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和谐生活丛书-道与生态家居
道与和谐生活丛书-道与生态家居作者:江泛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2144132 定价:28.8 出版时间:2008-07-01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
道与和谐生活丛书-道与生态家居 本书特色
凝聚道家思想的《齐物论》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的家居和建筑观念主张〔道法自然〕,以致〔物我两忘〕。就家居而言,从单纯强调〔以人为本〕,上升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居住环境自然环境保持和谐统一〕,这是一种全新的、和谐的、健康的家居模式,也是〔生态家居〕的崭新理念。
道与和谐生活丛书-道与生态家居 内容简介
道家的和谐生态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有“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观念中所蕴涵的生态整体思想,也有“一切有形皆含道性”的观念对自然价值的尊重;既有“少私寡欲”的适度消费理念,又有贵生戒杀精神对环境保护的重视,这是人类生存所追求的崇高境界。
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生克等道家理念揭示了中国哲学本体论核心的内在关系:天道生阴阳,阴阳成五行,五行变化成万物,而万物的存在和相互关联的奥妙就是彼此的和谐。和谐的家居环境,乃至和谐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正是人类高质量生存的目标。
道与和谐生活丛书-道与生态家居 目录
**章 道家与现代生态学一、和谐社会与现代居家
二、生态建筑发展的动因
三、生态建筑学的基本取向
四、生态家居——大势所趋
五、道家生态学的基本内涵
六、道家的生态智慧
七、道教生态和谐美
八、道家生态思想的现代价值
第二章 道教生态建筑
一、生态建筑
二、道教建筑
三、道教建筑的起源
四、道教建筑的演变
五、道教建筑的选址
六、道教建筑的格局
七、道家宫观建筑结构
八、道教建筑的藻饰
九、道教园林建筑
十、魅力无穷的洞天福地
十一、道教建筑的历史价值
第三章 道教生态建筑典范
一、中国堪舆学与生态建筑学
二、客家土楼道教生态建筑典范
三、北四合院的和谐
四、天台山桐柏宫
五、武当山古建筑群
六、北京白云观
七、山西永乐宫
第四章 道家堪舆的法则
一、道家与堪舆
二、天人合一
三、道法自然
四、阴阳平衡
五、五行生克
六、道家堪舆基本常识
第五章 道家堪舆基本理论
一、道家堪舆之八卦说
二、道家堪舆之气说
三、道家堪舆之术数说
第六章 影响家居的环境因素
一、气候环境因素
二、土质环境因素
三、水文环境因素
四、人文环境因素
五、人为环境因素
六、植物环境因素
第七章 住宅的建筑规划
一、住宅堪舆
二、住宅的道路规划
三、住宅的空间规划
四、住宅的用材
五、住宅的绿化
第八章 住宅的格局与装修
一、客厅的格局与装修
二、卧室的格局与装修
三、厨房的格局与装修
四、卫生间的格局与装修
五、书房的格局与装修
六、楼梯与走廊
七、门
八、家具的选择与摆放
九、艺术品与室内环境
十、办公室
十一、室内绿化与健康
第九章 别墅选址与规划
一、别墅选址与环境
二、别墅的内部格局
三、别墅绿化
参考文献
道与和谐生活丛书-道与生态家居 节选
自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完成后,人类改
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随着生
产方式的不断改进,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性开发和掠
夺性利用也愈演愈烈。20世纪后半期,严峻的生态危
机已给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胁。自然
领域所面临的危机可算是*为严峻的。人类凭着自身的
理性在对自然的征服中取得节节胜利的同时,也给自然
和自身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生态平衡『参遭破坏、生存
环境日趋恶劣、自然资源日益枯竭、人口数量爆炸式增
长……这一切都同样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发
展。人类生存的这个星球还从未承受过如此沉重的压力,
人类也从未与自己的创造成果处于如此巨大的矛盾之
中:人类向自然界展示了*强大的攻势的同时,自然界
也向人类显露了*无情的报复;人类尽情享用着丰富的
器物文明的同时,却承受着心灵深处无尽的空虚与荒芜。
人类将包括自然在内的一切均视为一种可资利用、可资
建筑 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建筑文化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