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互具变形记-青少年成长必读书架-科普篇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5-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交通互具变形记-青少年成长必读书架-科普篇

交通互具变形记-青少年成长必读书架-科普篇

作者:张建民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6136102

定价:18.5

出版时间:2014-02-0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交通互具变形记-青少年成长必读书架-科普篇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11-14岁   《人字铁路与詹天佑》、《横越美国西部的血汗铁路》、《辫子精灵——电车》、《黑暗中的使者——地铁》、《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嘉阳小火车》、《日本蒸汽火车》、《挤翻天的孟买通勤火车》、《火车过海靠轮渡》……张建民、杨克猛编写的《青少年成长必读书架:交通工具变形记》力图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集知识性与趣昧性于一体,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喜欢。

交通互具变形记-青少年成长必读书架-科普篇 内容简介

  《青少年成长必读书架:交通工具变形记》以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中外神话及科幻故事中的交通工具讲起,介绍了从牲畜工具到机械运输、从地面交通到海洋旅行、从短途滑翔到航天航空等交通演变的历史,讲述了对于交通发展具有历史性贡献的名人故事,并对丝绸之路、地理大发现等交通网络方面的知识进行了颇具趣味性的介绍。

交通互具变形记-青少年成长必读书架-科普篇 目录


中国神话中的交通工具
希腊神话中的交通工具
中国*早的马路一直道
悬崖上的奇迹——古栈道
中华帝国的交通线——驿道
丝绸之路一充满智慧和汗水的路
南方丝绸之路一蜀身毒道
条条大路通罗马
马路不姓马
飞速发展的高速公路
车的狂想曲
可以移动的车床——轿子
与人类同历史的马车
鸡公车
指南车
记里鼓车
缆车小史
汽车的祖先——蒸汽汽车
英国伦敦双层巴士
还健在的老爷车
从奔驰到福特
汽车神话甲壳虫
古人的航海梦想
刳木为舟一独木舟
中国少数民族的独木舟
水中的士——舢板
法老胡夫的葬船一太阳船
桥的畅想
石拱桥之*——赵州桥
十字桥和立交桥
涧问长虹——索桥
数不清狮子的卢沟桥
带炸药包开桥的钱塘江大桥
伦敦塔桥
愚公式的明石海峡大桥
金门大桥
云中行走的米洛桥
与艺术同在的巴黎新桥
中国运河
威尼斯水城与刚朵拉
基尔运河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运河
航海时代
郑和下西洋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麦哲伦环球航行
发现印度——达·伽马
蒸汽轮——“富尔顿的大宠物”
自色精灵——帆船
三不像——气垫船
白色锯子——破冰船
连接水陆的使者——渡轮
不送信的邮轮——游轮
“泰坦尼克”号沉没
火车的由来
慈禧乘车
铁路简话
世界铁路之*
人字铁路与詹天佑
横越美国西部的血汗铁路
辫子精灵——电车
黑暗中的使者——地铁
工业革命的活化石——嘉阳小火车
日本蒸汽火车
挤翻天的孟买通勤火车
火车过海靠轮渡
以气体为动力——热气球
蓝天花朵——降落伞
挑战太空——火箭
插上鸟儿的翅膀一飞机
冲上云霄——直升机
像火箭一样——喷气式飞机
便捷的小马崽——自行车
自行车的世界之*
带马达的自行车——摩托

交通互具变形记-青少年成长必读书架-科普篇 节选

  《青少年成长必读书架:交通工具变形记》:   声诺尔曼从中得到灵感。他也想用书中的办法试试看,是不是真的能从那么高的地方跳下来。经过一番仔细的研究后,他决定到高楼上试降。为了安全起见,他把一些略重于体重的石头绑在降落伞上,然后,他从塔顶向下扔出了绑着石头的降落伞。石头并没有像人们所想的那样直直地落到地上。相反,绑着石头的降落伞慢悠悠地在空中飘荡,*后徐徐降落在地面上。他接着下一步试验——这回绑在降落伞上的可是卢诺尔曼而不是石头。只见卢诺尔曼双手紧紧地抓住降落伞的底绳,轻轻地向塔外一跳,缓缓地降落,什么意外也没有发生。   这是发生在1783年的事情。后来,降落伞的结构得到了较大改进。20世纪之后,由于飞机的问世和航空事业的发展,降落伞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才有了很大的进步。飞机发明以后,为了飞行人员在飞机失事时救生的需要,降落伞又有了进一步改进,1911年出现了能够将伞衣、伞绳等折叠包装起来放置在机抢内,适于飞行人员使用的降落伞。这种降落伞于1914年开始装备给轰炸机的卒勤人员。   今天,地球上的人们不像我们的老祖先那样“足不出户”,而是开始了一项伟大的创举——到除了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去。   这一切都归功于航天事业的发展,而航天事业的开始就是火箭,现代运载火箭就渊源于古代火箭。古人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发明的火箭呢?其实,古代火箭经过漫长的演变,而说到古代火箭,就不能不提到中国的贡献。火药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秦汉的炼丹术士们把五金、八石、硝石、三黄等混合共炼,发明了火药。*初的火药是为了做成爆竹取乐。我国*初发明的用火药做的火箭,是靠人力用弓发射出去的。从字面上也可以看出这是真正的火“箭”。   《太平广记》中有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去拜访一位炼丹老人,当晚住在那里。半夜杜春子梦中惊醒,看见炼丹炉内有紫色的烟气直冲屋顶,顿时屋子燃烧起来。事后才知道这可能是用硫黄、硝石、雄黄和蜜一起炼丹失火导致的一场火灾。火把人的脸和手烧坏了,还直冲屋顶,把房子也烧了。   南宋时期,人们利用火药燃烧进行喷气推进的方式制作的爆竹和烟火,已接近火箭制造的原理。宋初至明朝初期,火箭还只是作为燃烧物,其结构都是在火药筒上捆一根细竹竿,这叫“起火”。在“起火”前端加一个箭头,尾端装上箭羽,就是“火箭”了。箭上有一个纸筒,里面装满火药,纸筒的尾部有一根引火线。引火线点着以后,火药就燃烧起来,变成一股猛烈的气流从尾部喷射出去,利用喷射气流的反作用力,火箭就能飞快地前进。这就是*早的火箭。火箭是由中国人发明的,中国是火箭的故乡。   有一个心灵手巧的木匠叫万户,他和其他工匠吸收了军用火箭的技巧,设计了会飞的“飞龙”火箭。这种木质的火箭筒可以飞行1000米。有一天他坐在一把安放在木制构架的椅子上,两手各握一只大风筝。当工匠们点燃构架四周绑着的47支火箭后,“飞龙”拔地而起,但*终箭毁人亡。他想借着火箭推进的力量,再加上风筝上升的索引力,使自己坐在椅子上飞向前方。其实,这个勇敢的科学的想象,与现代喷气式飞机和航天飞机的原理不谋而合,让人叹为观止。   为了纪念万户,1959年,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   美国的火箭专家赫伯特-基姆也撰文记载他的事迹,在美国的航空和航天博物馆中也标示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科普读物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