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才思想·人与天地相参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三才思想·人与天地相参

三才思想·人与天地相参

作者:王庆其,姜青松主编

开 本:小16开

书号ISBN:9787547846674

定价:88.0

出版时间:2020-01-01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三才思想·人与天地相参 本书特色

中医药文化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积淀、融合、蕴含、体现着中华传统的哲学思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从中医药切入,可以□直接、□简捷、□通畅地进入中华文明之门。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包括三才、变易、中和、意象等,在中国的社会学、政治学、天文学、地理学乃至兵学、农学、医药学、建筑学、星相学、堪舆学之中,都是一以贯之的,这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中国传统哲学视域下的中医学理”丛书以中华传统经典哲学思想为着力点,从三才、变易、中和、意象四个方面,深入探讨中华传统哲学思想与中医药文化的联系、渗透与影响,阐述中华传统哲学思想在中医药中的临床应用,对中医药文化的哲学基础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分析。

三才思想·人与天地相参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 三才思想的发生学、三才思想概述、三才思想在中医理论的渗透和运用、三才医学模式及其对未来医学发展的展望。本书从三才的起源、内涵、哲学含义、重要人文价值、继承三才思想的现实意义、三才思想在中医理论的渗透和运用等方面, 厘清“三才”思想在中医学文化中的传承, 研究其对中医学理论的渗透, 及在形成、发展和运用中所起到的作用。三才思想在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和临床应用中都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才思想·人与天地相参三才思想·人与天地相参 前言

一个人应当怎样生活才算有意义?“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左传》中的这句话给出了答案,从彼时起,中国历代志士仁人都以此作为行动目标。然而,若要真正做到这三不朽,并却不是容易的事,需要付出大量的,甚至是毕生的辛劳,学而行,行而学,活到老,学到老,才能在行动上真正对世界和他人起到一些作用;不然,徒有志向,而无法拿出具体的方法和行动来,只能是空泛的口号而已,这也许就是《论语》之中把“学而”作为□□章的原因吧。

就学习而论,也一定要讲求方法,好的方法往往可以使学习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常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即便是□好的方法,仍然不可能每个人都获得成就,更不要说取法乎下,一定是所得颇少,甚至无所得了。我们在学习任何一个学科时,一定要抓住根本处做功夫,但得本不愁末,可以说分辨本末是学问的□□要务。若用一句话将历史上中国人做学问的历程和目的进行归结,便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天人之学是中国人所有学问的总结,“天人合一”更是所有中国式学问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终能实现“天人合一”也是所有学问的目的,要搞懂中国的传统文化,不得不从天人关系处入手。

“大道至简”,所谓复杂的哲学问题本质上都是“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简单的生活原理,被人反复增益后,反倒变得高深莫测,令一般人无法企及了。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平实,张岱年先生在总结中国哲学的特点时谈道:“中国哲人,因思想理论以生活实践为依归,所以特别注重人生实相之探求,生活准则之论究。未尝将我与非我分开,因而我如何能知非我,根本不成问题,亦不怀疑外界的实在,故根本不感觉知论之必要。”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 昆仑出版社,2010: 8.张岱年先生此番中国人“重人生而不重知论”的评价确为中肯,因知论毕竟是为人生服务的,若没有人生的种种具体,空谈知论又存在什么必要性?

哲学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生活,并不和生活脱节,可以说□有意义的哲学一定是和每个人的生活都密切相关,如《中庸》之所言“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天地人“三才”的“天人关系”就是这样的一种我们谁也不可能离开的基本哲学问题,是“道”的层面的基本问题;然而,“大地山河,无不是道”,道不是虚玄的名相概念,更不是不可捉摸的镜花水月,而是日常生活中可以处处体会得到的实在物。只要我们还头顶苍天,脚踩大地,并且在社会生活中活动着,我们就必然在有意无意中处在此种关系的控制下,无论我们是否能够真正体会得到,都要了解中国人的思维、中国文化的特点。因而确有必要对此“三才”关系有一番了解。

本研究课题中的重点,在于厘清“三才”思想在中医学文化中的传承,具体就是研究其对中医学理论的渗透及在形成、发展和运用中所起到的作用。这是因为长期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西方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被国人过分接受,反倒忽略了自己文化的根本,造成我们无法正确理解先祖留下的文化遗产,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展造成了很不利的影响。但由于中医学的日益国际化,越来越多的西方有识之士已经看到,在中医学中存在着现代医学中缺乏的理论宝藏和实践精华,尤其是其整体观念更是现代医学所匮乏的。历史似乎非常具有讽刺意味,被自己轻鄙而抛弃的,一旦被他人珍惜而看重,则抛弃者不由得心生悔意,可能在相当程度上,中医学的思想光芒能够再次闪耀,是受到西方学者认同后的刺激。但毕竟这样的承认只是肤浅的,若无一番深入的文化之旅,则不能对中医学建立起真正的信心来,针对这样一种局面,我们的确有必要反过头来将自家的文化重新进行梳理和温习,只有这样才能重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心,而不去做数典忘祖、妄自菲薄的事情。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医学 中医学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营养科学词典     下一篇:医家金鉴(全10卷14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