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卷-历史其实很有趣儿-(全四卷)-学生版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10-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卷-历史其实很有趣儿-(全四卷)-学生版

中国卷-历史其实很有趣儿-(全四卷)-学生版

作者:卫鸿宇 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50238459

定价:

出版时间:2014-11-01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中国卷-历史其实很有趣儿-(全四卷)-学生版 节选

  一代贤相狄仁杰   狄仁杰是唐朝杰出的政治家,被后人誉为唐朝的中流砥柱。年轻的时候,狄仁杰曾在汴州做官,有一次被别人诬告,阎立本亲自审查案件,弄清了真相。通过这个案子,阎立本发现狄仁杰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称赞他是“河曲的明珠,东南的遗宝”,推荐他做了更大的官。   唐高宗时期,狄仁杰当了大理丞,他断案如神、刚正不阿。有一次,武卫大将军权善误砍了昭陵的柏树,狄仁杰奏请高宗免去他的官职。高宗说:“砍昭陵里的树,这样让我不孝啊!”下令诛杀权善,狄仁杰又上奏说权善罪不当死,他说:“我听说忤逆君主是很危险的,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桀、纣这样的暴君当政时,可能是很难的,但在君主像尧、舜一样贤明时,我不怕会像比干那样被诛杀。权善没有犯下滔天大罪,怎能随便杀掉他呢?如果有人偷了昭陵一捧土,陛下该如何处置呢?因为一棵树而杀掉一个将军,千百年后,人们会怎样评价陛下呢?”高宗听了他的话,才免去权善的死罪。   武则天时期,狄仁杰官居宰相。当时武承嗣得到了皇帝的宠信,权势十分显赫,他认为狄仁杰将是他成为太子的障碍,就勾结酷吏来俊臣诬告狄仁杰等大臣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当时法律中有一项条款“一审问就承认叛逆的可以免去死刑”。   来俊臣一向心狠手辣,在他的严刑拷打之下,一般人都活不过几天。当他逼迫狄仁杰等人承认“谋反”时,狄仁杰灵活应变,立刻服了罪,来俊臣得到了满意的口供,就将狄仁杰关在监狱里,等待行刑,放松了对他的看管。狄仁杰趁机拆了被子的布料,写下自己的冤屈,然后又放到棉被中,对狱吏说:“现在很热了,请你让我的家人来为我把棉絮去掉。”他瞒过了狱吏。狄仁杰的儿子狄光远得到冤状,上报给了皇帝。武则天召狄仁杰等大臣当面询问:“你为什么要承认造反?”狄仁杰从容不迫地答道:“我如果不承认,早就被打死了。”就这样,狄仁杰终于为自己澄清了冤屈,虽然被贬为地方官,但总算死里逃生。   武则天晚年,武承嗣、武三思多次游说武皇,请求立武家子弟为太子,武则天犹豫不决。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将朝政归还给庐陵王李显。   对武则天了解透彻的狄仁杰从母子亲情的角度对她说:“立儿子,你死后就可以被万代祭祀;立侄儿,我从没听说过哪个侄子祭祀姑母的。”武则天说:“这是我的家事,你就别管了!”狄仁杰却没有放弃,他沉着而郑重地回答:“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哪件不是陛下的家事!你是君主,我是辅佐你的大臣,何况我位居宰相,难道不能进言吗?”*终,武则天终于回心转意,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   狄仁杰因此被后人称为再造唐室的忠臣义士。在狄仁杰担任宰相的时期,武则天对他的信任超过了任何人,常称他为“国老”。狄仁杰死后,武则天痛哭着说:“狄仁杰不在了,我的朝堂都空了啊!”   一代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唯一一个女皇帝。他的父亲原来是一个山西的木材商人,因战乱时期结识了李渊,而平步青云。武则天从小聪明过人,跟着父亲走南闯北,饱读诗书,颇有才气。   武则天十四岁的时候,进宫当了唐太宗的才人,却并未受宠,倒是和太子李治产生了深厚的感情。李治十分宠爱武则天,对她言听计从。按照唐朝的规定,唐太宗死后,那些没有子嗣的嫔妃就要被送进尼姑庵,当一辈子的尼姑。武则天当了两年尼姑后,被唐高宗李治接了出来。唐高宗对武则天不仅万般宠爱,还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废了王皇后,将武则天立为皇后。   武则天性格泼辣强悍,处事颇有心计。唐高宗是个懦弱无能的皇帝,他见武皇后颇有政治天赋,就干脆把朝政大权交给了她。武则天掌权后,一手遮天,根本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朝政大事都得由她点头之后才能执行。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她在朝廷里不断拉拢向着她的大臣,提拔任用新人,把原来朝廷中对她有非议的大臣斩尽杀绝。   公元683年,唐高宗病逝。武则天名义上把自己的儿子立为皇帝,实际上真正掌握皇权的人,却是她自己。这时,朝中的大臣对她不满,地方官徐敬业和唐朝宗室李贞、李冲先后发动了反武起义。武则天对此毫不手软,在*短的时间内镇压了叛乱,将起兵的徐敬业和为他说好话的裴炎等人都杀了。   小小的政治风波过后,一切又似乎回到了风平浪静的状态。实则不然,一场更大规模的血腥屠杀正在暗中一步步展开。   武则天镇压反叛起义后,又逐步自封“天后”“圣母神皇”,向称帝迈出了试探性的一步。当时一些善于察言观色的人,知道武则天称帝已经是不久的事,就主动为她造势,推她正式称帝。   武则天梦寐以求的一天终于到来了。公元690年9月,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已经六十七岁的武则天身穿雍容华贵的朝服,坐上了龙座,接受百官的朝拜。她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成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世上无人能说清一代女皇武则天在历史上的功过。但正式称帝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她曾下令发动全国上下告密谋反之人,无论大小官吏还是普通百姓,告密之事一经查实,则告密者一律授官;即便告密证伪,告密者也不获罪。如此一来,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大批“秘密侦探”,告发诽谤,无辜陷害了许多百姓和官员。   武则天派大将索元礼专门审问办理谋反的案件。索元礼是个极其残酷的人,他根本没有心思去秉公执法,“犯人”一抓上来,就先饱尝一顿严刑拷打。一些“犯人”不招供,就被活活折磨而死;而那些被逼招了供的“犯人”,*终也要被治死罪,除非他们招出其他“同伙”来。一些人贪生怕死,就随意诬蔑无辜的人,就这样,一桩又一桩的冤案、惨案接连不断。   索元礼这样蛮横无理的酷吏不但没有被治罪,反而受到了武则天的赏识。这些事,其他一些无节之人看在眼里,就纷纷效仿起来,而且还特意养了一群流氓,看谁不顺眼就捏造证据来诬陷谁。朝中很多大臣都因被无辜告密而惨死,*后朝中告密之风越来越盛,连武则天的亲信、禁军头领也被告密谋反,被武则天所杀。   朝中大臣见再这样下去,朝政就要乱了,就劝武则天见好就收。武则天哪里听得进去,直到索元礼、周兴、来俊臣这几个罪魁祸首之间也相互斗了起来,并被一一处置之后,朝廷才恢复了往日的安宁。   当然,当时反对武则天称帝的一派,势力也很大,很多大臣在武则天当皇后的时候,就千方百计想把她轰下台。大权在握后,清除异己巩固帝位的做法,似乎顺理成章,只是武则天偏信了奸臣的谗言,任用酷吏杀人过多,招致了骂名。   但公正地讲,武则天并不是一个只知道残忍冷酷的暴君;相反,她执政期间也相当重视任用贤能,只要谁有才能,拥护她的统治,她就可以破格提拔,大胆任用。为了选拔人才,她还开创了武举、自举、试官等制度,让更多寒士有了施展才华与抱负的平台。   如此一来,武皇统治时期,堪称“君子满朝”。办事公正、执法严明的清官娄师德、狄仁杰,就是武则天当朝的贤臣。而“开元盛世”时期的功臣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则天一手提拔起来的。正是在这些文武百官的辅佐下,武则天统治前期,唐朝政通人和、边境稳定,社会经济也有了极大的发展。   武则天垂暮之年,因为年老多病,长时间不能自理朝政。她的侄儿武三思和宠臣张昌宗、张易之勾结起来把持政权,使武则天母子、君臣关系又空前紧张起来。临终前,宰相张柬之和朝中的一些大臣,打垮了武三思和二张的势力,逼武则天让位,重立唐中宗为皇帝。   公元705年,这位显赫一时的女皇帝,经历了一生的风云是非,终于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二岁。武则天死后葬于乾陵,墓上立了一块无字碑。一切是非功过,都留待后人评说。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宋太祖赵匡胤当上皇帝之后,天下并不太平,各地的节度使都是手握重兵,蠢蠢欲动。建国不出半年,就有两个节度使起兵反宋,赵匡胤不得不亲自出征,费了很大劲儿,才把他们平定。宋太祖心想,这样没完没了地打仗可不是办法,可当初拥立他为帝的那些大将已经个个成了大功臣,手握重兵,自己也不能无缘无故地将旧部下撤职。于是,他就单独找自己的谋士赵普谈话,问他说:“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换了五个朝代,连年混战,民不聊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赵普马上回答说:“藩镇割据就是国家混乱的根本原因,想要天下太平,消灭战争,就要加强中央集权,将兵权掌握在朝廷手中。”宋太祖连连点头,赞赏赵普有见识。赵普见状,又低声说:“禁军大将石守信、王审琦两人,手里的兵权太大,不得不小心在意啊。”宋太祖一听这话,立刻想到了自己那场陈桥兵变的事情,心想虽说这两人是自己的旧部下,关系很铁,但是他们手下的将领若是闹起事来,只怕他们也会身不由己吧。想到这里,宋太祖不由得浑身打了个激灵,开始犹豫起来。   从这以后,宋太祖总觉得心里有个疙瘩。有一天,他在宫里举行宴会,请石守信、王审琦等几位老将喝酒,喝着喝着,宋太祖就使了个眼色,叫在旁侍候的太监们先退出去。然后,他拿起酒杯,先请大家干了杯,装着推心置腹的样子,恳切地说:“在座的都是我的老朋友,老部下,当初要不是有你们帮助,我也不会有现在这个地位。但是你们哪里知道,皇帝真不是好当的,不瞒各位说,这些日子以来,我就没有睡过一夜的安稳觉。天天要提心吊胆,还不如做个节度使自在。”   石守信等人听了,感到十分惊异,连忙问这是什么原因。宋太祖长叹一口气说:“你们难道还不明白?皇帝这个位子,谁不眼红呀?”这下子大家都听出皇上的意思来了,不由得冷汗直流,慌忙跪在地上表达忠心,只差用发毒誓来证明自己的一颗红心了。   赵匡胤看了,心里暗自高兴,忙离开座位,将部将们扶了起来,又语重心长地说:“你们几位都和我是生死兄弟,我哪里会信不过你们几位?只怕你们的部下将士当中,有人贪图富贵,逼你们造反。到了那个时候,你们自己恐怕也就身不由己了。”   石守信等听到这里,早就听出宋太祖的话音来了,只得连连磕头,诚惶诚恐地说:“我们都是些粗人,从来没想到过这一点,现在请陛下指引一条出路。”宋太祖放柔语气,对大家说道:“我这也是替你们打算,与其天天在军队里风餐露宿,还得提着脑袋上阵杀敌,还不如早点把兵权交出来,到地方上去做个闲官,置买田产,享受富贵荣华,也能快快活活安度晚年,还能给子孙留点家业。为了让你们也放心,我和你们结为亲家,大家彼此都不再猜疑,岂不是更好?”   众部将一听,心中明白,只得齐声说:“陛下给我们想得太周到啦!”当天酒席一散,大家就各自回家了。第二天上朝,每人都递上了辞呈,只说自己年老多病,不宜带兵打仗,请求回乡养老。宋太祖一看,心知肚明,昨天的酒宴已经奏效,大喜之下,马上照准,赏给他们每人一大笔财物,打发他们到各地去做个闲职。就这样,宋太祖轻轻松松地收回了兵权,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史称“杯酒释兵权”。   ……

 5/6   首页 上一页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中小学教辅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