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精选-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鲁迅作品精选-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

鲁迅作品精选-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

作者:鲁迅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40340889

定价:39.0

出版时间:2016-01-01

出版社:崇文书局

鲁迅作品精选-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 本书特色

   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新文学,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表现对象,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新的高峰,而巅峰之上的领军便是鲁迅。在经历了诸多变故后,他弃医从文,志在对国民予以根本的疗救。从1907年发表**篇论文《人之历史》,至1936年逝世,他笔耕不辍,留下了大量著述,包括小说、散文、杂文、书信以及一些学术著作。毋庸置疑,鲁迅这些直面人生、向善求真的作品,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依然不可或缺。相对时代和民族,鲁迅都是超前的,其作品中蕴藏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我们在继承这笔文化遗产时并不轻松。反复研读鲁迅的经典作品,是走近鲁迅的首要途径。《鲁迅经典全集(超值白金版)》是一部鲁迅经典作品集,收录了鲁迅颇具代表性的作品: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以及部分杂文。为了保持作品的原貌,其中有个别用字和当今现代汉语语法不统一的现象,我们都没有做改动。我们诚挚地希望,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能帮助你更透彻地了解鲁迅,开拓阅读视野,获得智慧启迪,提高人文素养。

鲁迅作品精选-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 内容简介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郁达夫《怀鲁迅》    如果说英国文学不能没有莎士比亚,那么我们的民族则不能没有鲁迅——他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发轫于“五四”时期的中国新文学,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表现对象,都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座新的高峰,而**之上的领军便是鲁迅。相对时代和民族,鲁迅都是超前的,其作品中蕴藏的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我们在继承这笔文化遗产时并不轻松。反复研读鲁迅的经典作品,是走近鲁迅的首要途径。本书是一部鲁迅经典作品集,收录了鲁迅颇具代表性的作品: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野草》《朝花夕拾》以及部分杂文。我们诚挚地希望,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能帮助你更透彻地了解鲁迅,开拓阅读视野,获得智慧启迪,提高人文素养。

鲁迅作品精选-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 目录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正确、*勇敢、*坚决、*忠实、*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摘自《毛泽东选集》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像他这样把一时代治学方法都抓住,左右逢源的随时随事都立在领导的地位,恐怕一个世纪也难见到一两位吧。   ——老舍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怀鲁迅》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毛泽东

鲁迅作品精选-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 相关资料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摘自《毛泽东选集》    看看鲁迅全集的目录,大概就没人敢说:这不是个渊博的人……像他这样把一时代治学方法都抓住,左右逢源的随时随事都立在领导的地位,恐怕一个世纪也难见到一两位吧。    ——老舍    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郁达夫《怀鲁迅》    鲁迅在中国的价值,据我看要算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孔夫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鲁迅则是现代中国的圣人。    ——毛泽东

鲁迅作品精选-永不泯灭的文学经典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现代中国的民族魂。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东渡日本,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辛亥革命后,在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任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1918~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1927年1月,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教。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1927~1936年,创作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入在《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遗》等专集中。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葬于虹桥万国公墓。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学 纪实文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