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术之变-《三十六计》探智
数术之变-《三十六计》探智作者:刘国建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35061799 定价:17.0 出版时间:2015-08-01 出版社:海燕出版社 |
数术之变-《三十六计》探智 本书特色
本书为国学普及读本 “华夏文库 经典解读系列”系列其中一册,本系列书精选了中华民族思想史、文学史上有深远意义的典籍、著作,邀约国内对此有一定研究的专家、学者进行全新、全面的分析与解读,使其能够在不改变原有思想主题的前提下,成为适合当今时代的人群进行了解和阅读的出版物。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原书按计名排列,共分六套,即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前三套是处于优势所用之计,后三套是处于劣势所用之计。每套各包含六计,总共三十六计。其中每计名称后的解说,均系依据《易经》中的阴阳变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刚柔、奇正、攻防、彼己、虚实、主客等对立关系相互转化的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的因素。书稿适合古典文学爱好者进阶阅读。
数术之变-《三十六计》探智 内容简介
《三十六计》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兵书,其确切的成书年代和作者已不可考,由于书中所引战例大都发生在宋代以前,所以一般认为它大约成书于明清之际。但《南齐书·王敬则传》中即有“三十六策,走是上计”一语,可见“三十六计”在成书之前已在民间流传千年之久了。 在中国古代兵学典籍中,《三十六计》还是一部*富“草根”色彩且知名度极高的兵书。说它“草根”,一是因为它虽然历史悠长,却迟至民国年间才在坊间现身,而且是“无名氏”的作品,而 “无名氏”的另一含意则是“集体创作”,即众多有心人的代名词;二是因为《三十六计》博大精深的阴阳原理和能引起人们无尽遐思的谋略是用*通俗的语言加以传达的,这无疑拉近了它与普通大众的距离。人们可以不懂得阴阳八卦的原理,却能直观把握每计的精要。说它知名度极高,是因为“三十六计走为上”似乎已达到了妇孺皆知的程度,从普通大众的角度说,它甚至比作为兵学圣典的《孙子兵法》具有更高的知名度。 由刘国建所著的《数术之变--三十六计探智/经典解读系列/华夏文库》是华夏文库经典解读系列作品。
数术之变-《三十六计》探智 目录
总说**套 胜战计 7 **计 光天化日之下的阴谋—瞒天过海 11 第二计 批亢捣虚自为解—围魏救赵 14 第三计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借刀杀人 20 第四计 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未应晚—以逸待劳 24 第五计 烽火夜似月,兵气晓成虹—趁火打劫 27 第六计 小阴谋中的大智慧—声东击西第二套 敌战计 33 第七计 丝丝夭棘出莓墙—无中生有 36 第八计 明修栈道欺秦楚,暗度陈仓惊鬼神—暗度陈仓 40 第九计 隔岸红尘忙似火,当轩青嶂冷如冰—隔岸观火 44 第十计 笑歌声里轻雷动—笑里藏刀 47 第十一计 两情相识似有意—李代桃僵 50 第十二计 何须枉费推移力—顺手牵羊第三套 攻战计 55 第十三计 一声霹雳龙蛇活—打草惊蛇 58 第十四计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借尸还魂 62 第十五计 向晚一身当道食,山中麋鹿尽无声—调虎离山 66 第十六计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欲擒故纵 70 第十七计 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抛砖引玉 74 第十八计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擒贼擒王第四套 混战计 79 第十九计 抽薪止沸,剪草除根—釜底抽薪 84 第二十计 桃花流水鳜鱼肥—浑水摸鱼 88 第二十一计 蜕形浊污中,羽翼便翾好—金蝉脱壳 91 第二十二计 围师必阙的反面解读—关门捉贼 94 第二十三计 秦王赖以统一天下的利器—远交近攻 98 第二十四计 说不尽的唇亡齿寒—假道伐虢第五套 并战计 103 第二十五计 忽到窗前疑是君—偷梁换柱 106 第二十六计 醉翁之意不在酒—指桑骂槐 109 第二十七计 真作假时假亦真—假痴不癫 114 第二十八计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上屋抽梯 117 第二十九计 红杏枝头春意闹—树上开花120 第三十计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反客为主第六套 败战计 127 第三十一计 直抵人性薄弱处—美人计 130 第三十二计 智者胆大不妄为—空城计 133 第三十三计 大仁大智者的游戏—反间计 136 第三十四计 挑战生物本能—苦肉计 140 第三十五计 更看谋略称筹幄—连环计 143 第三十六计 不得已而为之—走为上数术之变-《三十六计》探智 相关资料
“华夏文库”发凡 毫无疑问,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精神追求、文化叩问与出版理想。我们不禁要问,在21世纪初叶,在全球文明交融的今天,在信息文明的发轫初期,作为一个中国出版人,我们正在或者将要追求什么?我们能够成就或奉献什么?我们以何种方式参与全球化时代的文化传播进程?在一连串的追问下,于是,有了这套“华夏文库”的出版。 自信才能交融。世界各大文明在坚守自身文化个性的同时,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探视其他文化精神内涵的步伐,世界不同文明正在朝着了解、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的方向前进。在此背景下,建立自身的文化自信,正是与世界各文明民族进行文化交流的基本要求。五千年中华文明与文化正在不断地被其他文明所发现、所挖掘、所认知,汉语言正在生长为世界语言,儒文化正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借助这样一种正在成长着的文化自信、自觉、开放、亲和之力,用我们这个时代的学术眼光全面系统梳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与文化,向其他各大文明与文化圈正面展示自我,让中华优秀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我们出版这套文库的目的之一。此其一。 知己才能知彼。身处五千年文化浸润的今天,重新思考我们先人的人生思考、价值思考与哲学思考,找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所在、立命所在、安身所在,这已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人与出版人不得不再思考的问题。作为中华文明的一分子,我们在思考的同时,还必须了解我们的先人创造了如何优秀的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以及社会文明。只有熟知自己的文化,热爱自己的文化,悟明自己的文化,我们才能宣说自己、弘扬自己、光大自己。因此,我们策划组织这套“华夏文库”的初衷,还在于让当下的知识青年全面系统瞭望中华文明与文化的全景,并借此能够对更为深广的世界各民族文化提供一个比较认知的基础。此其二。 顺势才能有为。我们正处在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的交会处,信息文明带领我们从读纸时代进入读屏时代,以智能手机屏幕为代表的书籍呈现方式正在与纸质书籍争夺阅读时间与空间。我们正在领悟数字技术,正在以信息文明的视角,去整理、分析和研究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为了唤醒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还在生发和原创着当今时代的文化。由此,我们试图架起一座桥梁—由纸质呈现而数字呈现,由数字呈现而纸质呈现,以多媒介的书籍呈现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与视频四者结合,共同筑成“华夏文库”,以奉献给信息文明时代的新读者。此其三。 总之,这是一套—专家大家名家写小书;以最小的阅读单元,原创撰写中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与社会文明系列主题与专题;以图文、音视频多媒介呈现的方式,全面介绍与传播中华文明优秀文化,系统普及与推介中华文明与文化知识;主旨是为了让世界与中国共同了解中国的—大型丛书,借此,复兴文化,唤起精神,融入世界。 耿相新 2013年6月27日
文学 纪实文学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