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建筑是什么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7-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再问建筑是什么

再问建筑是什么

作者:季元振著

开 本:23cm

书号ISBN:9787112163434

定价:68.0

出版时间:2014-05-01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再问建筑是什么 本书特色

  一个资源匮乏时代的建筑!  我今年快70了,但我依然无法理解80多岁的老学者们面对建筑乱相时,表现出的沉默和他们忍受的表情,那是一种被长期挤压的痛苦的反应。写《再问建筑是什么:关于当今中国建筑的思考》,我不只是要写下思考,还想记录下历史。  向工匠学习!  梁先生是一位悲剧式的人物。他的可悲,正是因为他的过人之处得不到远远落后于他的中国人的承认。从20世纪50年代起,他不断地受到批判;而批判他的人却往往又打着他的旗帜,走着复古主义的老路,实际上却在反对着他的真实主张。我以为,这才是他悲剧式的人生中*为可悲的地方。

再问建筑是什么 内容简介

  《再问建筑是什么:关于当今中国建筑的思考》是继上一本《建筑是什么》的后续作品,从一个建筑师的角度对当今中国建筑进行思考。在这本新书里,作者从“结构理性主义”这一现代主义建筑的经典思想出发,把建筑所涉及的功能、结构、材质、方法、政治、日常性等因素,作为一个整体做出理性梳理,让建筑回归质朴美学的本源。新书还对建筑界今天的一些“热点话题”,发表了意见,其中包括“鸟巢”,2012年伦敦奥运会场馆、上海正在建造的世界*大的展览中心“四叶草”、西安的“唐皇城复兴计划”等。对上述工程的评论和作者对“鸟巢”与“伦敦碗”的比较,以及对西方建筑师的一些设计作品的介绍,都是想说明“什么是现代主义”。

再问建筑是什么 目录

母亲(代序)
前言
一个资源匮乏时代的建筑
独辟蹊径
走入工匠传统的梁思成
梁思成先生的“检讨”
建筑民族固有形式一一中国建筑师的纠结
关于尤金·艾曼努埃尔·维奥莱·勒·杜克和他的结构理性主义
难道对“鸟巢”不应该批评吗?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为什么形式要追随材料?
走向公共生活的建筑
从两个有意思的设计谈起
奶茶、汽车、房子
作假
建筑难道不能做假吗?
“美观”——一个有问题的表述
建筑教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非线性思维
Leader
从建筑方案的立意谈起
与加拿大建筑师的一次对话
谈谈建筑寿命
增加建筑寿命可能吗?
扭扭捏捏的开放
上海,你也变了吗?
为政绩而建造
老局长
奢侈
逃避
博弈
漏洞
骗子
糊弄
我们需要“较真儿”
速成
终生受益的教导
“漱口”一课第二教时听课印象记——记南京师范学院附小吴家翼老师的一节语文
附录一 梁思成、林徽因测绘
附录二 梁思成建筑作品选
附录三 杨廷宝建筑作品选

再问建筑是什么 节选

  那么什么是良心呢?在她看来做人首先要诚实和正直,应该是非分明,不能为了一己的私利而歪曲事实,去做违心的事。  我五六岁时,母亲就开始对我进行这种诚实教育了。我以为这是母亲给我一生都享受不尽的财富。母亲的教育是从讲故事开始的。她讲的几个故事都是关于我舅父的。她说舅父从小就很诚实,一次在马路上捡到了东西就一直不肯回家,他在那里等待失主的返回,害得家里人到处去找他。在这里,其实她是在告诉我们,别人的东西是不能要的,不仅不应该要,而且应该想方设法还给别人。还有一个故事就是前面已经提到了的,舅父在五四运动中闹学潮的事,这件事我在舅父那里得到了证实。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上海学界响应北京,也开始了反对北洋政府、反对卖国的学潮。当时舅父是大同学院预科的学生领袖,带头闹事,这可惹恼了他的叔父吴在渊,因为当时他正是大同学院的训务长。侄子带头闹事,如何收场?何况侄子就住在自己的家里,自己养他、供他读书,他却反对学校,那还了得!于是叔叔开始执行家法,把侄子捆绑在长条板凳上,用棍子打。据说当时,无非希望舅父能同心转意,只要舅父能公开认错,他叔叔仍愿尽养育之责任。但我舅父直到被打得皮开肉绽也绝不认错,*后终于被开除学籍流落街头。母亲在向我讲这段故事的时候,她是在赞扬舅父;并且告诉我们:为人不能势利,不要说违心的话、做违心的事。人应当坚持真理,哪怕作出牺牲!她还告诉我:舅父在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由“业余”导演走向“专业”导演的人生。  她说:“舅父是上过国民党特务‘黑名单’的人,曾遭到过追捕。但他为了反对解放前夕政治的黑暗,从来没有退缩过。”这种教育对我来说,印象如此深刻,而且由于故事就发生在身边,感到特别的亲切。  在母亲看来一个人的良心,还在于他能不能言行一致,也就是能不能说到做到,行胜于言。如果一个人说得很好而不去做,在她看来这无异于骗子。  她的爱憎极其分明,对不负责任、沽名钓誉的行为深恶痛绝。她常告诉我:社会上的一些人怎样为了虚名而作假,怎样工作不负责任;她向我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轻蔑和藐视。这种教育使我终生不忘。当我年长之后,社会阅历多了,发现这样的行为多年来,不仅没有丝毫改变,而且愈加猖獗。这时我才逐步理解了母亲,我真要感谢她,因为给我们从小就种下了防止染上这种瘟疫的疫苗。  对待这些社会现象,她想斗争但却无能为力,她在理想和现实之间苦恼着。现在想起来当时她是何等的艰难!她这种执著当然会遭人忌恨,但同时也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在母亲看来,作为一个教师就应该热爱孩子,而且应对所有的孩子部一视同仁,而不管他们的出身门第及天资如何。作为教师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改好每一份作业,帮助好每一个学生,她认为这也是一种良心。她认为教育应该是“有教无类”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强调教育的作用,应该反对“生而知之”,主张“学而知之”;她反对“天才之说”,所以她对那种挑学生组成尖子班,来骗取荣誉的现象痛恨不已。可惜的是,这样的主张不仅得不到支持,反过来“尖子班”、“尖子学校”现在已遍及全国,我真不知道她的在天之灵当作何感想?现在全社会都已开始反思这个问题,但已积重难返。  与现在的许多家长不同,他们“望子成龙”。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建筑 城乡规划/市政工程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