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疑案:老卷宗之赵碧琰留日财产案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东京疑案:老卷宗之赵碧琰留日财产案

东京疑案:老卷宗之赵碧琰留日财产案

作者:泠风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2446441

定价:32.0

出版时间:2010-01-01

出版社:现代出版社

东京疑案:老卷宗之赵碧琰留日财产案 本书特色

一个顶着丈夫亡妻名字度日的悲剧女人,一桩抗战胜利前夕藏宝东京的家族秘密,一笔各国大小骗子极度窥视的巨额财产,一件曾在亚洲地区引起轰动的跨国大案。

东京疑案:老卷宗之赵碧琰留日财产案 内容简介

日本战败前夕,原伪满洲国立法院院长赵欣伯以其妻赵碧琰的名义在东京购买了大量土地,并藏匿了大量珍宝。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这笔财产的价值急剧膨胀,蹿升为天文数字。一些国际财团、江洋大盗、冒险家极尽所能,妄图侵吞这笔巨产。中国政府费尽周折找到财产的真正主人,通过司法手段,成功追回这笔迄今中国*大的跨国财产。
  案件尘埃落定,一个改名换姓、被迫以丈夫已逝前妻的名字生活了60多年的女人却浮出水面,走进人们的视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为何能接受这样苛刻的条件,不惜与父母断绝关系,投入一个丧偶男人的怀抱;她到底是丈夫的挚爱还是其前妻的人影子;而其丈夫——中国**个获得日本法学博士学位的青年才俊,为何对大自己十来岁、来自青楼、曾为前清官员小妾的前妻一往情深、至死不渝,其中隐藏着怎样的爱恨情仇……
  《东京疑案》的作者泠风,行程数千公里采访当事人,阅读了几百万字的卷宗档案,揭示了案件背后尘封多年的秘密,同时发现了赵氏家族一段骇人的情史……
  据说这本书还没出的时候已经引起很多影视公司的关注,他们很看好这本书的故事。百年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中国*大的跨国民事财产纠纷,世间罕见的情爱,对民族的背叛和对女人的忠贞,巨额财富后的国际阴谋,大案律师的艰苦运作……这些编都编不出来的情节却真实发生在北京的一个家族中,看来,只能让人喟叹历史才是*好的编剧。当然,能把日子过成案子的家庭实在也不简单。

东京疑案:老卷宗之赵碧琰留日财产案 节选

《东京疑案.老卷宗之赵碧琰留日财产案》内容简介:日本战败前夕,原伪满洲国立法院院长赵欣伯以其妻赵碧琰的名义在东京购买了大量土地,并藏匿了大量珍宝。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腾飞,这笔财产的价值急剧膨胀,蹿升为天文数字。一些国际财团、江洋大盗、冒险家极尽所能,妄图侵吞这笔巨产。中国政府费尽周折找到财产的真正主人,通过司法手段,成功追回这笔迄今中国*大的跨国财产。案件尘埃落定,一个改名换姓、被迫以丈夫已逝前妻的名字生活了60多年的女人却浮出水面,走进人们的视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为何能接受这样苛刻的条件,不惜与父母断绝关系,投入一个丧偶男人的怀抱;她到底是丈夫的挚爱还是其前妻的人影子;而其丈夫——中国**个获得日本法学博士学位的青年才俊,为何对大自己十来岁、来自青楼、曾为前清官员小妾的前妻一往情深、至死不渝,其中隐藏着怎样的爱恨情仇……《东京疑案》的作者泠风,行程数千公里采访当事人,阅读了几百万字的卷宗档案,揭示了案件背后尘封多年的秘密,同时发现了赵氏家族一段骇人的情史……据说这本书还没出的时候已经引起很多影视公司的关注,他们很看好这本书的故事。百年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命运,中国*大的跨国民事财产纠纷,世间罕见的情爱,对民族的背叛和对女人的忠贞,巨额财富后的国际阴谋,大案律师的艰苦运作……这些编都编不出来的情节却真实发生在北京的一个家族中,看来,只能让人喟叹历史才是*好的编剧。当然,能把日子过成案子的家庭实在也不简单。

东京疑案:老卷宗之赵碧琰留日财产案 相关资料

1911年冬 大连大连西周时属于辽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成立辽国郡,大连是其管辖地之一。这地界儿为什么叫大连,在民间有很多说法,其中最普遍的说法是这片海湾的形状颇似北方人早年出门常用的褡裢,所以闯关东的山东人就把这里叫成褡裢湾。另有一说是因为这片海湾盛产大个头的海蛎子,所以早年人们把这里叫成“大蛎湾”——“蛎”与“连”音相近,渐渐就演变成大连湾。但事实上,这两种说法都不靠谱。其实,大连之名出自满语——满语中将海称为“达连”,汉人音译过来就成了大连。大连和旅顺原来合称为“旅大”,曾于1898年遭到沙皇俄国的强行租借,并被命名为“达里泥”,其正是利用“大连”的谐音与套用俄语的“遥远的”一词之意,将其称之为“遥远的海”。1905年2月,日本占领此地期间,命令废除“达里尼”,改称“大连市”,自此大连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城市。由于与日本岛水相连,清末,数以千计的日本商户漂洋过海来到大连。日本商人掘金的热情带动了这个新兴城市的商业繁荣,著名的天津街在那时就颇具雏形。1911年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东北,距大连185公里的庄河打响了辛亥革命在黑土地上的第一枪,大连成为庄复起义战备物资的供应地。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运,也使11岁的大连女孩儿耿维馥第一次对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产生了强烈的向往。1快到黎明的时候起风了,刮得楼下灶间房檐下吊着的几串干咸鱼噼啪作响。翻来覆去在暖和和的被窝里转了几次身后,耿家二小姐再也睡不着了,她决定合弃还带着温和气儿的大炕,掀开被子从炕头抓起棉袄套在身上。穿好棉裤往炕下蹭的时候,耿二小姐小心地瞟了一眼身旁的绿色百折绣幔——绣幔那边睡着她的姐姐,她似乎一点儿没受到刮风的影响,气息均匀睡得正香。大概是因为家里开药铺的缘故,耿家两姊妹都是以香气命名,大小姐名维馨,二小姐名维馥。从表面看,两个名字的取意自然是指“如兰之馨”和“芬芳馥郁”,但往更深一层探寻,则意味着小姐儿俩都是老耿家的心肝儿宝贝。让耿喜原夫妇备感欣慰的是,他们的两个女儿没有徒顶“馨馥”之名,姊妹俩不仅长得如花似玉,而且还都是那类乖巧腼腆可人疼的柔顺性格。对于不熟悉的人来说,耿家姊妹的最大区别就在两只脚上。大小姐维馨是当时司空见惯的三寸金莲,而二小姐维馥则是一双人见人叹的天足大脚板。此刻,耿维馥怕吵醒姐姐,正悄没声息地移到炕沿边上。她蹁下一条腿小心地勾起一只鞋套在脚上,接着单脚着地拎起另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学 纪实文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景恒街     下一篇:不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