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之旅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心灵之旅

心灵之旅

作者:梁思成, 林洙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020092123

定价:52.0

出版时间:2013-04-0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心灵之旅 本书特色

建筑历程照见心灵之旅,晚年书信折射大师情怀。林洙悉心梳理梁思成心路历程,建筑泰斗晚年书信首度曝光!这本书像是文选,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选。它的前一部分主要是梁先生的古建调查报告、解放前后关于建筑的一些文章,包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迫所作的检讨;后一部分则是书信,主要是写给我的书信。其时段起自1962年,终至先生去世前夕,几乎全部 次公开面世。梁先生文章中穿插的文字,主要是为便于读者阅读,我所作的说明。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把捉到梁思成一生思考和关注问题的主要脉络。它的特点也在于此,故而名之“心灵之旅”。

心灵之旅 内容简介

《梁思成心灵之旅》由梁思成、林洙所著,建筑历程照见心灵之旅,晚年书信折射大师情怀。
林洙悉心梳理梁思成心路历程,建筑泰斗晚年书信首度曝光

心灵之旅心灵之旅 前言

这本书像是文选,又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选。它的前一部分主要是梁先生的古建调查报告、解放前后关于建筑的一些文章,包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被迫所作的检讨;后一部分则是书信,主要是写给我的书信。其时段起自1962年,终至先生去世前夕,几乎全部**次公开面世。梁先生文章中穿插的文字,主要是为便于读者阅读,我所作的说明。从这本书中,读者可以把捉到梁思成一生思考和关注问题的主要脉络。它的特点也在于此,故而名之“心灵之旅”。
解放前,梁思成主要是一个学者。他热爱祖国,关心国事,但他留给后人的文字,更多地集中在他所研究的建筑领域,集中在学术的范畴。
近来,一个朋友常常与我谈及梁思成的事业与生活。他没有像其他学者那样讨论古建筑本身,而是更关注于先生当时的工作环境与社会状况。
梁思成曾在他的古建调研报告中说:“旅行的详记因时代情况之变迁,在现代科学性实地调查报告中,是个必要部分。”这些“行程”、“记游”生动翔实地记下了当时古建存在的状态、那个年代的社会环境,更浸含着主人公所经历的欢欣与挫折,留下了那个年代对这些古代建筑描述的文字记录。
梁思成开展古建调查的年代,整个国家民族都处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威胁之下。他深刻地认识到,古代建筑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一旦战争爆发,我国的这些珍贵文化遗产将可能毁于一旦。他是一位建筑学家,更是一位爱国主义者。他带着紧迫感,与学社同仁们不畏艰苦,马不停蹄地在华北地区寻找和勘查。1937年七七事变前夕,他们找到了唐代的佛光寺以及华北地区大批宋、辽、金时代的古建。梁思成将其完整地记录下来,作为财富留给了子孙后代。以后的岁月里,只要条件允许,他都不放弃调查古建的机会。直到1961年,他依然不辞年迈,对广西容县真武阁进行勘查研究。可以说,他是尽了他所能做到的一切,来完成历史交给他的使命。
读者通过先生的这些文字,能够更为感性地体味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与梁思成的建筑思想。
为了培养新一代建筑学的人才,抗战胜利后,他就着手设立清华大学营建学系。新中国成立之初,他更是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新生中国的建设中。他主持设计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与陈占祥一同向党提出了新的北京城的规划方案。也正是在此期间,他开始感到各方的压力,受到不公正的批判。
进入上世纪六十年代,由于社会政治大环境的影响,先生在学术领域所做的文章渐少(当然,他还一直在进行着《营造法式》的注释工作);但作为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他依旧关注着社会的发展,依旧以一颗赤子般的心怀热爱着自己的祖国,相信着党。
值得一提的是,梁思成与林徽因是很勤于写信的人,同时也有保留朋友们信件的习惯。遗憾的是,“文革”期间,面对疯狂野蛮的抄家批判浪潮,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梁先生在我帮助下,烧毁了费正清夫妇的书信以及沈从文先生写给林徽因的书信。他只保留了新中国成立后自己写给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信件底稿。在梁思成存信中,我从未见过梁林二人的往返书信,它们对思成来说应该是至为珍贵的。在与思成相处的日子里,我也从未听他提起过这些信件。也许它们已经被销毁,也许,它们还藏在某一个尚未被人发现的角落!
幸运的是,梁思成与我的这批通信得以留存至今。其间,自然不乏缠绵思恋之语,但更多涉及的是对祖国发展的关注、对社会时事的看法,以及对个人进步的渴求。到了1966年,即使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形势下,他还是努力要跟上形势,在对吴晗、翦伯赞等人的批判中,他一方面检查自己,一方面听从党的安排。然而,极具戏剧性的是,正当他认为自己紧跟党走的时候,当时的清华大学党委却正在准备批判梁思成和钱伟长的材料。
这批书信,本是我们夫妻间的私房话,是否适宜发表,我有很大的顾虑。然而,接触到这批书信的朋友们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们都说,信中透露出了梁思成对祖国的忠诚、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与我结婚时,他已年逾六旬,但对待妻子,他依然充满了激情和真诚。他在对待我的情感中包含着他的同龄人所少有的青春的活力。同时,他还关怀老人,爱护子女。当时,在健康日益恶化的情况下,他仍心怀着对民族文化的高度责任感,拼尽心力完成了宋代《营造法式》的注释研究工作。
这批书信,比较生动真实地反映了先生晚年的生活和思想面貌,也反映他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局限。它们对读者研究梁思成的生平思想,了解特定历史阶段中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一定会有助益。梁思成不是家属的私有,他属于他的祖国和人民。因此,我决心将这部分资料曝光,让世人评说。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学 文集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