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抗震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7-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砌体结构抗震

砌体结构抗震

作者:郑山锁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2274686

定价:45.0

出版时间:2008-11-01

出版社: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汶川 “5.12”特大地震给我国西部的四川I、陕西和甘肃部分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
财产损失,但也为人类认知地震现象与规律,改进和完善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提供了千载
难逢的机会。痛定思痛,在举国上下齐心协力、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之际,作者感到有责任
根据震害调查与分析结果,在原书的基础上修改并增补有关内容,改名为“砌体结构抗
震”,以期能为灾区恢复重建(或修复加固)并完善我国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尽点微薄
之力。
    作者承蒙原冶金工业部、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陕西省科技厅和西安交通大学开
元股份有限公司等资助,在1995~2002年期间,系统地研究了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
的抗震性能与设计方法,先后进行了三榀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1/6比例模型(其中,
模型I为底层框架—砖抗震墙、上部四层砖砌体房屋,模型Ⅱ为底部两层框架一砖抗震墙、
上部三层砖砌体房屋,模型Ⅲ为底部两层框架一混凝土抗震墙、上部五层砖砌体房屋)的
 模拟地震振动台试验,并结合“多层砌体房屋震害预测”课题,在成都、攀枝花、太原、
  西安等地实测了数十幢底部(一层和两层)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的动力特性,在试验研
  究、现场动测及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种结构作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分析及抗震设计方
  法和计算理论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力学性能,包括
  受力特点、变形特征、破坏形态等;结构在不同受力阶段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及地震反应分
  布规律;结构的抗震能力及其薄弱部位;结构动力分析的力学模型。(2)结构框剪层和砖
  砌体层的恢复力特性计算模型及其特征点的计算公式。(3)结构试验模型(配重不足)及
  原型的动力特性计算和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4)底部两层框架一抗震墙砖砌体房屋抗震
  能力的分析方法与设计控制,包括框剪层和砖砌体层的极限受剪承载力、侧向刚度、极限剪
  力系数的计算;第三层与第二层的极限剪力系数比和侧向刚度比的合理取值;结构薄弱楼层
  位置判别与破坏状态评定的方法和原则。(5)底部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框剪层抗震墙数量
  的合理确定及其设置方法。(6)底部两层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的抗震计算方法,包括楼层
  的水平地震作用、倾覆力矩、层间剪力、框架与抗震墙内力、剪力和倾覆力矩分配、构件受剪
  承载力、第二层楼板厚度及竖向荷载作用下底部两层框架的内力等。(7)底部框架一抗震墙
  砌体房屋的抗震设计基本要求和抗震构造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经过合理设计的底部框架一
  抗震墙砌体房屋具有较大的抗震能力和良好的抗震性能(且底部两层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
  屋优于底层框架一抗震墙砌体房屋),可以应用于6~8度抗震设防区。这一研究结论亦被
  “5·12”汶川特大地震所证实。作为以上科研成果的阶段性总结,作者先后在国内中文核
  心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15篇『3-17』。2001年6月,由陕西省科技厅组
  织、省教育厅主持,对作者完成的“底部框剪砖砌体房屋抗震性能及设计方法的研究”进
  行了技术成果鉴定,结论为:本课题研究取得很多颇有价值的创造性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
  平,并获2001年度中国冶金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年度陕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进步一
  等奖,2002年度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2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该项
  研究成果已在攀枝花钢铁(集团)公司商住楼,太原钢铁(集团)公司商住楼,西安交通
  大学校园周边“门面+住宅或办公”楼房开发和陕西省铜川I市新商业区临街房屋,陕西省
  扶风县法门寺慈和医院商住楼等建筑中得到采用,建筑面积约20万m2,取得了显著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1997—2000年期间,作者所在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梁兴文、李小文教
  授等先后承接和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西安市建委资助的相关研究项目,进行了七榀框
  支连续墙梁1/2比例模型的拟静力试验和一榀底部两层框架一混凝土抗震墙、上部四层砖砌
  体房屋1/2比例模型的拟动力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静力或动力反应与破坏机理;提出了墙梁
  水平承载力、竖向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以及底部两层框剪砖砌体房屋第二层侧向刚度的计算
  方法,并提出了抗震设计建议『18-23』。
    另外,从1995年以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抗震所、大连理工大学等单位分别进行了
  底层框剪砖砌体房屋『24-32』,底层和底部两层框剪组合墙房屋『33-42』的抗震性能和设计方法的
  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本书是基于以上研究成果,结合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 1--2001)『1』的相
  关条文,并参考刘大海等编著的《建筑抗震构造手册》『43』的相关内容撰写的。本书在内容的



砌体结构抗震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建筑 建筑科学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上一篇:城市绿地规划设计     下一篇:室内设计师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