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2016-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01-2016-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

2001-2016-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

作者:冯骥才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4794742

定价:38.0

出版时间:2017-09-01

出版社:大象出版社

2001-2016-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 本书特色

《光明日报》推荐图书
《中华读书报》推荐图书

“自二十世纪末,我心甘情愿放下写小说的笔,投身于文化遗产的抢救,演讲就成了我重要的思想与行为的方式。”——冯骥才
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护者冯骥才演讲实录,十六年来首次文本存录,集结成书。
这本演讲录中有我们熟悉的年画,有我们熟悉的古村落,那些流转千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十六年里终于不再漂泊。
“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起来的一个一个的历史生命、文化生命。我们手里边拿着的是中华民族的火炬,我们不能把这个火炬放下,永远不能,我们更不能让它在我们手里灭掉。”——冯骥才
冯骥才先生的演讲既有形而上的“思想”,也有与田野工作紧密相关的理论性的思考,从本书中可见一代文化界的知识分子为民族的文化命运而战的思想历程。

2001-2016-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 内容简介

《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 (2001—2016)》一书按照冯骥才先生16年的演讲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2001—2006年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性普查的启动阶段;2007—2011年是民间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保护阶段;2012—2016年是“非遗后”和古村落抢救性全面普查开始的阶段。冯骥才先生的演讲既有形而上的“思想”,也有与田野工作紧密相关的理论性的思考,从本书中可见一代文化界的知识分子为民族的文化命运而战的思想历程。

2001-2016-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2001-2016-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 前言

说出来的思想
自二十世纪末,我心甘情愿放下写小说的笔,投身于文化遗产的抢救,演讲就成了我重要的思想与行为的方式。从*初发动“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开始,从启动到推动,从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古村落,从学界到社会,从对文化现实与困境不断深化的认知到每一项重大遗产的
普查,全来自思考,以及对这些思考的传布。我的传布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用我原有的作家的笔,我不停地写下各种文化批评与文化思辨;一种则是站在讲台上演讲。演讲本来不是纯作家*喜欢的方式,作家喜欢躲在“台后”,用笔发言。手中的笔总比嘴巴深刻。因为文字是经过推敲的,语言
难免缺乏缜密与严谨。但演讲可以现身说法、声情并茂、直接表达并与现场交流,它更适合我要做的事情。我说过我要做“行动的知识分子”。我所做的事情—文化遗产的抢救,不仅需要我说我讲,需要呼吁乃至呼喊,更需要我用行动告诉人们我们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做。这样,我的演讲既有形而上的“思想”,也有与田野工作紧密相关的理论性的思考,而且近二十年来,它像一条线一直贯穿我为之奋斗的事业,我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所做的演讲何止一二百场。面对的人既有学界,也有社会各界乃至市民村民。因为在我们这个时代,文化抢救更需要唤起民众。为此,我的演讲,包含着我每一步思想的足迹。由于我所做的事,是与同道者共同所为,故而在这些“言论”中,自然可见我们一代文化界的知识分子为民族的文化命运而战的思想历程。
在这近二十年的演讲中,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01—2006 年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性普查的启动阶段;2007—2011 年是民间文化遗产的记录与保护阶段;2012—2016 年是“非遗后”和古村落抢救性全面普查开始的阶段。这些工作不但没有结束,而且问题与挑战仍不断摆到眼前。因此说,思想与行动不会终止。在一个经济强势的社会中,在社会转型时代,文化遗产必然身处弱势。为弱势而工作一靠思想的力量,一靠奋力而为。演讲是让知识界先觉的思考转变为社会共识必不可少的方式。应该说,这种方式发生了效力,我的话没有白说。就像在空谷里呼喊,渐渐听到来自社会的回声。唯此,我特别珍视这近二十年来的演讲。幸有好友李辉先生知我助我,并得到一向有
文化眼光的大象出版社的支持,使这近二十年说出的思想有了文本的存录。
是为幸,是为谢,是为序。

2001-2016-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 目录

2001—2006 年
002民间文化工作者的当代使命是抢救
006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
014庄重的宣布
019年画是民间艺术的龙头
030内丘神码的田野普查
035我们在艰难中举步
041我们不怕艰难
043全国剪纸大普查开始了
048我们背上的压力太大了
52让历史的辉煌照亮我们的今天与明天
56面临的困难与怎么应对
65如何整理普查成果
70为人类守护住东方的文明
76文化的克隆就是灵魂的下跪
82保护好远古文明的活化石
84民间自救
86高擎不灭的火炬
93傩文化的盛典
98理论要支持田野
101今天的矛头对准建筑师
105古村落是中华文化的箱底
115只有全民族关心了,我们的文化才有希望
120古村落是我们*大的文化遗产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文学 中国现当代随笔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