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养生
中华中医养生作者:游久全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02387945 定价:55.0 出版时间:2014-04-01 出版社: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
中华中医养生 本书特色
这本书倾尽了游久全多年的心血和智慧,将中医中的精髓给挖掘出来,通过浅显易懂、朴实的言语,把中医中繁杂、深奥、晦涩难懂的理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展现在各位读者面前,让读者通过本书来更好地保健自己,达到各自理想中的“长生”境界!
养生是一门人人必修课。养生就是认识生命规律,把握生命本质。养生帮助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养生调整我们的人生态度,完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协助我们主动规划人生,积极、健康地生活。
本书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值得珍藏和阅读。不失为一本随身携带的保健医生,可以常伴身边的“私人健康顾问”。
中华中医养生 内容简介
这本《中华中医养生》倾尽了游久全多年的心血和智慧,将中医中的精髓给挖掘出来,通过浅显易懂、朴实的言语,把中医中繁杂、深奥、晦涩难懂的理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地展现在各位读者面前,让读者通过这本《中华中医养生》来更好地保健自己,达到各自理想中的“长生”境界!养生是一门人人必修课。养生就是认识生命规律,把握生命本质。养生帮助我们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养生调整我们的人生态度,完善我们的生活方式,协助我们主动规划人生,积极、健康地生活。 《中华中医养生》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值得珍藏和阅读。《中华中医养生》不失为一本随身携带的保健医生,可以常伴身边的“私人健康顾问”。
中华中医养生 目录
**章老中医有新疗法走进新时代的中医养生
中医养生的机制
中医养生的策略
第二章源远流长的养生文化
第三章“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的体质养生
平和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气虚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阳虚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阴虚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痰湿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湿热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血瘀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气郁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特禀体质的人如何养生
第四章“静者静动,非不动也”的气功养生
初练气功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中老年练习气功好处多
*好的养生气功?D?D八段锦
第五章“生命在于运动”的运动养生
运动养生的前提条件
冬季运动健身的养生之道
运动后缓解肌肉酸痛的方法
古训云“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第六章男欢女爱的房事养生
春季房事养生
夏季房事养生
秋季房事养生
冬季房事养生
第七章七情六欲中的情志养生
情志养生首推恬愉
情志过激损人正气
道德高尚之人多能长寿
第八章古人言:不觅仙方觅睡方的睡眠养生
按揉这些穴位可以让你失眠去无忧
睡眠是养生的基础前提
老人睡眠养生前后禁忌要须知
第九章因地制宜的环境养生
居室里种花养草养生要须知
老年人可以经常享受“森林浴”
第十章生活规律得长生的起居养生
二十四节气穿衣要领
第十一章“谷肉果蔬,食养尽之”的膳食养生
膳食养生粥为先
治疗老年人疾病的膳食
多吃素更宜长寿
第十二章“顺天者昌,逆天者亡”的顺时养生
一年四季顺季节养生
一年二十四节气养生法
第十三章“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的经络养生
经常挠挠头对身体有很好的益处
经常揉腹有益身体保健康
第十四章寓养生于娱乐之中,而达养神健形益寿延年的娱乐养生
经典娱乐养生之琴棋书画
花木垂钓娱乐养生法
第十五章针锋相对,特殊照顾的部位养生
第十六章老百姓*相信和爱用的药物养生
中医中比较有名的益寿延年的中药方剂
第十七章“出淤泥而不染,返璞归真”的沐浴养生
坐浴可很好的防治前列腺炎
中华中医养生 节选
中华民族传统的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的生命规律、寻找增强生命活力和预防疾病的方法、同时探索衰老的机制,以及延缓衰老、延年益寿的原则与方法的系统理论,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进行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现代中医基础理论赋予养生明确的内涵,即通过各种调摄保养,增强人的体质,提高正气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抗病能力,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或通过各种调摄保养,使机体生命活动处于阴阳协调、体用和谐、身心健康的*佳状态,从而延缓衰老的过程。 养生学虽然有延长生命的追求,但并非虚妄的长生术,它包含着对人的生命现象和生命历程的精心观察与深入探讨,它是一门古老又新兴的领域宽广的交叉性的学科。它以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社会也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以和谐适度为宗旨,强调整体协调。它以综合辨证为调摄手段,提倡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正如《孟子》云:“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海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传统养生学虽然带有中华民族特有的社会印记和人文色彩,但在现代化进程中其自身价值昭然。因为它始终以整体观念为基准,强调和谐适度,适合当今社会的多元化特征,与可持续的和谐的发展方向相一致。学人及践行者们对生命和养生的理解与认识,透射出传统养生学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潜在价值。 养生学可以分为两大块,即广义上的养生学和狭义上的养生学。整个中医应该说就是大养生学,是广义的养生学。狭义的养生学是指通过非药物的方法达到提高自康复能力的学问。这个目前是养生学界里的主导。 *早在《吕氏春秋》中就将医学定义为“生生之道”——前一个“生”是动词“提高”,后一个“生”是名词“生命力”,“道”是根本性的规律。什么叫医学?就是人类提高自组织、自康复能力的学问,或者说提高人的生命力,从而消除疾病的学问——因此有别于现代西方治疗疾病的“医学”。《黄帝内经》中黄帝与老师岐伯有一段精彩对话。谈到瘟疫时,黄帝问老师为什么有些人被传染了却不得病,岐伯的回答是“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这就是为什么说整个中医学就是大养生学。 公元前50世纪,人天合一整体观的形成标志着养生概念的成熟;公元610年,隋大业年间,当时的太医令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集中论述了各种疾病的病源和病候,但书中没有药方,只列养生方、导引法213种。由此可知,中国从那时起就已经将养生作为治疗的常规方法,并得到官方的提倡。 虽然说整个中医药体系从《黄帝内经》时代就已经很成熟,但表达*精彩的要数汉武帝的叔叔淮南王组织编写的《淮南鸿烈》。 书中认为整个人体生命系统(古称“器”)由三个要素组成:一是形——“形者,生之舍也”,即人体生命的“房子”;二是神——“神者,生之制也”,即人的自组织、自康复能力,是生命的主宰(制);三是气——“气者,生之充也”。 气是沟通形与神之间关系的使者,用今天的语言说,就是信息。“老大”是“神”,老二是“形”,老三是“气”,而且“一失位,三者俱伤也”。广义上的养生学是这个原则,狭义的“养生之道”也是这个原则。 当前,从报刊、电视到网页,各种养生书籍、养生讲座和养生信息可谓无处不在,热闹非凡。这些所谓的养生理念和方法使人们获得了有益的知识,促进了健康的改善,但也有的使公众误人歧途,适得其反。 殊不知,真正的中医传统养生之道就像一列满载丰富养生资源开往健康长寿目的地的列车,只有真正领略其真谛的乘客才能顺利登上这辆列车。《淮南鸿烈》讲得很清楚:**,“将养其神”;第二,“和弱其气”;第三,“平夷其形”。 现在我们将“养生”局限为食疗、药膳,有以偏盖全之嫌。养生养什么?就是“养神”,或者说“养心”,或者说“养性”。我们今天讲的食疗、药膳,只是养生当中的一部分,虽然它很有价值,但并非*重要的部分——因为**位是“养神”,第二位是“养形”。 食疗和药膳实施的目的也是为了提高人体的自组织能力,也即“养神”。 有些病人听了某某养生讲座,误信了某种食物可以降血脂、降血压,因此长期食用这种食物。并把药都停了,结果适得其反,不但没控制住血压和血脂,还反弹了。还有的病人听了某某人的养生讲座后相信了长期吃很多黄瓜、生茄子、绿豆汁可以治疗腹泻,结果导致脾胃虚寒,更是经常腹泻。癌症病人听信了某某人的养生讲座后,去挂了2000多元的挂号费被告知吃绿豆,结果买了几百斤绿豆回去吃,绿豆还没有吃完,人却没了。可见养生是有讲究的,养生是有内容的,养生是偏信则暗兼听则明的。 养生是为了防病,而不能导致疾病;养生是为了健康,而不能危害健康。这些活生生的例子给了我们警示:当“养生专家”层出不穷、养生讲座如火如荼、养生书籍汗牛充栋、养生方法多如牛毛的时候,我们是全部照搬,还是有所选择?所以养生“热”了,我们更需要的是“冷”思考,要辨别真伪,不能被忽悠了,不能因为某些误导而步人误区,*终养生不成反伤身。 前面我们说了,养生学是包含两大块的,所以养生也不能单单去照搬书本上的东西也要放进到广义上的养生学里去。中医治病*注重的是辨证施治,辨证是中医认识疾病的过程,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的过程。证,即证候,是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一般由一组有联系的异常脉症组成。 有点接近于现代医学说的综合征的概念。证候与症状不同,它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人体在自然诸因素、社会诸因素和个体自身诸因素相互影响下的综合反映。 由于个体受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自身也有差异,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证候。施治则是具体病情具体对待去治疗了。 ……
医学 中医 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