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尔登湖-(全译本)
瓦尔登湖-(全译本)作者:亨利.戴维.梭罗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41145896 定价:28.0 出版时间:2017-04-01 出版社:四川文艺出版社 |
瓦尔登湖-(全译本) 本书特色
亨利·戴维·梭罗著的《瓦尔登湖》是一本让人心归宁静、充满希望的智慧大作。当人们逐渐失去田园的宁静,它便被整个世界阅读和怀念。就像美国著名评论家伊拉·布鲁克所说:“在过去的一百年里,瓦尔登湖已经成为美国文化中纯洁天堂的同义词。”它与《圣经》一同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为“塑造读者的25本书”。
瓦尔登湖-(全译本) 内容简介
《瓦尔登湖》是美国超验主义作家亨利·戴维·梭罗于1854年出版的名著。梭罗在书中详尽地描述了他在瓦尔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过两年又两月的生活以及期间他的许多思考。译者仲泽的翻译更是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对文字进行了精心雕琢,语语惊人,字字闪光。因此,读者可以通过本书的阅读,走进梭罗所生活的瓦尔登湖畔,并理解梭罗所思考的很多问题,从而提升自我的思维层次及人生哲理。
瓦尔登湖-(全译本)瓦尔登湖-(全译本) 前言
中国隐者总是餐霞饮露、高蹈方外,他们终老泉林,了无烟火气息。纵然将梭罗归为隐者,他也绝非这种形象,他在流连自然、沉吟山水的时候,并没有忘却自己的时代,更没有忘却对人类价值体系的反省和批判。在《瓦尔登湖》的叙述中,不时见出他发聋振聩的社会批评。
1845年春天,梭罗便在湖畔开始营造小屋,他在书中详尽地开列了所有花销,除去自己的人工外,建房成本为28.125美元,并由此引发了他关于房屋无比丰富的思考。
他在**章《简约地生活》中说,“连空中的飞禽都有它们的鸟巢,狐狸则有自己的洞穴,野蛮人也拥有各自的棚屋,但是,在现代文明社会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拥有自己的住所。在文明尤其普及的重镇和都市,拥有自己住所的人寥寥无几。”原因很简单,“一套普通住房的价格差不多需要八百美金,即便一个劳力不受家庭的拖累,他要攒够这笔钱也得花上十到十五年的时间——将一个男人一天劳动的经济价值估为一美金,因为考虑到如果有些人挣得多,其他人就会挣得少——因此,在他挣得自己的那间‘棚屋’时,势必已经耗掉了自己的大半生命。”而更加深刻的原因却是:“一个阶层有多豪奢,另一个阶层就有多贫穷;一边是宫殿,另一边是救济院和‘沉默的穷人’。”他说那些身居陋室的人,“因为寒冷和痛苦,蜷缩身子已经成了一种长期的习惯,以至无论老少,其形体就永远那样缩着,肢体和官能的发育遭到了抑制。”因此呼吁,“正是这个阶层的劳动所创造的成果使我们这代人显得卓越特出,对他们的处境给予关注绝对说得过去。”
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托马斯·莫尔思考的余绪,也是宋人“陶尽门前土,房上无片瓦”的描绘在19世纪美国的写照……因此,提到金字塔的时候,他愤慨地说:“他们(按:奴隶)消耗着生命,在给某些野心膨胀的蠢货建造坟墓,如果将这帮蠢货投入尼罗河淹死,然后抛尸喂狗才更加智慧,更加勇武,我或许能够替他们和他找出申辩的借口,但我无暇于此。”
随着对慈善事业的批判,他的锋芒指向了普遍的不公:“有人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奉送给了穷人,可能恰是此人正在拼命却徒然地解救着他以自己的方式全力制造的苦难。”这番思考以严厉的质问结束:“你吹嘘什么将十分之一的收入献给了爱心,或许,你应该如此支配那其他的九分,然后收场。到头来,社会仅仅收回了十分之一的财富——这应该归功于因其占有而得以彰显的慷慨,还是政府对正义与公道的怠慢轻忽?”
跟其他思想家一样,梭罗认为,文明社会是文明公民的作品,而文明公民又是文明社会的产物,文明公民的培养则是教育的*高目的。然而,当世的学校教育又是如何?他拿自己曾经就读的哈佛大学开始了讨论。 “剑桥学院(按:今日的哈佛大学)的一间学生公寓,比我这间小屋大不到哪里,而仅仅是年付的租金就得三十美元,且不说这家公司还要在一个屋顶下修三十二间毗连的房屋取利。”在他眼中,大学成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除了生命的艺术,什么都会传授,什么都会实践——用望远镜和显微镜审察世界,从不使用他的双眼;研习化学或力学,而不知道面包如何烤制或何由挣得……”关于所受的教育,他说:“让我震惊的是,在离开学院时我被告知我已经精通了航海术!”而研习经济学的学生,“就在他阅读亚当·斯密,阅读李嘉图,阅读萨伊的时候,却不可挽回地将自己的父亲拖入了债务。”
社会的荒谬和不公背后,是赤裸裸的罪恶。
……
旅人问男孩他面前沼泽的底部是否硬实,男孩给了肯定的回答,然而,旅人的马匹不久便陷入其中没及腹部,他于是对男孩如此比画,“我以为你是说那沼泽底部是坚实的。”“是啊”后者回答,“那是因为你尚未行及一半的缘故。”
梭罗认为,大自然为这种开拓提供了领地,在本书稍具形而上意味的第十一章中,梭罗这样断言,“我身上有一重趋向更高生活,或日名为精神生活的本能,这跟绝大多数人一样,同时还有另一重指向原始和野蛮的生活,两者我都尊重,并且对后者的热衷丝毫不亚于前者。”这既是对至善的肯定,又是对野性的颂扬。在这里,我们能够找到很多答案:为什么在工业文明带来的诸多便利面前,梭罗对印第安生活模式给予了肯定?他为什么膜拜东方文明?他为什么热衷并皈依于自然?作为超验主义者的梭罗对自然的态度跟其师友爱默生大异其趣,后者认为自然是导向精神归宿的途径,而梭罗却认为,这一归宿就寓于自然本身。这让我们明白,他何以像泛神论者那样赋予自然以某种宗教意味。
文学 外国随笔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