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1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

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

作者:董健,荣广润 主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7101051995

定价:48.0

出版时间:2006-08-0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 本书特色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不论是中国本土戏剧,还是移植自西方的话剧,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直至今日,中国戏剧尚在这一阴影中徘徊。中国戏剧能否摆脱困境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应如何实现这种转换?古典和现代两方面的队伍、国内与海外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追问中国戏剧之特质,探索中国戏剧发生发展之规律,商讨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命题。  2005年7月16日至19日,由南京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在南京、上海两地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二十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近年来国内戏剧戏曲学科*隆重的一次盛会,来自古典戏剧、现代戏剧两方面的研究队伍共聚一堂,交流切磋,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反响。   本书从本次会议所收各类论文七十八篇中,精选与会议主题较为切近、学术价值较高的三十九篇论文结集而成,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代中国古典戏剧研究及现代戏剧研究领域的*高水准和研究趋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 内容简介

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不论是中国本土戏剧,还是移植自西方的话剧,都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直至今日,中国戏剧尚在这一阴影中徘徊。中国戏剧能否摆脱困境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应如何实现这种转换?古典和现代两方面的队伍、国内与海外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共同追问中国戏剧之特质,探索中国戏剧发生发展之规律,商讨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这一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命题。
  2005年7月16日至19日,由南京大学、上海戏剧学院联合举办的“中国戏剧:从传统到现代”国际学术研讨会先后在南京、上海两地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上海戏剧学院、浙江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二十多所高校、研究机构及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二十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是近年来国内戏剧戏曲学科*隆重的一次盛会,来自古典戏剧、现代戏剧两方面的研究队伍共聚一堂,交流切磋,在学术界产生良好反响。
  本书从本次会议所收各类论文七十八篇中,精选与会议主题较为切近、学术价值较高的三十九篇论文结集而成,从不同方面反映了当代中国古典戏剧研究及现代戏剧研究领域的*高水准和研究趋向,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中国当代戏剧的生存悖论
进入这个论题之际,首先必须面对一个严酷的戏剧现实:尽管“实践是
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论断一度在中国深入人心,但是,中国当代戏
剧并没有在精神上从“文革”的沉沦中彻底解脱出来,中国当代戏剧的体制
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战争期戏剧文化形态作为中国现代戏剧机体内在
的潜质,仍然影响着中国当代戏剧。换句话说,摆在中国当代戏剧从业人员
眼前的,是战争期文化形态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隐性延续。说得更具体、
更尖锐一些,那就是当代中国戏剧正陷人一种尴尬局面:一边是由消费和市
场发出的商业经济的呼唤,一边是由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争期文化形态的隐
性延续决定的意识形态的要求。二者之间几乎无法谐调的冲突,正是当代中
国戏剧的生存悖论。
中国戏剧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曾经有过一段短暂的辉煌。但是
,即使在那段时期,开放的中国当代戏剧也仅仅是在戏剧观层面上获得了某
种推进和拓展,几乎没有触及戏剧院团的体制改革问题,也鲜见整个戏剧精
神在哲学层面的突破。战争期文化形态的隐性延续突出地存在于20世纪90年
代初以至今日的中国剧坛。认真审视这一阶段的中国戏剧,不难隐约察觉在
战争期形成的中国现代戏剧的批判斗争传统的余绪,也不难依稀发现沿袭了
几十年的战争期戏剧体制留下的痕迹。公开标榜“批判”、明确张扬“斗争
”,尤其是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创作思想指导下生产的东西早已见不
到了。然而,战争期戏剧文化形态以及它的伴生物——批判斗争传统所造成
的弊端,至今并未完全绝迹。
这里,仅就几个影响较大的观念问题略作探讨。
政治意识形态泛化。这种现象,在“文革”之前和“文革”期间,曾经
极为普遍。20世纪80年代,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大潮冲荡下,
它的错误与危害性,应当说已经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被辨析清楚。眼下
,尽管在文艺是否属于上层建筑的问题上曾经有过争论,但文艺作为一种特
殊的意识形态,更高地悬浮在经济基础之上,属于人的精神生活领域,应当
已经达成共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战争期文化形态的隐性延续和中
国现代戏剧的批判斗争传统的潜在影响,一些人已经形成了一种思维惯性(
几乎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有的人至今仍把戏剧等同于一般的意识形态,
甚至等同于政治意识形态,或者仍把戏剧等同于一般的宣传。他们往往记住
了“文艺不脱离政治”,忘记了“文艺不从属于政治”。他们在审视和鉴别
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时,或明或暗,有意无意地仍然拿着一把“政治标准第
一,艺术标准第二”的旧尺子。
P74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学 戏剧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刘克庄与南宋学术     下一篇:元曲悲剧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