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水景设计的传承理念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7-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园林水景设计的传承理念

园林水景设计的传承理念

作者:朱钧珍

开 本:

书号ISBN:7503836601

定价:38.0

出版时间:2004-01-01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园林水景设计的传承理念 内容简介

作者将园林水景设计比作一棵树:她的根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代园林理水艺术特色;她的源泉是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水态;她的干就是表现各异、姿态万千的水景,如喷涌、垂落、流变和静态的水景;她的叶就是以水为中心元素的其他园林景观,如亭榭、船桥、动植物、驳岸和其他共同构筑园林形象的景观;以独具的特色的一古一今两个水景园实例作为我国园林水景艺术之花奉献给读者;*后以一些创新设计实践提出了传统的继承和保持我国园林艺术特色的思考和启示。

园林水景设计的传承理念园林水景设计的传承理念 前言

代序 近20年来,水体景观在城市各种环境、园林及风景区中普遍地发展起来,在人流集中或以此吸引人群的景点,“喷泉”设施几乎无处不有。而*新的高精尖技术的涉入,已使水体景观成为城市环境中*活跃、*漂亮而闪烁着生态光芒的一种园林要素。 笔者受到传统园林理水艺术及现代理水技术和艺术的强烈感染,将自己的研究兴趣放在这些活跃而美丽的水态上,深感理水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如此之快:那五光十色、音乐烘托而跳动着的各式各样的水体景观艺术形式,确有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之感。在欣赏和学习研究之余,总感到有不少的理水形式虽是以新取胜,但似乎少了点民族的韵味,从而激发了我的思索:在中国传统园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有没有理水的范例?什么才是中国自己的园林理水艺术的特色?他的创作来源是什么?又有哪些是可以传承于今天的? 以往,在我学习、研究和具体的园林艺术创作中,认识到园林艺术的创作源泉:一是来自今天人们生活的需要、审美情趣与习俗风尚等;二是对国外园林实践经验的参考与借鉴;三是来自中国优秀传统中可持续发展的部分;四是来自大自然的启迪。 前二者在现实的理水艺术中已多运用;而后二者虽有不少优秀范例,但不够普及。故本书拟着重于传统和自然两方面,来探求创作中华民族园林理水艺术的根,并从五个方面加以论述,作为五年前拙著《园林理水艺术》一书的补充。 我把这五个方面比作一株完整的树。首先,树必须有根。中国的艺术创作,要体现中华民族的特色,如果一味在引进的外国艺术中寻寻觅觅、修修改改,就会缺少民族的性格与特色,何能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所以,我们要去寻找中国园林理水的根。 这种民族艺术的特色又源于何处?理水是中国园林艺术创作中的主要因素,它和中国园林的创作一样,主要源于大自然——它是中国园林艺术创作的基本体系,需要我们去学习和研究:大自然的水是怎样溶入人工园林之中的?这就是求源。 中国园林理水艺术的萌芽,如果说是从秦汉时的一池三山、铜龙吐水开始的话,至今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但自清代以后发展稍快,尤其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的近二三十年中已逐步走向欣欣向荣的局面,就像一株大树的枝干那样,展示出丰富而有序、壮实而多彩的风姿。 在这株树的枝干上,更飘逸着各种大大小小、晶莹发光的“树叶”——那就是形形色色的理水饰物、小品建筑以及水生的动植物……这些闪烁着光彩的陪衬小品,把园林理水艺术展现得更为细腻、精彩。 两个集中体现园林理水艺术的典型实例,一个是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古代水景园——北京圆明园;另一个是*具现代化风格、又与人们生活融合在一起的居住区的水景园——香港听涛雅苑。一古一今、一北一南,前者为集中的大型园林,后者为融入日常生活环境的园林。这两个反差很大的实例,反映出古今园林理水艺术发展的不同过程与风格,但都是在中华大地上于不同时期开出来的两朵灿烂夺目的园林理水艺术之花。 *后,仅就园林理水的民族性传承问题,以几个具体的实例,作一点粗略的提示,作为本书的结束,就正于读者、专家和师友们。 2003年1 0月

园林水景设计的传承理念 目录

引子
代序:为有源头活水来
**章 中国古代园林理水的文化传统——根
1 形声兼备以静为主的观赏性
2 神仙意识,民族情愫的象征性
3 儒、道、释寓意深厚的哲理性
4 高雅脱俗,诗情画意的文化性
5 赏用结合,多种功能的综合性
第二章 自然界的水景形态——源
……
第三章 园林水态的类别——干
……
第四章 园林水景的陪衬物——叶
……
第五章 水景园实例——花
……
尾声
……
参考文献
后记 园林水景设计的传承理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建筑 园林景观/环境艺术 滨水景观/水景设计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