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论)白话解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脾胃论)白话解

(脾胃论)白话解

作者:程传浩

开 本:大32开

书号ISBN:9787534996085

定价:35.0

出版时间:2018-03-01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脾胃论)白话解 本书特色

《脾胃论》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杲所著。李杲(1180-1251),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曾从著名医学家张元素学医。《脾胃论》成书于李东垣晚年,是东垣的代表著作,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是补土派的代表性著作。先哲赞曰:“东垣先生之方,医门之王道也。”可见后人对其学术思想的认识和推崇。
“内伤法东垣,外感用仲景”,然因医学背景与今日不同,《脾胃论》一书之行文、用药与今有异,故晦涩难通,学习时多有费解之处,难以登堂而入其室。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对《脾胃论》进行了解读,以白话对原文进行语译,对难点进行释疑,辅以大量表格、图示,将晦涩之文字化为一目了然之图表。尤其是本书依据五行、六气、升降浮沉的整体观,首创“方阵图”,以药物在方阵中的“点位”对《脾胃论》方剂进行表达,为中医方解之首创,可使用药更加直观。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脾胃论)白话解 内容简介

《脾胃论》为金元时期有名医学家李杲所著。李杲(1180-1251),字明之,号东垣老人,曾从有名医学家张元素学医。《脾胃论》成书于李东垣晚年,是东垣的代表著作,强调“人以胃气为本”,“脾胃内伤,百病由生”,是补土派的代表性著作。先哲赞曰:“东垣先生之方,医门道也。”可见后人对其学术思想的认识和推崇。“内伤法东垣,外感用仲景”,然因医学背景与今日不同,《脾胃论》一书之行文、用药与今有异,故晦涩难通,学习时多有费解之处,难以登堂而入其室。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对《脾胃论》进行了解读,以白话对原文进行语译,对难点进行释疑,辅以大量表格、图示,将晦涩之文字化为一目了然之图表。尤其是本书依据五行、六气、升降浮沉的整体观,首创“方阵图”,以药物在方阵中的“点位”对《脾胃论》方剂进行表达,为中医方解之首创,可使用药更加直观。本书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脾胃论)白话解 目录

卷上
一、脾胃虚实传变论
二、脏气法时升降浮沉补泻图说
三、脾胃胜衰论
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
四、肺之脾胃虚论
五、君臣佐使法
六、分经随病制方
通气防风汤
羌活胜湿汤
七、用药宜禁论
八、仲景、《内经》所说脾胃
卷中
一、气运衰旺图说
二、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
补中益气汤
三、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病制方
黄芪人参汤
除风湿羌活汤
调中益气汤
调中益气汤加减法
四、长夏湿热胃困尤甚用清暑益气汤论
清暑益气汤
五、随时加减用药法
六、肠澼下血论
凉血地黄汤
升阳除湿防风汤
七、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
八、安养心神调治脾胃论
九、凡治病当问其所便
十、胃气下溜五脏气皆乱其为病互相出见论
十一、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十二、三焦元气衰旺
卷下
一、大肠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论
三、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
四、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
五、忽肥忽瘦论
六、天地阴阳生杀之理在升降浮沉之间论
七、阴阳寿夭论
八、五脏之气交变论
九、阴阳升降论
十、调理脾胃治验
治法用药若不明升降浮沉差互反损论
安胃汤
清胃散
清阳汤
胃风汤
十一、阳明病湿胜自汗论
调卫汤
十二、湿热成痿肺金受邪论
清燥汤
助阳和血补气汤
升阳汤
升阳除湿汤
益胃汤
生姜和中汤
强胃汤
温胃汤
和中丸
藿香安胃散
异功散
十三、饮食伤脾论
五苓散
论饮酒过伤
葛花解酲汤
枳术丸
橘皮枳术丸
半夏枳术丸
木香干姜枳术丸
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
和中丸
交泰丸
三棱消积丸
备急丸
神保丸
雄黄圣饼子
蠲饮枳实丸
感应丸
神应丸
三棱消积丸
备急丸
神保丸
雄黄圣饼子
蠲饮枳实丸
感应丸
白术安胃散
圣饼子
当归和血散
诃梨勒丸
十四、脾胃损在调饮食适寒温
胃风汤
三黄丸
白术散
加减平胃散
散滞气汤
通幽汤
润肠丸
导气除燥汤
丁香茱萸汤
草豆蔻丸
神圣复气汤
十五、脾胃将理法
十六、摄养
十七、远欲
十八、省言箴
后序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医学 中医 中医经典古籍

在线阅读

上一篇:骨内科创新模式(精装)     下一篇:癌痛治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