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稳定预测与自愈调控理论方法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智能电网稳定预测与自愈调控理论方法

智能电网稳定预测与自愈调控理论方法

作者:刘新东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121318054

定价:89.0

出版时间:2017-06-01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智能电网稳定预测与自愈调控理论方法 本书特色

能源互联网是综合运用先进的电力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将传统能源、分布式新能源以及各种负载组合而成的新型网络。智能电网处于能源互联网核心位置,是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支撑平台和资源配置中心。本书根据智能电网的特征,以电网安全稳定与控制为核心,围绕智能电网的研究背景、相量测量单元优化配置、关键线路辨识、暂态安全稳定预测、自愈稳定控制、失步解列技术、新能源消纳、电网深度调峰、联络线功率波动抑制以及相关配电网运行技术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智能电网稳定预测与自愈调控理论方法 内容简介

大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电力工业的难题和关注焦点,加强电网安全防御和提高供电可靠性,降低电力系统运行风险,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智能电网稳定预测与自愈调控理论方法 目录

目 录
1.0 问题的提出 1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 智能电网的核心是自愈 7
参考文献 8
第2章 电网N-1条件下不失去可观测性的PMU优化配置方法 11
2.0 引言 11
2.1 WAMS可观测性分析 12
2.1.1 可观测性分析的定义 12
2.1.2 PMU配置规则 13
2.2 脆弱性线路辨识 14
2.2.1 脆弱性简介 14
2.2.2 全局性指标 14
2.2.3 局部变化量指标 15
2.2.4 综合脆弱度指标 16
2.3 PMU的优化配置研究 16
2.3.1 线路故障导致的系统可观测性缺失问题 16
2.3.2 考虑N-1情况的PMU优化配置方法 17
2.4 算例仿真 18
2.5 结论 21
参考文献 21
第3章 基于*优风险指标的智能电网连锁故障和薄弱线路辨识 24
3.0 引言 24
3.1 OPA模型的不足之处及改进方法 26
3.1.1 OPA模型简介 26
3.1.2 OPA模型的不足之处 26
3.1.3 引入风险理论的必要性和本章的主要工作 27
3.2 改进的OPA模型 27
3.2.1 线路风险值计算 27
3.2.2 外层循环 28
3.2.3 内层循环 30
3.2.4 *优风险指标的确定 30
3.2.5 系统薄弱环节确定 31
3.2.6 总流程图 31
3.3 仿真结果及分析 32
3.3.1 仿真模型与原模型比较 32
3.3.2 风险评估时间间隔与扩容延迟天数对仿真结果的影响 34
3.3.3 *优扩容风险指标确定 35
3.3.4 线路风险值在不同参数下的排序—薄弱线路的确定 37
3.4 结论 38
参考文献 38
第4章 计及不确定性的大电网暂态稳定评估 41
4.0 引言 41
4.1 考虑不确定性样本的生成 42
4.2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构造 45
4.2.1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简单介绍 45
4.2.2 离散变量的预处理 45
4.2.3 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46
4.2.4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的假设条件 47
4.3 考虑不确定性的暂态稳定预测 48
4.4 算例 49
4.4.1 生成样本 49
4.4.2 评价标准 52
4.4.3 考虑不确定性的贝叶斯分类 52
4.5 结论 53
参考文献 54
第5章 基于PMU的暂态稳定自愈控制 57
5.0 引言 57
5.1 基本思想 58
5.2 数学模型 59
5.2.1 不稳定机组功角差模式库生成模型 59
5.2.2 功角拟合方法 60
5.2.3 暂态稳定自愈控制策略 60
5.3 算例 61
5.3.1 获取样本 61
5.3.2 模式提取 62
5.3.3 发电机功角轨迹预测 62
5.3.4 基于PMU的暂态稳定的自愈控制 63
5.4 结论 64
参考文献 64
第6章 基于多代理技术的分布式电网自愈控制策略 66
6.0 引言 66
6.1 多代理系统 67
6.1.1 多代理系统简介 67
6.1.2 状态机(state machine) 68
6.1.3 参数格式 68
6.2 分布式电网自愈控制的模型 69
6.2.1 自愈控制模型 69
6.2.2 故障检测 70
6.2.3 故障隔离 71
6.2.4 故障恢复 72
6.2.5 算法分析 72
6.3 算例 73
6.4 结论 74
参考文献 75
第7章 广域测量系统下失步解列断面捕捉的理论研究 77
7.0 引言 77
7.1 理论推导 78
7.2 过程分析 80
7.3 算法实现 81
7.4 一些补充 82
7.4.1 辅助判据 82
7.4.2 关于Vset的取值 83
7.5 算例 83
7.5.1 3机9节点系统 83
7.5.2 新英格兰系统 84
7.6 结论 86
参考文献 86

第8章 利用合理弃风提高大规模风电消纳能力的理论研究 88
8.0 引言 88
8.1 风电功率和负荷功率 89
8.1.1 风电功率和负荷功率分布情况 89
8.1.2 风电功率与负荷功率分布场景枚举 90
8.2 合理弃风 91
8.3 算例分析 93
8.4 结论 95
参考文献 96
第9章 利用需求响应提高大电网的风电消纳能力 98
9.0 引言 98
9.1 负荷需求响应 99
9.2 理论分析 100
9.3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求解 103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工业技术 电工技术 电工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