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7-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作者:汉宝德

开 本:

书号ISBN:9787108023353

定价:25.0

出版时间:2013-11-01

出版社:中华书局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本书特色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这不是一部中国建筑史,作者的用意也不在于写一部中国建筑史,而是从文化的角度切入,对中国建筑进行深度省思。   作者根据多年来对中国建筑梳理、研究的成果,给予文化上的诠释。通过对中国文化特质的了解,更深刻地认识中国的建筑,更生动地欣赏中国建筑空间中包容的生活。从建筑与文化的交互对照中,把握中国建筑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目录

序**编  中国的建筑与文化**讲 建筑文化的基础探究建筑的形式,不过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发掘形式后面的文化特质,则使我们真正了解中国的建筑文化,帮助我们掌握中国建筑的主体价值。了解主体价值的所在,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才不致失掉民族的特质。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包装的原始文化生命的建筑.人本的精神务实的观念结语第二讲  自文化看中国建筑的三个段落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有些特色如隐逸的理念与飘逸的形式,自古代以至近世不曾改变过的,但其他特色历代均有改变。中国的古典时代中世纪,佛教支配的时代近世期,俗世文化支配的时代第三讲 中国人的空间观中国文化实在是非常高级的文化,是一个懂得如何生活的文化,只有现实生活单纯化才有精神生活的空间。单纯的文化棒棒文化轴线也是一个棒棒平面文化正负的空间观第四讲 古典中国的空间课题双数开间,代表了主客定位的关系,是人与人关系主导的表征。等开间产生了一个正位,也就是高高在上的主轴的位置。中国的建筑里,就因正位的存在,有了超人间的象征,是神佛、是祖先,或拥有权力的人。自左右变成上下,是中国文化的一大损失。单与双方与圆简与繁第五讲 文字、文学与建筑传统的中国人生活在文意与物象互通的象征世界中,今人如果不了解这些,即使进入到传统建筑环境中,也是无法了解它的。价值的意会语音暗示形通意同文学的空间意象文学中的空间观念第二编 认识中国建筑**讲 人生的建筑中国建筑是以人为主的,是没有理论的人本建筑。简单地说,中国文化在这方面一直保有其原始的、纯朴的精神,把建筑看成一种工具,一种象征。它既不是艺术,也不是科学,它从来就是为生活而存在的。宗教情绪淡薄家族至上的观念现世主义的生活第二讲  自建筑看文化我国的建筑彻底表现了中国文化的自然主义精神,掌握了原始中的精要,集中了文化的陶冶力量,把生活中的物质与精神交融在一起。在我们的文化中,抽掉了物质,就显不出精神,就是因为其中的原始意味。建筑的空间建筑的形式建筑的结构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作者简介

  汉宝德,(1934--)建筑学专家。1934年生于山东日照。   1958年自成大建筑系业后,留校任助教。1961年转任东海大学建筑系讲师。1964-67年赴美取得哈佛大学及普林大学硕士学位后,返国接任东海大学建筑系主任;接掌建筑系的十年间,调整建筑教育课程与国外主流的体系同步,培育众多建筑人才,在国内外均有杰出成就。   1977年任中兴大学理工学院院长。1981年起转任公职,担任自然科学博物馆筹备主任,续接任馆长;投入科博馆十五年间,始终秉持远而广的视野及对品质的坚持,成功地跨越了岛内长久以来理念与执行之间的鸿沟,为岛内的博物馆及文艺事业树立了崭新的典范。1995年7月又接任台南艺术学院筹备主任,至2001年2月在校长任内退休,正式告别二十的公职生涯。   现为"总统府国策顾问"、世界宗教博物馆馆长,汉光建筑师事务所主持人。   历年来的建筑设计作品有洛韶、天祥、溪头、澎湖、垦丁的青年活动中心,"南园"联合报员工休假中心、彰化县立文化中心、"中研院"民族所等。   著作有《建筑的精神向度》、《建筑、社会与文化》、《明、清建筑二论》、《斗拱的起源与发展》、《为建筑看相》、《域外抒情》、《鹿港古风貌之研究》、《建筑与文化近思录》、《金玉缘》、《认识中国建筑》、《风水与环境》、《风情与文物》、《科学与美感》、《不耐平凡》、《筑人间--汉宝德回忆录》等,译有《雕刻的艺术》、《合理的设计原则》、《文明的耀升--人类文明发展史》等书。   曾先后投入建筑教育、建筑设计、古迹修护、博物馆经营等领域。在每一工作中,均为岛内当时的现况带入了新的观念,并付诸实行,为其后岛内的专业领域奠定较宏广的根基。东海建筑系是如此;中国传统建筑的研究如此;科博馆及南艺的创设更是如此。堪称岛内文化界少有的"学者兼实行家",对岛内的建筑及文化发展有相当长远的影响。

中国建筑文化讲座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建筑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