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学中国化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比较文学中国化

比较文学中国化

作者:徐扬尚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1718150

定价:68.0

出版时间:2013-11-01

出版社:中央编译出版社

比较文学中国化 本书特色

     《比较文学中国化》是徐扬尚几近三十年坚持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成果。      《比较文学中国化》旨在以西方学说的“中国化 ”为立足点,以“‘什么是’、‘是什么’、‘为什么是’辨析”为切入点,开展中西比较文学话语转换,赋予由拼音文字书写。生成于西方文化语境,贯彻西方文化话语的西方比较文学理论以中国文化话语机制,由此建构由意音文字汉字书写,立足中国文化语境,贯彻中国文化话语。由研究对象“四际文学关系 ”、研究方法“会通研究”、学科属性“文学性与会通性”、学科特性“无用之用”、学科话语“一元暨多元主义”等构成的外体系而内谱系的中国化比较文学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论”。

比较文学中国化 内容简介

    《比较文学中国化》是徐扬尚几近三十年坚持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成果。 《比较文学中国化》给学界的启发有三,或说回答了如下三个问题:一是我们拿中国文化的什么东西去化西方学说?或说拿中国文化的什么东西同西方学说相结合?二是西方学说中国化的方法路径何在?或说如何实现西方学说同中国文化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实践相结合?三是西方学说中国化的结果如何?

比较文学中国化 目录

绪论  比较文学中国化
**章  西方比较文学的“中国化”中国比较文学的当然选择
  **节  “比较文学中国化”话题的前世今生
    一、作为“过去时”的“比较文学中国化”话题
    二、作为“现在时”的“比较文学中国化”话题
    三、作为学界共识的“比较文学中国化”话题
  第二节  “比较文学中国化”的能指与所指
    一、“比较文学中国化”命题的误解及其根源
    二、“中国化”、“比较文学中国化”的能指与所指
    三、“西方比较文学中国化”的所指与能指
  第三节  为何要提“比较文学中国化”?
    一、跨越与会通异质文化话语模式转换的必然要求
    二、中国文化两次转型与外求的历史要求
    三、中国文化第三次转型与外求的现实要求
  第四节  如何实现“比较文学中国化”?
    一、港台比较文学中国化运动与中国派建设的启示
    二、从汉宋佛教与明清基督教中国化到近现代中西文化会通的启示
    三、三项原与特征、四个步骤与要求、条件
第二章  外体系内谱系的比较文学“三论”贯彻中国文化话语的理论建构
  **节  会通中西文化话语的比较文学“三论”谱系
    一、中西文化理论建构的谱系性与体系性
    二、体系性和谱系性相反相承的比较文学“三论”
    三、汉语语境下比较文学“三论”谱系的无用之用
  第二节  中国化比较文学“三论”谱系的基本内容
    一、本体论:学科定义、研究对象、方向目的、学科属性、可比性
    二、认识论:学科话语、学科特性、理论建构切入点与立足点
    三、方法论:三段论、三体系、会通研究
  第三节  立足中国文化话语的学科定义与学科谱系
    一、立足中国文化话语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二、立足中国文化话语的比较文学学科谱系
上编  比较文学本体论
**章  “四际文学关系”会通研究中国化比较文学的学科定义
  **节  三种态度、三个阶段、三种立场
    一、三种态度
    二、三个阶段、三种立场
  第二节  国际学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一、欧洲学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二、美国学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第三节  中国学者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一、中国学者对比较文学学科的定义
    二、中国化的比较文学学科定义
  第四节  中国化比较文学学科定义的基本构成
……
第二章  另类异质的“四际文学关系”中国化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章  文学研究的“第四只眼”中国化比较文学的目的、属性、可比性
中编  比较文学认识论
**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元暨多元主义”中国化比较文学的学科话语
第二章  一元暨多元主义的“无用之用”中国化比较文学的学科特性
第三章  什么是、是什么、为什么是辨析中国化比较文学理论建构的切入点
下编  比较文学方法论
**章  无规矩不成方圆,法无定法,登岸舍筏中国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三段论”
第二章  传受研究、比类研究、跨文明研究体系中国化比较文学研究方法创新之基础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学 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