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实践探析与发展策略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7-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实践探析与发展策略

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实践探析与发展策略

作者:陈一全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16026106

定价:56.0

出版时间:2019-09-01

出版社:建材工业

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实践探析与发展策略 本书特色

《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实践探析与发展策略》一书共包括八个章节。第1章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用能现状、建筑节能发展背景、外墙保温技术发展背景与应用现状、外墙保温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技术体系进行了规律性的特征总结,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应用的可行性建议策略。第2章针对建筑保温工程在设计阶段的安全适用性问题,创新提出了修订建筑保温工程“使用年限” 术语概念和采用建筑保温工程考虑建筑工程可靠度设计的“设计使用年限” 新思路,并建议修订各相关标准并保持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标准》GB50068设计概念上的一致性,合理界定包括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在内的建筑保温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为合理解决这些工程应用实践问题,尤其是解答一线工程设计人员及广大工程应用人员的困惑之处。第3章就北方典型寒冷地区的山东省居住建筑由节能65%至节能75%设计时的各类外墙保温技术增量成本进行了分析对比,基于工程案例予以翔实阐述,指出不同建筑保温技术体系在现阶段节能、防火等工程应用方面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给出了不同保温技术体系在不同节能率设计时的增量成本探析,并明确指出“设置节能型耐火完整性不低于0?50h的外门窗”是影响现阶段各类保温技术体系增量成本的*主要因素,也建议性地指出了各类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等在具体依据现行防火设计规范时的“擦边球”设计应用问题和可行性解决策略及方案。第4章在原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四大类型基础之上,根据目前工程应用实际和技术体系特征,本着方便、实用、便于理解掌握的应用原则,重新科学划分了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的“新四大类”技术体系,重点就常见的5类夹芯保温类现浇混凝土一体化技术、6类有机保温材料和4类无机保温材料共10类免拆保温外模板类现浇混凝土一体化技术、4类装配式预制墙体类一体化技术体系和4类自保温砌体类一体化技术,共计23种典型构造形式的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分别从其技术特征、系统构造、材料组成、适用条件与范围、应用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与研究探讨。尤其是在防火设计应用方面,第5章列举了十余年来国内典型火灾案例,总结了北方寒冷地区民用建筑节能与防火设计特点,结合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保温材料的防火设计应用问题,给出了现阶段建筑保温一体化技术体系的防火设计与工程应用对策,并就建筑保温一体化技术所构成的“复合保温墙体” 耐火性能及耐火试验试件制作条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性探讨。第6章和第7章对工程设计一线人员和工程应用人员普遍关注的建筑保温系统尤其是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在抗风荷载设计、抗震设计及抗震试验方法适用合理性等方面问题,以寒冷地区山东省节能75%设计时80mm厚模塑EPS保温板薄抹灰系统、120mm厚岩棉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和保温芯材55mm厚FW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保温系统三类典型应用的保温技术体系为例,分别进行了在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计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并就设计结果和现行有关技术应用规程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研究,尤其是对现阶段该三类典型保温技术的锚栓等连接件的设计安全性提出质疑,借助严谨详细的工程设计实例分析,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明确给出了其抗风荷载和抗震设计时适用工程实践应用的保温系统连接安全性要求。本书第8章总结了现阶段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工程应用规律和技术特点,在技术构造发展特征、原材料应用、“材料防火”向复合墙体“构造防火”的设计应用思路和合理利用B级保温材料尤其是B1级保温材料、适用范围和技术应用领域、生产施工工艺和建筑工业化应用前景等方面给出了可进一步指导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可行性发展应用的策略建议,为我国现阶段科学发展和推广应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应用实践探析与发展策略》一书共包括八个章节。第1章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用能现状、建筑节能发展背景、外墙保温技术发展背景与应用现状、外墙保温技术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对现有建筑外墙保温工程技术体系进行了规律性的特征总结,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应用的可行性建议策略。第2章针对建筑保温工程在设计阶段的安全适用性问题,创新提出了修订建筑保温工程“使用年限” 术语概念和采用建筑保温工程考虑建筑工程可靠度设计的“设计使用年限” 新思路,并建议修订各相关标准并保持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标准》GB50068设计概念上的一致性,合理界定包括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在内的建筑保温工程的“设计使用年限”。为合理解决这些工程应用实践问题,尤其是解答一线工程设计人员及广大工程应用人员的困惑之处。第3章就北方典型寒冷地区的山东省居住建筑由节能65%至节能75%设计时的各类外墙保温技术增量成本进行了分析对比,基于工程案例予以翔实阐述,指出不同建筑保温技术体系在现阶段节能、防火等工程应用方面所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给出了不同保温技术体系在不同节能率设计时的增量成本探析,并明确指出“设置节能型耐火完整性不低于0?50h的外门窗”是影响现阶段各类保温技术体系增量成本的*主要因素,也建议性地指出了各类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等在具体依据现行防火设计规范时的“擦边球”设计应用问题和可行性解决策略及方案。第4章在原建筑节能与结构一体化技术四大类型基础之上,根据目前工程应用实际和技术体系特征,本着方便、实用、便于理解掌握的应用原则,重新科学划分了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的“新四大类”技术体系,重点就常见的5类夹芯保温类现浇混凝土一体化技术、6类有机保温材料和4类无机保温材料共10类免拆保温外模板类现浇混凝土一体化技术、4类装配式预制墙体类一体化技术体系和4类自保温砌体类一体化技术,共计23种典型构造形式的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分别从其技术特征、系统构造、材料组成、适用条件与范围、应用特点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与研究探讨。尤其是在防火设计应用方面,第5章列举了十余年来国内典型火灾案例,总结了北方寒冷地区民用建筑节能与防火设计特点,结合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保温材料的防火设计应用问题,给出了现阶段建筑保温一体化技术体系的防火设计与工程应用对策,并就建筑保温一体化技术所构成的“复合保温墙体” 耐火性能及耐火试验试件制作条件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性探讨。第6章和第7章对工程设计一线人员和工程应用人员普遍关注的建筑保温系统尤其是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在抗风荷载设计、抗震设计及抗震试验方法适用合理性等方面问题,以寒冷地区山东省节能75%设计时80mm厚模塑EPS保温板薄抹灰系统、120mm厚岩棉薄抹灰外保温系统和保温芯材55mm厚FW外模板现浇混凝土墙体保温系统三类典型应用的保温技术体系为例,分别进行了在非抗震设计和抗震设计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荷载效应基本组合设计,并就设计结果和现行有关技术应用规程进行对比分析和探讨研究,尤其是对现阶段该三类典型保温技术的锚栓等连接件的设计安全性提出质疑,借助严谨详细的工程设计实例分析,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明确给出了其抗风荷载和抗震设计时适用工程实践应用的保温系统连接安全性要求。本书第8章总结了现阶段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体系工程应用规律和技术特点,在技术构造发展特征、原材料应用、“材料防火”向复合墙体“构造防火”的设计应用思路和合理利用B级保温材料尤其是B1级保温材料、适用范围和技术应用领域、生产施工工艺和建筑工业化应用前景等方面给出了可进一步指导建筑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可行性发展应用的策略建议,为我国现阶段科学发展和推广应用建筑保温与结构一体化技术指明了方向和道路。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建筑 建筑科学 通论/工具书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水承扬韵-筑苑-012     下一篇:园林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