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第二版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7-2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第二版

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第二版

作者:严希康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22074676

定价:38.0

出版时间:2010-04-01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

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第二版 本书特色

《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第二版 内容简介

生物物质分离工程是生化分离工程的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本书在保持**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传统和现代生物分离技术和工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生物物质分离技术的发展状况,就单元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几种技术的集成化方向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还特别新增了蛋白类生物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其在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全书共22章,主要包括培养液的固液分离,细胞破碎技术,产物的初步分离,产物的提纯和产品的精制,以及重组蛋白包含体的体外复性,蛋白质在提取、分离和纯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保存等内容。教材注重以工程观点揭示生物物质分离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促使分离过程与设备设计、放大与操作等方面获得*佳化;教材中也包括了不少深入探讨的理论性内容。
本书可供生物化工、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专业及化学工程类一级学科及其下属的其他学科包括医药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的教材和相关学科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第二版 目录

1 绪论
2 提取、分离和精制过程中蛋白质活性的稳定性和保存
3 发酵液的预处理和菌体的回收
4 细胞的破碎与分离
5 离心分离
6 膜分离过程
7 纳米膜过滤技术
8 膜亲和过滤法
9 渗透蒸发
10 溶剂萃取
11 反胶束萃取和浊点萃取
12 双水相萃取
13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4 液膜分离法
15 泡沫分离法
16 沉淀法
17 吸附与离子交换
18 色层分离法
19 电泳
20 重组蛋白包含体体外复性
21 结晶
22 成品干燥
参考文献

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第二版 节选

生物物质分离工程是生化分离工程的第二版,“十一五”国家级重点教材。《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第2版)》在保持**版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传统和现代生物分离技术和工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生物物质分离技术的发展状况,就单元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几种技术的集成化方向作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还特别新增了蛋白类生物物质的分离、纯化及其在操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全书共22章,主要包括培养液的固液分离,细胞破碎技术,产物的初步分离,产物的提纯和产品的精制,以及重组蛋白包含体的体外复性,蛋白质在提取、分离和纯化过程中的稳定性和保存等内容。教材注重以工程观点揭示生物物质分离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促使分离过程与设备设计、放大与操作等方面获得*佳化;教材中也包括了不少深入探讨的理论性内容。《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第2版)》可供生物化工、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专业及化学工程类一级学科及其下属的其他学科包括医药化工、精细化工、石油化工、环境工程等专业本科生使用,也可作为研究生的教材和相关学科科技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生物物质分离工程-第二版 相关资料

插图:(3)其他因素 生物技术下游加工过程的选择还应考虑以下因素。①产品规格 产品的规格(或称技术规范)是用成品中各类杂质的最低存在量来表示的,它是确定纯化要求的程度以及由此而生的下游加工过程方案选择的主要依据。如果只要求对产物低度纯化,则一个简单的分离流程就足以达到纯化的目的,但是对于注射药物,产品的纯度要求很高,而在原料液中杂质的量及类型却很多。例如,存在与微生物细胞壁中能够引起抗原反应的组分称热原。必须在纯化步骤中将它们尽量除去,以满足注射药品的规格要求,生产上一般选用凝胶渗透层析法,利用分子大小的差别,实现去除热原的目的,并且常放在纯化过程的最后一步。小分子产物纯化的共同特征是存在具有与目标产物结构相类似的代谢产物,但是缺少活性的官能团,这种分离过程必须能区别物料的活性形式和非活性形式以及部分降解形式。物料的物理形式以及微生物污染问题,也是产品技术规格要求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应仔细考虑。包括干燥物料的粒子大小、结晶产品的晶形,这可能对产品的有效使用或剂型是必要的。产品的规格还包括最终产品的微生物污染问题,所以在医药产品的冷冻干燥之前都要预先进行无菌过滤。②生产规模 物料的生产规模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被采用的过程。在下游加工过程的第一步骤中,使用的离心、过滤等方法,能够适应很宽的规模范围,因此在该步骤中,技术方法的选择是独立的,与规模无关。但是在后续步骤中,技术方法的选择与生产规模有关,例如,细胞破碎的机械方法——珠磨机或匀浆器法,就比前面所说的固一液分离方法生产能力小几个数量级。如果某一生产规模,超过了细胞破碎机械设备的生产能力,则要同时使用多台设备,或另选其他方法解决,如用热处理诱导细胞溶胞或酶法处理,但这些方法都有自身的缺陷,需要具体评估后再使用。此外,可能影响下游加工过程在规模上变化的其他因素还表现在层析和吸附过程中。用于生物分离过程中的层析载体若是由柔软的多糖凝胶——琼脂糖制成则只能按比例放大到一定的规模等。由上可知,在生产具体产品时,要综合考虑规模效应。③进料组成进料的组成也是影响分离过程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品的定位(胞内或胞外)以及在进料中存在的产品,无论是可溶性物质还是不溶性物质都是影响工艺选择的重要因素。在进料流中,若是一个高浓度的目标产物,意味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自然科学 生物科学 生物化学

在线阅读

上一篇:涂光炽学术文集     下一篇:生物化学-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