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现代戏及戏曲前沿问题研究专辑-第18辑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戏曲现代戏及戏曲前沿问题研究专辑-第18辑

戏曲现代戏及戏曲前沿问题研究专辑-第18辑

作者:朱恒夫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67128972

定价:50.0

出版时间:2017-08-01

出版社:上海大学

戏曲现代戏及戏曲前沿问题研究专辑-第18辑 本书特色

  戏曲为何要编演现代戏?尽管实践上一直在做,但并没有取得共识,甚至业界的一些人也不认可创编现代戏这一做法,认为戏曲是在农业社会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艺术只能表现古代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用戏曲来做现代戏,反映现代生活和表现现代文化,卯榫不合,用错了工具。业界一些人带着这样的认识,尽管出于多方面的原因来编演现代戏,自然是不会全身心地投入了,更舍不得耗费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来打磨一部现代戏的剧目,于是,多数现代戏剧目成了“快餐文化”,很多是问世之日就是死亡之时,极少成为一个剧种、一个剧团或一个艺人的代表性剧目的。
  这种错误的观念已经成了戏曲现代戏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们说它错误,是基于下列的理由:
  一是从戏曲发展史来看,无论哪一个时代,戏曲都有表现“现代”生活的“现代戏”。宋杂剧的《眼药酸》、南戏的《祖杰和尚》、元杂剧的《窦娥冤》(尽管素材是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但反映的完全是元代的社会生活)、明清传奇的《鸣凤记》《清忠谱》《桃花扇》、地方戏淮剧的《丁黄氏》等,皆属于“现代戏”,而且都受到观众的欢迎,并多半成为经典性的剧目。由此可见,编演现代戏,是戏曲的传统,而非从现代开始的。  戏曲为何要编演现代戏?尽管实践上一直在做,但并没有取得共识,甚至业界的一些人也不认可创编现代戏这一做法,认为戏曲是在农业社会文化基础上产生的,它的艺术只能表现古代的社会生活与文化。用戏曲来做现代戏,反映现代生活和表现现代文化,卯榫不合,用错了工具。业界一些人带着这样的认识,尽管出于多方面的原因来编演现代戏,自然是不会全身心地投入了,更舍不得耗费几年、十几年的时间来打磨一部现代戏的剧目,于是,多数现代戏剧目成了“快餐文化”,很多是问世之日就是死亡之时,极少成为一个剧种、一个剧团或一个艺人的代表性剧目的。
  这种错误的观念已经成了戏曲现代戏发展的主要障碍。
  我们说它错误,是基于下列的理由:
  一是从戏曲发展史来看,无论哪一个时代,戏曲都有表现“现代”生活的“现代戏”。宋杂剧的《眼药酸》、南戏的《祖杰和尚》、元杂剧的《窦娥冤》(尽管素材是汉代“东海孝妇”的故事,但反映的完全是元代的社会生活)、明清传奇的《鸣凤记》《清忠谱》《桃花扇》、地方戏淮剧的《丁黄氏》等,皆属于“现代戏”,而且都受到观众的欢迎,并多半成为经典性的剧目。由此可见,编演现代戏,是戏曲的传统,而非从现代开始的。
  二是虽然从20世纪开始,中国社会的经济方式、主流文化,与之前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戏曲的艺术形式与所表现的现代生活,确实有着很大的距离,但是经过百年左右的摸索,已经积累了如何运用戏曲的形式来表现现当代社会生活的成体系的经验,集聚了数以百计的常演不衰的现代戏剧目,并养成了观众用现代戏的观赏标准来衡量现代戏的审美习惯。
  三是就目前的观众接受态度来看,他们从心底里更喜欢现代戏的剧目,因为现代戏摹写的是现代生活,表现的是现代的人,他们能从这些剧目中看到自己所了解或熟知的生活,看到自己或当代人的身影,而更能产生共鸣的情感或获得人生的启迪。当然,其前提是所观看的现代戏是好的,而不是劣质的。2016年在陕西省举行的第17届中国艺术节上,受观众赞誉较高的多数是现代戏,即可以看出观众的审美趋向。现在的戏曲舞台上所演的剧目多数是经典的古装戏,不能说明我们的观众就喜欢表现古代生活的“老”剧目,爱看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戏,而是没有多少可与传统剧目媲美的现代戏可看,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戏曲现代戏及戏曲前沿问题研究专辑-第18辑 目录

发展现代戏探讨
论戏曲现代戏历时与共时形态
戏曲现代戏保留剧目论
论现代戏创作的教训与出路
论提升戏曲现代戏表演艺术水平的方法
戏曲现代戏表演的推陈出新
“现代戏曲”辨正
警惕新的“红光亮”创作思维及非戏曲因素的困扰
——以甬剧《筑梦》为例
鲜活流芳的现代戏《芦荡火种》
现代经典
——淮剧现代戏《祥林嫂》“天问”唱腔的个案分析
现代文本·传统视角·性别意识
戏曲现代戏创作现状漫谈
——从第十一届中国艺术节文华奖部分获奖
剧目说起
新的视角与改编
——谈新编越剧《-缕麻》
对舞台实践的评析与引导
——论新时期以来戏曲现代戏研究

梅兰芳研究
从世界现代戏剧史的视角认知梅兰芳访美和访苏的意义
浅论梅派名剧《穆桂英挂帅》

戏曲唱片研究
霍恩博斯特尔和他编辑的《东方音乐》唱片集之中国戏曲三种
吴小如先生的京剧老唱片收藏与研究
——兼谈唱片文献学的构建和范畴
台湾角度的戏曲唱片录音研究
——以“台湾四大须生”的李金棠为例
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德成及他灌制的戏曲唱片

旧戏新论
苏剧《琵琶记》“汤药”、“遗嘱”的新发现
——朱国梁改本之一
中日韩戏剧交流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学 戏剧

在线阅读

上一篇:领域之战-斗罗大陆-8     下一篇:魂斗罗-斗罗大陆-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