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学美文第一读本

首页 > 图书 > 教材教辅/2020-10-0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九年级-中学美文第一读本

九年级-中学美文第一读本

作者:贾媛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11231325

定价:

出版时间:2008-01-01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他惊奇的是,每一乐器,各代表一种行当。而坐在家里的主妇一
听,就准知道街上过的什么商贩。*近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还广
播了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以北京胡同音响为主题的交响诗,很
有味道。
    囿于语言的隔阂,洋人只能欣赏器乐。其实,更值得一提的
是声乐部分一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川。听过相声《卖
布头》或《改行》的,都不免会佩服当年那些叫卖者的本事。得气
力足,嗓子脆,口齿伶俐,咬字清楚,还要会现编词儿,脑子快,能
随机应变。
    我小时候,一年四季不论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
没个停。
    大清早过卖早点的:大米粥呀,油炸果(鬼)的。然后是卖
青菜和卖花儿的,讲究把挑子上的货品一样不漏地都唱出来,用
一副好嗓子招徕顾客。白天就更热闹了,就像把百货商店和修
理行业都拆开来,一样样地在你门前展销。到了夜晚的叫卖声
也十分精彩。
    “馄饨喂——开锅!”这是特别给开夜车的或赌家们备下的
夜宵,就像南方的汤圆。在北京,都说“剃头的挑子,一头热”。
其实,馄饨挑子也一样。一头儿是一串小抽屉,里头放着各种半
制成的原料:皮儿、馅儿和佐料儿,另一头是一口汤锅。火门一
打,锅里的水就沸腾起来。馄饨不但当面煮,还讲究现吃现包。
讲究皮要薄,馅儿要大。
    从吆喝来说,我更喜欢卖硬面饽饽的:声音厚实,词儿朴素,
就一声“硬面——饽饽”,光宣布卖的是什么,一点也不吹嘘什
么。
    可夜晚过的,并不都是卖吃食的,还有唱话匣子的。大冷
天,背了一具沉甸甸的留声机和半箱唱片。唱的多半是京剧或
大鼓。我也听过一张不说不唱的叫“洋人哈哈笑”,一张片子从
头笑到尾。我心想,多累人啊!我*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
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那简直是骂
人。
    那时夜里还经常过敲小钹的盲人,大概那也属于打击乐吧。
“算灵卦!”我心想:“怎么不先替你自己算算!”还有过乞丐。至
今我还记得一个乞丐叫得多么凄厉动人。他几乎全部用颤音。
先挑高了嗓子喊“行好的——老爷——太(哎)太”,过好一会
儿,(好像饿得接不上气儿啦)才接下去用低音喊:“有那剩
饭——剩菜——赏我点儿吃吧!”
    四季叫卖的货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卖大小金鱼儿的
就该出来了,我对卖蛤蟆骨朵儿(未成形的幼蛙)的*有好感,
一是我买得起,花上一个制钱,就往碗里捞上十来只;二是玩够
了还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们怎么没在我肚子里变成青蛙!
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该卖“树熟
的秋海棠”了。卖柿子的吆喝有简繁两种。简的只一声“喝了
蜜的大柿子”。其实满够了。可那时小贩都想卖弄一下嗓门
儿,所以有的卖柿子的不但词儿编得热闹,还卖弄一通唱腔。*
起码也得像歌剧里那种半说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芦
儿——刚蘸得”就出场了。那时,北京比现下冷多了。我上学
时鼻涕眼泪总冻成冰。只要兜里还有个制钱,一听“烤白薯哇
真热乎”,就非买上一块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烫手的白薯
揣在袖简里取暖,到学校还可以拿出来大嚼一通。



九年级-中学美文第一读本 作者简介

p>蒋念祖,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江
苏省首批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青少年写
作学会副会长,扬州市美学会副会长,扬州
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扬州市语文学科
基地负责人。
    1994年评为特级教师,1995

九年级-中学美文第一读本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中小学教辅 九年级/初三 语文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