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战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休战

休战

作者:[意]普里莫·莱维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8691053

定价:58.0

出版时间:2017-02-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休战 本书特色

★《休战》是“奥斯维辛三部曲”的第二部,与《这是不是个人》《被淹没与被拯救的》并列为奥斯维辛书写的代表作。
★“不读懂这部作品,就等于任由人类经验的长河流向遗忘。”
★普里莫?莱维是奥斯维辛重要的记录者和见证人,也是意大利标志性作家,是“欧洲高尚、不可或缺的作家之一”,被卡尔维诺称为“我们时代极重要、极富有天赋的作家之一”。
★梁文道极力推崇莱维:“他的作品中的正直、尊严以及不可掩盖的人性光芒,足以使之跻身伟大文学作品之列。”

休战 内容简介

1945年,普里莫·莱维与另一些奥斯维辛幸存者死里逃生,踏上一段奇妙而坎坷的返乡之旅,途遇形形色色的劫后余生者:出生在死亡营的无名幼童,精明独立的希腊人,轻快活泼的乌克兰姑娘,向意大利人寻求庇护的德国军妓……每个人都背负着不同的生命故事,每个人都依靠生之意志坚强地活着。    对莱维而言,这是一段少见的休战期:不仅指外部世界的休战,也是人们在经历了奥斯维辛的摧残之后,试图重返光明、重建秩序之前的过渡阶段。这本记忆之书载满了死亡、流离与痛苦,也记录了信仰、勇气与希望。

休战 目录

消融


主营


希腊人


卡托维茨


塞萨尔


胜利日


梦想家


向南


向北


小母鸡


老路


树林与小路


假日


剧场


从施塔理耶达尔罗依到雅西


从雅西到美苏分界线


休战


后记:普利莫·莱维答读者问


译后记



休战 节选

消融

1945年1月初,迫于苏联红军的巨大压力,德军匆忙疏散西里西亚(Silesian)矿区。在其他地区,类似的情况下,德军会毫不犹豫地纵火或使用武器,摧毁集中营,屠杀其中的囚犯。但在奥斯维辛地区,他们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德军高层(似乎是希特勒本人)下令不惜一切代价,回收每个还能干活儿的苦力。因此,所有健康的囚犯都被疏散,在极为可怕的条件下,前往布痕瓦尔德(Buchenwald)和毛特豪森(Mauthausen)。而病人则被扔下听天由命。凭着证据,人们可以合理地推断,德军原本并不想在集中营里留下一个活口。但夜间猛烈的空袭和苏联红军的迅速推进迫使他们改变了主意,扔下未完成的任务而逃之夭夭。
在布纳莫诺维茨(BunaMonowitz)集中营的病区里,留下了800名囚犯,其中大约500人在苏军到来前死于疾病、寒冷和饥饿。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即使得到了苏军的救助,仍有200人陆续死亡。
1945年1月27日,中午时分,我们**次见到了红军巡逻队。我和查尔斯*先看到他们——我们正把索莫奇的尸体搬往乱葬坑。他是我们死去的**位室友。我们把担架倾覆在肮脏的积雪中,因为乱葬坑里早已堆满了死人,而附近再没有其他墓坑。查尔斯摘下他的贝雷帽,作为对活人和死人的致敬。
四名马背上的年轻士兵,沿着作为营区边界标志的道路而来。他们小心翼翼地端着冲锋枪,驻足于铁丝网边,向里张望,相互偶尔说上几句话,把陌生而尴尬的目光投向杂乱的尸体、破败的营房和我们这几个还活着的人。
在灰色的雪地与天空之间,在预示着消融的潮湿烈风之中,岿然高踞于骏马之上的士兵,在我们眼中,显得极为具体而真实。
可以说,我们就像流星,在充满死亡的虚无中游荡了十天,终于触到它那坚实的中央,一颗凝聚的核心。四个人,全副武装,却并非我们的敌人——四名和平的信使。厚厚的皮帽下面露出他们粗糙而孩子气的脸。
他们不向我们打招呼,也不微笑。似乎不仅是同情,还有难以言表的局促,压抑着他们的心灵,封闭着他们的双唇,让他们的眼睛久久不能离开这殡葬般的场景。这是我们所熟知的羞耻——每次筛选之后,每次我们被迫目睹或屈服于某种暴行之后,这份羞耻就会吞没我们。德国人并不了解这种羞耻,只有正义之人见证了他人的罪行时才体会得到。它是一种罪恶感——这样的罪行竟然存在,这样的罪行竟然无法挽回地发生在这个现实的世界中;而目睹了这桩罪行的人们,他们追求正义的意愿被证明是如此软弱或徒劳,他们面对这罪行却束手无策。
所以,即使当自由的钟声庄严而沉闷地敲响时,我们的心中也不只是喜悦,还充满了痛苦的羞耻。这痛苦如此深切,竟使我们妄想洗去记忆与意识中的污秽。这痛苦如此强烈,因为我们感到这罪行原本永不该发生。但现在,哪怕*美好的善良、*纯洁的心灵也无法抹掉我们的过去。这伤疤、这暴行,将永存于我们的灵魂深处,永存于目睹暴行之人的记忆里,永存于暴行发生的地方,永存于我们对这暴行的控诉中。这是我们这一代人以及犹太民族的可怕特权,因为没有人比我们更了解这罪行,了解它的本性就像一场蔓延的瘟疫,无法治愈。以为人类的正义能够荡涤这罪行是愚蠢的。它是永不枯竭的罪恶之泉;它摧毁躯体,也摧毁躯体中的灵魂——它扼杀人们的良知,让人们变得卑鄙无耻;它是报应在压迫者头上的耻辱;它是滋生于幸存者之中的仇恨;它有千张面孔,或为复仇的渴望,或为道德的妥协,或为对信仰的背弃,或为对人生的厌倦,或为对权利的抛弃,麇集于众人之间,而全然不顾人类追求正义的意愿。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小说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漫漫无声     下一篇:若非此时,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