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之书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明镜之书

明镜之书

作者:尤金.欧.切洛维茨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08674544

定价:42.8

出版时间:2017-07-01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明镜之书 本书特色

记忆几经涂抹,帮你学会自欺欺人,让你选择相信就好。
从今往后,你的生活中,不再有什么肯定的事了。
☆2015年法兰克福书展黑马小说,创造了英国老牌文学代理人Peters Fraser + Dunlop有史以来*快的版权预售记录,疯抢式授权超33个国家和地区。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出版人周刊》等20余家*媒体重点推荐,大胆预言其将成为“2017年必读之书”!
☆罗马尼亚超级畅销作者首部悬疑作品,曾撰写历史小说《大屠杀》,成为当年畅销榜*.1!
☆一部叫作“明镜之书”的残稿牵引出30年悬疑命案,书稿如套娃般层叠呈现,读者惊呼“从未读过如此写作的书”!带上它,12小时的长途飞行将不再困扰。
☆记忆抽丝剥茧,真相呼之欲出,以为终于要看到完整事实了,却被告知你已身处迷局;你在陷阱里上蹿下跳,以为终于要找到出口了,却在踏出门的那一刻掉进了另一个陷阱。如果连记忆都真假难辨,我们还能依靠什么来相信生活?

明镜之书 内容简介

987年12月23日凌晨,心理学明星教授韦德在家中被残忍杀害了。
和他关系*密切的三个人被逐一调查——得意门生劳拉、图书室整理员弗林以及因报恩而常年往来的修理工德雷克,嫌疑很快洗脱,三人当晚均有不在场证明。
但奇怪的是,此后不久,劳拉改名换姓,弗林远走他乡;德雷克倒是没什么变化,熬日子,领救济。而韦德的案子,渐成悬案,警方无奈暂停了调查。
30年后,文学编辑彼得·卡茨收到一本写着“明镜之书”的书稿,署名弗林。书稿直指30年前那场震惊全城的谋杀案,并详细记录了他本人与死者以及劳拉之间的三角关系!
弗林是在用这本书自首吗?还是想揭露真凶?既然瞒天过海了30年,为何突然重提旧事?
彼得快速读完样稿,却发现,*重要的几页并不在其中!
同一时间,弗林正身处医院昏迷不醒,并在三天后停止了心跳。
彼得辗转难安,希望找到罪案的真相——哪怕真相将通往一个危险的结论……
★记忆如同镜子,我们以为的事实其实只是倒影!
★这本《明镜之书》令过往如在眼前,记忆里是正脸的,则看到背影;是背影的,则让它转身,透出偶尔一露的狰狞。
★在读《明镜之书》前,请先将那些肯定的念头归零,否则,你会因此迷失。

明镜之书 节选

我是一月份收到那篇投稿的,当时出版社人人都正在努力从节后上班的懒散中恢复过来。
邮件灵巧地躲过我的垃圾邮箱,出现在收件箱里,和其他几十封未读邮件堆叠在一起,赫然成列。我扫了一眼那封自荐信,觉得挺有意思,就把邮件和稿子中的一部分一起打印出来,放在抽屉里。整整一个月,我都忙着完成一单生意,月底才想起来那篇稿子。正值马丁·路德·金日之后的一个周末,在我计划假日阅读的一大堆投稿中间,我又发现了那沓纸。
那封自荐信的末尾签有“理查德·弗林”的名字,全文如下:
亲爱的彼得:
我是理查德·弗林,27年前在普林斯顿大学主修英语。我曾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在杂志上发表了几篇小故事,完成了一部10万字的小说。然而,这部小说多次被出版社拒绝,然后我就放弃了(这就是我至今仍平庸而无聊的原因)。之后,我在新泽西的一家小型广告公司找了一份工
作,在这一行工作至今。刚开始我骗自己:或许广告和文学还是有相似之处的,有朝一日我会重新成为一名作家。这一切显然没有发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成长的不幸在于不断获取将梦想囚于桎梏的能力,*终任其付诸东流。看起来我并非什么特例。
但几个月前,我发现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让我重新回忆起1987年的秋冬,我在普林斯顿的*后一年中发生的一系列悲剧。您可能明白这种感受:你以为自己已经忘了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场景——但突然之间你意识到,那段记忆其实正在你意识深处的某个私密角落蜷缩着,它一直在那儿,恍如昨日。就如同打开一个装满废旧杂物的老橱柜,你所能做的,就是移开堵在外面的一两个箱子,然后其间的全部物品向你倾倒下来。
那件事像是一个导火索。在发现那件事后的一小时里,我仍在思考它的意义。我在桌边枯坐,记忆如洪水般顷刻将我淹没,我开始写。等我停下来的时候,已至深夜,我已经写了5000多字。刹那间,仿佛在完全忘记自我之后,我猛然发觉自己到底是谁。在浴室刷牙时,镜子里似乎是另一个人正看着我。
多年来**次,我没吃安眠药就安然入睡了。第二天,我告诉公司的人,接下来的两周我可能要请个病假。我继续写。
1987年那几个月里所发生之事的细节重新回到我的意识里。它们如此强劲有力,如此清晰可感,甚至比我眼下经历的生活还要生动,还要强烈。就像是从深层睡眠中醒来,我的意识已经为这一时刻做好准备:写下关于劳拉·贝恩斯、约瑟夫·韦德教授和我之间的事。
当然,鉴于它以悲剧收场,这个故事,至少是其中的一部分,一度上了报纸,我自己也深受警探和记者们的骚扰。这就是我*终离开普林斯顿,在康奈尔完成硕士学位,在伊萨卡度过两年漫长煎熬的日子的原因之一。然而,没人知晓整个故事的全部真相,它彻底改变了我的一生。
就像我说的,三个月前,我偶然发现了真相。我意识到必须将真相公之于众,尽管愤怒和沮丧依然足以将我压倒。但有时,正如爱能够让人精神百倍,怨恨与痛苦一样让人动力十足。在这种动力的驱使下,在精疲力竭之后,我终于完成了这部书稿。附件中是样章,还有在您网站上找到的投稿说明。书稿已完结,可以投稿了。如果想要阅读全文,我随时可以发给您。我为这部作品起了个名字——“明镜之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小说 外国小说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