,何足道哉!
小说创作的几点思考—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的演讲
好看而真实的历史小说—读《张居正传》
浙江港台的作家—对王朔的回复
不虞之誉和求全之毁
论岳飞与秦桧
读刘殿爵先生语体译《心经》
金庸谈读书及小说、电影创作
我的中国历史观

肆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爱中国、爱中华文化
群星灿烂月华明
《明报月刊》发刊词
“明月”十年共此时
《北国初春有所思》律诗补注
三地同业,皆兄弟也

伍 岁月沧桑,韶华易逝

回忆与金庸先生的交往 
结识金庸先生十七年 
读金庸的小说 
我看金庸  
金庸文学展厅 
金庸的侠气  
金庸武侠小说创作年表

莫若相逢于江湖 节选

韦小宝这小家伙  金庸  一  人的性格很复杂。  平常所说的人性、民族性、阶级性、好人、坏人等等,都是极笼统的说法。一个家庭中的兄弟姐妹,禀受同样遗传,在同样的环境中成长,即使在小之时,性格已有极大分别。这是许多人共同的经验。  我个人的看法,小说主要是写人物,写感情,故事与环境只是表现人物与感情的手段,感情较有共同性,欢乐、悲哀、愤怒、惆怅、爱恋、憎恨等等,虽然强度、深度、层次、转换千变万化,但古今中外,大致上是差不多的。  人的性格却每个人都不同,这就是所谓的个性。  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贾宝玉与林黛玉,他们深挚与热烈的爱情区别并不大,然而罗密欧、梁山伯、贾宝玉三个人之间,朱丽叶、祝英台、林黛玉三个人之间,性格上的差异简直千言万语也说不完。西洋戏剧的研究者分析,戏剧与小说的情节,基本上只有三十六种。也可以说,人生的戏剧很难越得出这三十六种变型。然而过去已有千千万万种戏剧和小说写了出来,今后仍会有千千万万的戏剧上演,有千千万万种小说发表。人们并不会因情节的重复而感到厌倦。  因为戏剧和小说中人物并不相同,所以,作者表现的方式和手法也各不相同。作者的风格,是作者个性的一部分。  二  小说反映作者的个性与想象。有些作者以写自己的经验为主,包括对旁人的观察;有些以写自己的想象为主,但也终有一些直接与间接的经验。武侠小说主要依赖想象,其中的人情世故、性格感情却总与经验与观察有关。  诗人与音乐家中有很多神童,他们主要抒写自己的感情,不一定需要经历与观察。小说家与画家通常是年纪比较大的人。当然,像屈原、杜甫那样感情深厚、内容丰富的诗篇,神童是决计写不出的。  小说家的**部作品,通常与他自己有关,或者,写的是他*熟悉的事物。到了后期,生活的经历复杂了,小说的内容也会复杂起来。  我的**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写的是我小时候在故乡听熟了的传说—乾隆皇帝是汉人的儿子。陈家洛这样的性格,知识分子中很多。杭州与海宁是我的故乡。《鹿鼎记》是我目前为止的*后一部小说,所写的生活是我完全不熟悉的,妓院、皇宫、朝廷、荒岛、人物也是我完全不熟悉的,韦小宝这样的小流氓,我一生之中从来没有遇到过半个。扬州我从来没有到过。我一定是将观察到、体验到的许许多多的人的性格,融在韦小宝身上了。  他性格的主要特征是适应环境,讲义气。  三  中国人在极艰苦的生存竞争中挣扎下来,至今仍保持着充分活力,而且是全世界人口*多的国家,当然是有重大原因的。从生物学和人类学的理论来看,大概主要是我们*善于适应环境。  *善于适应环境的人,不一定是道德*高尚的人。遗憾得很,高尚的人在生存、在竞争中往往是失败的。  中国历史上充满高尚者被卑鄙者杀害的记载,这使人读来很不愉快。然而事实是这样,尽管写历史的人早已将胜利者尽可能写得不怎么卑鄙。历史并不像人们希望的那样,是好人得到*后胜利。  宋高宗与秦桧杀了岳飞,而不是岳飞杀了秦桧。有些大人物很了不起,但他们取得胜利的手法却不怎么高尚。例如,唐太宗杀了哥哥、弟弟而取得帝位,虽然,他的哥哥、弟弟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其他国家的历史其实也差不多。英国、俄国、法国等不用说了。在美国,印第安人的道德不知比美国白人要高多少。  从国家民族的立场来说,凡是有利于本国民族的,都是道德高尚的。但人类一致公认的公义和是非毕竟还是有的。  值得安慰的是,人类在进步,政治斗争的手段越来越文明,卑鄙的程度总体来说是在减小。大众传播媒介在发挥集体的道德制裁作用。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今日的人类远比过去高尚,不那么残忍,不那么不择手段。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