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派建设-教育学内发展路径之探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10-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派建设-教育学内发展路径之探

学派建设-教育学内发展路径之探

作者:伍红林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7526488

定价:

出版时间:2015-01-01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学派建设-教育学内发展路径之探 本书特色

《学派建设:教育学内发展路径之探》以教育学学科的“学派建设”为核心,分别选取了国外与国内*具典型性的教育学派进行了探究,试图借此揭示出教育学学派发展的内在理路及其特殊性,并基于这样的参照系进一步观照当代中国教育学在学派建设上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从而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 在写作上,本书努力体现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突显教育学研究者自身的主体意识,强调研究主体与教育学学科及学派发展的相互规约、相互建构关系;其次是教育学的学科立场意识,突出教育学学派建设应当基于教育学研究实践和教育变革实践研究“内生”形成,而不是“向外”求援而成;再次是中国意识,将重心放在“当代中国教育学”及其学派建设上,彰显当代中国教育学派形成与发展的独特性。

学派建设-教育学内发展路径之探 内容简介

教育应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价值,教育是点化人之生命发展的重要“实践”。 叶澜教授领衔开创的“生命·实践”教育学派让我们认识教育实践对于学生、教师的生命发展价值,重新认识理论与实践丰富、复杂的关系,体悟教育研究之实践本身的变革,对于研究者的生命发展价值。 丛书展示了中国教育学人系统重建当代中国教育学的历程。

学派建设-教育学内发展路径之探 目录

前言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学派”研究
(一) 科学学中的“学派”研究
(二) 人文社会科学中的“学派”研究
(三) 教育学研究中的“学派”研究
(四) 文献分析
三、 研究思路
**章 国外的教育学派——以赫尔巴特与杜威为例
**节 赫尔巴特教育学派
一、 赫尔巴特之前为什么没有教育学派
(一) 夸美纽斯
(二) 洛克
(三) 卢梭
二、 赫尔巴特教育学派何以可能?
(一) 赫尔巴特教育学生产方式的转型
(二) 赫尔巴特教育学的理论转型
三、 赫尔巴特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学派
一、 从赫尔巴特到杜威
(一) 实验教育学派
(二) 精神科学教育学派
二、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派何以可能?
(一) 美国社会大转折对教育的需求
(二) 对赫尔巴特教育学派的批判与超越
(三) 深厚的实践根基
三、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一) 杜威自身的推广
(二) 杜威学生的推介
(三) 杜威教育学说在世界范围内的翻译
(四) 杜威及其理论的影响力
第二章 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教育学派——以陶行知和梁漱溟为例
**节 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
一、 “到中国”的教育
二、 “中国化”的教育
(一) 职业教育思潮
(二) 乡村教育思潮
第二节 陶行知及其生活教育学派
一、 陶行知的求学、治学与办学经历
二、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学说
(一) 生活即教育
(二) 社会即学校
(三) 教学做合一
三、 陶行知与生活教育学派的形成
(一) 陶行知的实践创新
(二) 陶行知的理论创造
(三) 陶行知的伟大人格
(四) 陶行知的人际交往与人才培养
第三节 梁漱溟及其乡村建设教育学派
一、 梁漱溟的求学、治学与办学经历
二、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及教育理论
(一) 乡村建设的原因
(二) 乡村建设的指向
(三) 乡村建设中的教育
三、 梁漱溟与乡村建设教育学派的形成
(一) 梁漱溟作为“*后的儒家”的人格特质
(二) 理论的原创性
第三章 教育学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节 教育学学派形成与发展的内在理路
一、 教育学学派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要素
(一) 教育学学术领袖是核心
(二) 有一批和几代以学术领袖为核心的理论者和实践者
(三) 形成独特的核心概念与核心理论
(四) 形成独特的理论范式
(五) 学派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双向建构
二、 教育学学派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机制与过程
(一) 历史上教育学学派形成与发展的基本机制
(二) 当下教育学学派形成与发展机制的新变化
(三) 教育学学派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分析
第二节 当代中国教育学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一、 当代中国教育学派形成与发展的困难
(一) 缺乏学派意识
(二) 缺乏原创意义上的学术领袖
(三) 缺乏具有学派特质的学术共同体
(四) 缺乏理论上的创造和中国特色的理论范式
(五) 缺乏与实践的双向建构
二、 当代中国教育学派形成与发展的要求
(一) 学派自觉
(二) 学派意识
(三) 学术梯队与团队
(四) 学术批评与争鸣
(五) 学术传统
(六) 学派传承与传播
第四章 教育学学派建设的主体自觉与作为
**节 教育学学派建设的主体自觉
一、 主体自觉的缺失
二、 “主体”状况的反思与回顾
三、 主体自觉的重建
(一) 坚守立场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中小学教辅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