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09-2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赵栅凌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7076964

定价:

出版时间:2019-07-01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内容简介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重点论述了不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个案分析,让读者可以对我国的音乐人才培养的模式发展状况一目了然。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内容包括绪论、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普通高校音乐人才的能力培养、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与改革探索、不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个案分析、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六个方面的内容。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结构合理,内容详细,可读性强,适合音乐教育工作者学习参考。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目录

前言

**章 绪论
**节 人才学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节 音乐人才的素质
第三节 音乐人才培养的特殊性
第四节 音乐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

第二章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
**节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时代性
第三节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

第三章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的能力培养
**节 音乐表演人才的能力培养
第二节 音乐教育人才的能力培养
第三节 音乐作曲、作词人才的能力培养
第四节 音乐理论人才的能力培养
第五节 音乐人才的综合能力培养

第四章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与改革探索
**节 音乐教育课程与课程体系的界定
第二节 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现状与反思
第三节 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调整
第四节 音乐教育改革探索

第五章 不同院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个案分析
**节 专业音乐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第二节 综合音乐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第三节 师范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第四节 职业音乐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第五节 国外高等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个案分析

第六章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
**节 民族化与现代化相结合的教育决策
第二节 专业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第三节 多元化的课程设置
第四节 音乐教师人才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节选

  《普通高校音乐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宋金元时期,由于政府财力减弱和政治中心的南移,工商业出现,城市经济繁荣。科举制的教育模式从隋朝开始实行,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凭借科举改变出身与阶级成为学习者的教育价值观。到宋代王安石改革科举考试制度时达到顶峰。朱熹将教育按内容和阶段划分出“小学”和“大学”。宋朝的专科学校分为六种,其中之一是画学,一直以来的“乐教”思想逐渐消失,基本无人问津,音乐教育的痕迹微弱。然而民间音乐开始勃兴,宫廷和民间音乐形成交流。两宋时期,民间演出机构瓦子勾栏受宫廷管辖,宫廷常邀请瓦子勾栏中的艺人去宫廷演出,宫廷艺人也常去瓦子勾栏献艺。民间艺人的行会组织——“书会”和“社会”形成,促进了民间音乐艺术水平的提高。音乐由贵族化转向平民化,由宫廷转向民间。民间音乐又逐步由宫廷欣赏转向商品经济行列。  明清时期,我国封建社会进入末期。此时,正是西方文艺复兴革命之时。中国从经济到文化逐渐落后于西方。气息微微的我国音乐教育仍然在无序、无地位的底层徘徊。依稀可见、载人史册的是反对封建礼教、揭示阶级矛盾而蓬勃兴起的民歌;大量的封建文人寄情山水,隐身林泉,参与交流与传播艺术创作。汤显祖的《牡丹亭》、琵琶大曲《十面埋伏》、各地的民歌,均激越多情且渗透民苦民怨,充满音乐艺术的反抗之声。崭露头角的民族音乐艺术还包括京剧等全国流行的剧种。  1840年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入,兴起了学堂乐歌新音乐。同时各地传统音乐如说唱、民歌、戏曲、歌舞音乐、器乐均已形成自己的体系。  明清两代在文化教育制度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弊端,学校音乐教育的地位受到排挤,教学内容进一步受到削减。在明初的少数地方学校的课程设置中,虽然重提乐教的内容,但到了洪武中期,乐教内容再度被取消。自此以后,除蒙学还保留较少的“歌诗”教育内容外,学校中的教学内容很少涉及乐教,学校音乐教育萧条。尽管当时有教育家王守仁、启蒙思想家颜元等再度提到音乐教育的作用,但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此时到了极其衰微的境地,更不要谈高等音乐教育了。  在漫长的封建教育史中,音乐教育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民间特色。“普通音乐教育”随着科举制度建立看似销声匿迹,但是自古以来诗书礼乐并举,许多精通诗书的文人还是得到音乐熏陶,音乐成为他们寄情、创意的媒介。从许多流传下来的发明创造以及人物传记资料中发现,民间多种形式的音乐教育对各类人才的人文精神培养、对人心智的开启、对中国社会文化文明的传承起着重要作用。民间为谋生需要逐步产生了各类培养“音乐艺术匠人”的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民间专业音乐教育也包含了职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各类民乐演奏的高超技艺以及教学方式,尤其是流芳百世的民间音乐创作,不亚于西方音乐教育。  中国古代的音乐教育一直渗透着社会本位、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儒家文化中对美、善、大自然的爱和崇尚,道家文化中的自由聪慧飘逸灵性,植根于中国各种民间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中。中国的民间音乐一直与真实的劳动人民生活相联系而欣欣向荣。在发展中,因为没有西方那样的文艺复兴运动引导,民间音乐教育对人精神层面的培养意义以及教育思想很欠发掘。但是音乐的交流传播功能、融进知识分子智慧的音乐理论及音乐创作、民间器乐的制作及其演奏形式,都是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这些都作为财富留存在现代高等专业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之中。中国古代基本没有“高等教育”,也就基本没有高等音乐教育。但是有研究者认为,东汉末出现的“鸿都门学”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早的文艺专科学校,它是近代世界文学艺术大学的嚆矢。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教材 高职高专教材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