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上下)
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上下)作者:刘小枫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8046228 定价:89.0 出版时间:2008-08-01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
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上下) 本书特色
《大学素质教育读本•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套装上下册)》是为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专业的本科生提供的通识教育的基础教材。从研读西方古典诗文的历代经典作品入手,打破文、史、哲的分科,以叙述性强的原典导读贯通西方学问史。收入了从荷马(约公元前8世纪至7世纪)到但丁(公元1265-1321年)约两千年间二十余位大学问家的经典作品导读。每篇导读从作品的某个局部入手,进入作品内层以点带面地解析文本,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原典的兴趣,引领学生进入原典。
《大学素质教育读本•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套装上下册)》收入的大部分解读文章译自西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是我国顶级学者的经典之作。
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上下) 内容简介
《大学素质教育读本•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套装上下册)》不仅为人文科学的本科生、也为社会科学各专业的本科生提供基础性的通识教育教材,毕竟,人文教育是社会科学的基础;本教材注重可读性,当然也可供理工科的学生自修。
这部“古典诗学史”力图:
1,打破文、史、哲的分科,以可读性强的原典导读贯通西方学问史,为文、史、哲各科学生提供基础性的通识教育。
2,每篇导读从作品的某个局部入手,进入作品内层以点带面地解析文本,而非面面俱到概述作品,意在激发学生阅读原典的兴趣。
3,每篇解读附有“作家简介”和“阅读文献指引”,介绍可读的原典中译本和研究文献;本教材目的在于引领学生进入原典,有的重要经典迄今没有中译本,就暂付阙如。
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上下)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上下) 前言
编者弁言
告别严酷的高考争战,满身阳光的学子走进大学,对这片更多绿荫的园地无不心起肃然憧憬:他们可能意识到,在这里自己将要度过的是今生*后一段清纯的闲暇岁月——自上中学以来,我们的少年们就几乎没有过闲暇,大量误用的文科或声光电化课程爬满了稚气的时间……人到老年,闲暇时日会自然再来,可那个时候,闲暇必然被暮气笼罩,甚至被遗憾、懊悔纠缠……
这段*后的清纯闲暇确乎珍贵无比——如何善用这段闲暇,值得每个珍视自己人生的青年憧憬。不过,值得憧憬不等于能够憧憬——多数大学青年不能够憧憬,因为,如今的大学主要培训实用技术知识,政法理工财经商贸诸科占据了如今大学的大半场地。无论中西方的教育传统,高贵的闲暇就是读毫不实用的圣贤之书。按此标准,即便大学文科学生也没可能指望拥有高贵的闲暇,因为,按照当今教学大纲,文、史、哲三科文科生首先修读的基本课程是各专业的概论和通史——从一级学科的概论和通史进到二级学科的概论和通史,让学生们获得虚假的满足:以为通过概论和通史已经掌握历代圣贤心脉。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新潮时髦论说,年轻的灵魂很快被拖进种种“主义”洪流——“去圣久远,文体解散,辞人爱奇,言贵浮诡,饰羽尚画,文绣鞶帨,离本弥甚,将遂讹滥。”
为何青春闲暇时光得抓紧时间多读历代圣贤之书?即将告别襁褓的青春少年正在、甚至已经步入生命的道德牵缠,此时*需要的莫过于依伴历代前贤文迹陶铸性情,以备充分的德性涵养走向属己的人生。资器虽有大小,闻见纵有浅深,要其功化。上哲历来罕见,唯有进入古典诗文,我们才能与之相遇——“经典者,身之文也;所以陶铸神情,启悟耳目”。西方大学教育的奠基人昆体良早就强调,大学时光务必先读、多读古人作品,后读、少读当世作品,理由是:选择作家非常重要、也非常困难,作家越古选错的可能越少,我国古人所谓“为文之难,知之愈难”——我们的大学如今“不述先哲之诰”,则“无益后生之虑”。
古典诗文之学,绝非中文系的一个专业行当,而是化性起伪之本。教育首先关乎雕琢性情,而非单纯学门手艺——即便习政法理工财经商贸之技,也需要先通文达理,“明理之人学技,与不明理之人学技,其难易判若天渊。然不读书不识字,何由明理?故学技必先学文。……文理二字之为锁钥,其所管者不止千门万户。盖合天上地下﹑万国九州,其大至于无外,其小止于无内,一切当行当学之事,无不握其枢纽,而司其出入者也。……三教九流,百工技艺,皆当作如是观”(李渔《闲情偶寄》)。
滋养性情者,向来是敦厚的诗文,而非形而上学认识论的理性经验。“不学诗,无以言”——用昆体良的话来说,涵咏经典诗文,观于嘉言懿行,方能培育优良的政治观念和辩美恶目光如镜的审鉴能力。大学基础教育若以形而上学化的哲学史取代古典诗文,无异于把尚且支离惝惘的心智驱往思辨的荒漠。所谓“学诗”, 如今不仅当习诵我国历代经典诗文,亦当细窥西方经典诗文——“生今之世而慕古之人,观乎古人则今人可知”;生华夏而慕观西域古书,则华夏圣哲贤明可知,道理就在於:性之所近为心之所之。古代圣哲贤明之书,无论中西,都不按文、史、哲、经济、政法、物理分类,而是按“体”分类——“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古书之“体”大要分文与笔两类:讲究韵律的各种诗体为“文”(古人称“有韵之文”),不讲究音律的各种文体为“笔”(古人称“无韵之笔”)——用今天的语文来讲,不外乎“诗”、“文”两类,西方经典亦无例外。如今的文科分类,把青年学子赶进预设的胡同,让他们纵有闲暇也无从遇到好些历代前哲。
文学 中国古诗词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