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城协同:轨道车站地区空间使用的分布与绩效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站城协同:轨道车站地区空间使用的分布与绩效

站城协同:轨道车站地区空间使用的分布与绩效

作者:庄宇,袁铭著

开 本:23cm

书号ISBN:9787560874647

定价:98.0

出版时间:2017-12-01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

站城协同:轨道车站地区空间使用的分布与绩效 内容简介

本书从促进站城协同发展的视角, 关注轨道车站地区的空间分布与使用绩效的关联影响。研究以上海为例, 通过核心城区共35个站域的分析, 提出了基于轨道交通日均客流量的站域总体开发强度模型, 用于指导站区空间发展总量的控制 ; 同时, 结合功能、可达、空间和使用者四方面绩效影响因素, 初步建立了轨交站域空间使用绩效的“评价-预测”方法模型 ; 并构建了轨交站域空间使用“分布-绩效”的基本优化框架。

站城协同:轨道车站地区空间使用的分布与绩效 目录


自序
前言

第1章 站城协同的背景和问题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轨道交通、站点与站域
1.3.2 群体与群体行为
1.3.3 土地利用与空间使用
1.4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写作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2.1 文献综述
2.1.1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的总体研究现状
2.1.2 轨交站域使用者与群体行为的研究现状
2.1.3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分布的研究现状
2.1.4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绩效的研究现状
2.1.5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优化的研究现状
2.1.6 文献综述总结
2.2 研究方法
2.2.1 分析方法
2.2.2 分类方法
2.2.3 调查方法
2.3 样本选择
2.3.1 选取过程
2.3.2 选取依据
2.3.3 样本简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轨道交通站域的使用者和群体行为
3.1 使用者:空间使用的决定因素
3.1.1 功能类型与使用者
3.1.2 空间分布与使用者
3.1.3 空间绩效与使用者
3.2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组群的典型类型
3.2.1 功能空间子系统典型类型
3.2.2 公共空间子系统典型类型
3.3 轨道交通出行者的典型类型与特征
3.3.1 轨交出行者群体与行为特征
3.3.2 轨交消费出行者群体与行为特征
3.3.3 小结
3.4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者的典型类型与特征
3.4.1 轨交站域使用者的类型和特征
3.4.2 轨交站域使用者流量的估算方法
3.4.3 样本轨交站域的使用者构成分析
3.5 轨交站域的典型行为、特征与空间模块
3.5.1 群体行为的典型类型
3.5.2 群体行为的整体特征
3.5.3 支撑行为链的空间模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轨道交通站域空间使用的分布
4.1 轨交站点:站域空间使用的发动机
4.1.1 结合轨交站点的空间使用早期探索
4.1.2 轨交人流对站域空间使用的催化过程
4.1.3 由轨交站点催化的空间使用发展趋势
4.2 上海核心城区样本站域空间使用的分布特征
4.2.1 功能空间的结构性分布特征
4.2.2 公共空间的结构性分布特征
4.3 使用者需求决定下的空间价值分布
4.3.1 微区位价值的界定及主要影响因素
4.3.2 不同功能空间微区位价值的需求分析
4.3.3 轨交站域的空间价值分布与竞租曲线
4.4 空间价值影响下的空间使用分布规律
4.4.1 功能空间组群的承租能力分析
4.4.2 空间价值影响下的功能空间结构性分布
4.4.3 功能空间影响下的公共空间结构性分布
4.5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分布的典型类型
4.5.1 不同功能主导站域的典型空间分布类型
4.5.2 轨交站域核心区的典型空间分布类型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轨道交通站域空间使用的绩效
5.1 空间使用绩效的评价框架与方法
5.1.1 空间使用绩效及其评价的界定
5.1.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绩效评价框架
5.1.3 空间使用绩效的综合评价方法
5.2 上海核心城区样本站域空间使用的绩效评价
5.2.1 功能空间评价
5.2.2 公共空间评价
5.3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绩效的影响分析
5.3.1 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
5.3.2 功能空间的实证分析
5.3.3 公共空间的实证分析
5.4 轨交站域空间使用绩效的影响机制
5.4.1 功能空间
5.4.2 公共空间
5.5 基于影响机制的空间使用绩效预测
5.5.1 空间使用绩效的预测方法模型
5.5.2 绩效预测方法模型的适用性验证
5.5.3 结合其他地区站域的绩效比较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轨道交通站域空间使用的优化
6.1 空间使用的优化目标与综合评价模型
6.1.1 空间使用的优化目标:轨交活力区
6.1.2 轨交活力区空间使用的综合评价模型
6.2 空间使用优化的导控要素与方法
6.2.1 功能构成
6.2.2 开发强度
6.2.3 空间分布
6.3 典型轨交活力区的空间使用分布模式
6.3.1 社区中心型轨交活力区
6.3.2 区域中心型轨交活力区
6.3.3 比较和讨论
6.4 上海核心城区站域空间使用的优化策略
6.4.1 存在的典型问题
6.4.2 空间使用优化策略
6.4.3 对样本站域的优化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附录A 调查报告
附录B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的研究课题调查
附录C 轨交站域总体开发强度预测模型适用性的补充讨论
附录D 基于空间绩效预测方法模型的样本计算数据

参考文献
致谢
彩图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工业技术 汽车与交通运输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