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学理论基础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医药学理论基础

中国医药学理论基础

作者:蔡定芳著

开 本:29cm

书号ISBN:9787547846957

定价:128.0

出版时间:2019-12-01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一、 生命物质基本概念116
1. 生命起源116
2. 生命物质117
二、 生命物质基本内容118
1. 精118
2. 气118
3. 血120
4. 津液120
三、 神形天式121
1. 神形123
2. 天式124
四、 思路拓展124
1. 《灵枢·本神》124
2. 《生物学之书》128 第六章藏象表观135
一、 藏象表观基本概念135
1. 五脏藏精气而不泄135
2. 六腑传化物而不藏135
3. 奇恒之府藏物而不泄135
4. 五体分属五脏135
5. 五脏开窍五官135
二、 脏腑解剖136
1. 心脏解剖136
2. 肺脏解剖137
3. 脾脏解剖137
4. 肝脏解剖137
5. 肾脏解剖138
6. 胆腑解剖138
7. 胃腑解剖138
8. 小肠腑解剖139
9. 大肠腑解剖139
10. 膀胱腑解剖139
11. 三焦腑解剖139
12. 脑奇恒之府解剖140
13. 髓奇恒之府解剖140
14. 骨奇恒之腑解剖141
15. 脉奇恒之府解剖142
16. 女子胞奇恒之府解剖143
三、 脏腑功能143
1. 心脏功能143
2. 肺脏功能148
3. 脾脏功能153
4. 肝脏功能158
5. 肾脏功能162
6. 胆腑功能168
7. 胃腑功能168
8. 小肠腑功能168
9. 大肠腑功能168
10. 膀胱腑功能168
11. 三焦腑功能169
12. 脑奇恒之府功能169
13. 髓奇恒之府功能169
14. 骨奇恒之府功能170
15. 脉奇恒之府功能170
16. 女子胞奇恒之府功能171
四、 五脏相关171
1. 心肾相交,精神互用171
2. 脾肾资益,统气制水172
3. 肝助脾运,脾荣木疏172
4. 肝升肺降,气机得宜172
5. 心肺配合,气血调和173
6. 火温脾阳,土奉心血173
7. 肺脾协调,气味相和173
8. 肺肾相生,呼吸协调173
9. 肝肾同源,藏泄相使174
10. 肝血养心,火炽木焚174
五、 五脏调节论174
1. 血液循环的五脏调节175
2. 气体呼吸的五脏调节175
3. 饮食消化的五脏调节176
4. 水液代谢的五脏调节176
5. 精神思维的五脏调节177
六、 思路拓展177
1. 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177
2. 张元素《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用药式》180
3. 张景岳《类经》185 第七章四诊合参192
一、 四诊合参基本概念192
1. 有诸内者必形诸外192
2. 能合脉色可以万全193
二、 四诊合参基本内容195
1. 望诊195
2. 闻诊197
3. 问诊197
4. 脉诊198
三、 思路拓展201
1. 王叔和《脉经》201
2. 《景岳全书·十问篇》203
3. 刘恒瑞《察舌辨症新法》206
4. 戴天章《广瘟疫论》209
5. 江涵暾《笔花医镜·望舌色》209 第八章辨证论治210
一、 八纲辨证210
1. 表证210
2. 里证210
3. 寒证210
4. 热证211
5. 虚证211
6. 实证211
7. 阴证211
8. 阳证211
二、 脏腑辨证212
【心脏辨证】212
1. 心气虚证212
2. 心阳虚证212
3. 心血虚证212
4. 心阴虚证212
5. 心瘀血证213
6. 热蔽神明证213
7. 痰迷心窍证213
【肺脏辨证】213
1. 肺气虚证213
2. 肺阴虚证214
3. 肺痰蕴证214
4. 肺热痰证214
5. 肺表寒证214
6. 肺表热证215
7. 肺凉燥证215
8. 肺温燥证215
9. 肺寒湿证216
10. 肺湿热证216
【脾脏辨证】216
1. 脾气虚证216
2. 脾阳虚证216
3. 脾不统血证217
4. 中气下陷证217
5. 寒湿困脾证217
6. 湿热蕴脾证217
【肝脏辨证】218
1. 肝气郁结证218
2. 肝火热证218
3. 肝风内动证218
4. 肝阴虚证219
【肾脏辨证】219
1. 肾阳虚证219
2. 肾阴虚证219
3. 肾气不固证219
4. 肾虚水泛证220
5. 肾不纳气证220
【胃腑辨证】220
1. 胃阴虚证220
2. 胃火热证221
【胆腑辨证】221
1. 胆汁蕴结证221
2. 胆气郁结证221
【小肠辨证】221
小肠湿热证221
【大肠辨证】222
1. 大肠湿热证222
2. 大肠燥热证222
【膀胱辨证】222
膀胱湿热证222
三、 六淫辨证223
1. 寒邪辨证223
2. 火热辨证223
3. 燥邪辨证223
4. 湿邪辨证224
5. 暑邪辨证224
四、 六经辨证224
1. 太阳病辨证225
2. 少阳病辨证225
3. 阳明病辨证225
4. 太阴病辨证226
5. 少阴病辨证226
6. 厥阴病辨证227
五、 卫气营血辨证227
1. 温病卫分病辨证227
2. 气分病辨证228
3. 营分病辨证229
4. 血分病辨证229
六、 募原辨证229
1. 温疫病原学229
2. 温疫九传辨证231
3. 温疫治疗学232
七、 思路拓展234
1.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234
2. 刘全德《考证病源·病因赋》240
3. 高鼓峰《四明心法》241
4. 喻嘉言《寓意草·先议病后用药》242
5. 程钟龄《医学心悟·寒热虚实表里阴阳辨》243
6. 喻嘉言《医门法律·秋燥论》243
7. 石芾南《医源》246 第九章病证辨治249
一、 病证辨治基本概念249
二、 病证辨治思路演变250
三、 病证辨治基本内容255
1. 病证辨治传染病学255
2. 病证辨治神经病学257
3. 病证结合内科学259
4. 病证辨治外科学260
5. 病证辨治妇科学260
6. 病证辨治儿科学261
四、 思路拓展262
《中国方药医学·辨病方药》262 第十章治病求本265
一、 辨别证候求本决策266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医学 药学 中药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