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人三部曲-不夜之侯(36.00)

首页 > 图书 > 文学小说/2020-05-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茶人三部曲-不夜之侯(36.00)

茶人三部曲-不夜之侯(36.00)

作者:王旭烽 著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33930097

定价:36.0

出版时间:2010-06-01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茶人三部曲-不夜之侯(36.00)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中国茶人的一部命运史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评语:“茶的清香、血的蒸气、新的碰撞、爱的纠缠,在作者清丽柔婉而劲力内敛的笔下交织;世纪风云、杭城史影、茶叶兴衰、茶人情致,相互映带,融于一炉,显示了作者在当前尤为难得的严谨明达的史识和大规模描写社会现象的腕力。”
  序
  两千年,一花独放,唯我独尊,尔后,华茶的下一个大时代,便与以往以迥然不同之命运开始了——
  有世纪初皖地民谣为证:
  三月招得采茶娘,四月抬得焙茶工;
  千箱捆载百舸送,红到汉口绿吴中;
  年年贩茶嫌茶贱,茶户艰难无人见;
  雪中茗草雨中摘,千团不值一匹绢;
  钱少称大价未赊,口唤卖茶泪先咽。
  官家摧茶岁算缗,赘胡垄断术尤神;
  佣奴贩妇百苦辛,犹得食力饱其身。
  就中*苦种茶人。
  这首载于中国安徽《至德县志》的1910年间传唱的民谣,其中不但出现了历代民间茶歌中的谴责对象——官家,还出现了另一个名词——赘胡。
  赘胡,或可释为“洋奴”,而由赘胡生发,另一个有关茶业行的名词——洋行,便要被我们引入20世纪初交的视野之中了。
  中国官方专门对外做生意的机构,古来有之。只是到得清代,方被称为洋行。洋行可以做各种生意,比如毛织品、洋布、钟表等,但*大宗的生意,到底还是国之瑞草茶叶。
  追本溯源,人类与茶的亲和,正是从华夏民族对人类的亲和开始的。恰如茶圣所言:飞禽、走兽和人类,都生活在天地之间,依靠饮食维持生命活动,饮食的意义是多么的深远啊!要解渴,就得饮水;要消愁,就得饮酒;要消睡提神,就得喝茶(《茶经•六之饮》)。
  茶的发现和利用,是一个真正的东方传奇故事。《神农本草》中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个荼,就是茶。
  神农在中国古书中,被描绘成一个头上长牛角缺一颗门牙的男子,一位距今四五千年前的上古时期的部落领袖。因为劝人们种百谷、植桑麻,被尊称为神农氏。他正是那种类似于古希腊普罗米修斯和俄国丹柯那样的受难英雄。他遍尝各种草木,不幸中毒倒下,恰有水珠从茶树上落下滴入口中,方才得救。
  这个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因此,神农不但成了中国农业和医学的创始者,也成为世界上*早的茶叶发现和利用者。
  中国*早的地方志书《华阳国志》告诉我们,三千年前,在现今中国的四川地区,人们就开始人工栽培茶树,并把它作为地方特产献给了当时的天子周武王。
  战争打破了宁静的茶叶世界。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带的秦国人攻下了重峦叠嶂的巴蜀,中国西北部粗犷的士兵们惊异地发现了这种可以煎煮饮用的绿叶。这样,茶叶就裹在他们的马革中,翻出蜀道,被带向广阔的天地。
  战国之前,中国的茶叶已从湖北延伸到湖南、江西地区。自此以后,便在长江中下游扩展。
  茶,兴于唐而盛于宋。唐贞观十五年,茶作为文成公主的陪嫁品,不远万里,长途跋涉,来到了吐蕃松赞干布的故乡。饮茶习俗,从此传入西藏,成为边疆少数民族不可或缺的饮食。
  在这个茶叶文明大传播的时期,茶在被架在马背上走向雪山草地的同时,也被僧侣们负在肩背上,带往寒冷的北方;然后,它又被盛入精美的器具,在宫廷达官贵人们的手中相互传递。公元8世纪初,北方饮茶习俗开始蔓延传播。
  明代,中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把茶带到了遥远的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海岸。
  茶的羽翼已经丰满,下一个历史时期,它将在全世界翱翔。
  英语中茶的发音tea和法语中茶的发音thé,恰与中国海路传出的福建方言茶字音te相似;而由陆路传向西亚、东欧的茶字音,则来自中国内陆地区的茶字发音——比如俄语中的чай,土耳其语中的?覶ay——它们多少也从语音学的角度,向我们射来了一道悠远的茶叶文明之光。
  西汉时,茶沿丝绸之路至西域各国。阿拉伯商人在中国购买丝绸的同时,也带回了茶叶,并把他们运往波斯。与此同时,土耳其商人在中国边境也开始了以物易茶——“有一叶,作三叶草状,其叶数,其香亦高,唯其味苦,水沸,冲饮之。”这是公元9世纪时一位名叫苏莱曼的北非商人在他写的一本名叫《印度中国纪行》的书中,对茶的形容。
  公元9世纪初,茶离开故乡,扬帆起航,东渡扶桑。日本*澄禅师和他的弟子空海先后从中国带去茶籽和制茶工具。从此,中国的饮茶方法和习俗开始在日本传播开来。至宋,日本高僧荣西两度来华,归国时带去茶籽和饮茶法,著汉文字著作《吃茶养生记》,为后来日本茶道的产生奠定基础。
  六个世纪以后(1559年),威尼斯作家拉马西沃所著《中国茶》和《航海与旅行记》二书,把茶介绍到了欧洲。一位名叫克罗兹的葡萄牙神父,在那个时代成为中国*早的天主教传播者。同时,他在1560年把中国茶叶知识传播回国,而他的同胞海员则仿佛为了印证他的知识一样,从中国直接带回了茶叶。
  就这样,16—17世纪始,茶先后到达了荷兰、俄国、法国和英国。
  华茶在欧洲,尤其在英国的被欢迎,与一位葡萄牙公主凯瑟琳的出嫁英国(1662年)密切相关——世界在出现一位饮茶皇后之后,也增添了一个以往从来不种茶叶的饮茶大国。
  在此之前,英国基本上还是一个咖啡的王国,但茶叶的品质非常符合英国人据以自豪的绅士风度,故而朝野开始交相提倡。相传1657年伦敦一家极有名的“嘉拉惠”咖啡店,已经在广告上赫然写道:
可治百病的特效药——茶,
是头痛、结石、水肿、瞌睡的万灵丹!
  饮茶皇后以为酒伤身体,不如茶好,从此以茶代酒,成为英国宫廷中的礼仪。达官贵人争相效仿,茶遂成为豪门世家的高贵饮料。贵夫人在家中设精致茶室,论茶媲美,一时成为时髦。1669年,东印度公司从中国购得“功夫茶”,献呈皇后,以博欢心。当年英国就停止茶叶从荷兰进口,由东印度公司独占专营权。
茶在英伦三岛人民的各个生活方面出现。英国诗人蒲伯是这样赞美女王喝茶的:
您,伟大的安娜,三个国家齐向您低首。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小说 历史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基度山恩仇记-经典译林     下一篇:结婚!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