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学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学

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学

作者:刘维主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560950389

定价:150.0

出版时间:2009-11-01

出版社: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学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上篇、中篇和下篇三大部分。
 上篇阐述中西医风湿病发展史、免疫学基础理论及风湿病的诊断技术,使读者对风湿免疫病的相关基础理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临床诊治疾病打下基础。
中篇是风湿病各论,对常见二十六种风湿病的中西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护理调摄进行了论述。中篇主要体现临床实用性,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更多地融入了笔者的个人经验体会,便于临床医生置于案头,随手翻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于实习带教之用。本篇各疾病治疗后面都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医家经验,便于读者了解各家治疗特色;后附经典论述便于求根溯源,启发读者萌发新思路,或在撰写临床论文时引经据典。
下篇介绍了风湿病常用的中西药物及其他中西医治疗方法;传统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外治法、康复、心理治疗及少数民族疗法;现代医学的基因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免疫吸附等新的治疗方法,为医生提供了更多供选择的治疗手段。为了方便科研工作及研究生使用,本篇还介绍了常用风湿病的动物模型制作方法。
总之,本书是实用型的临床案头书,侧重临床,强调实用,尽量满足各类风湿病从业人员的需求。可作为风湿科医务人员案头**书,也可作为各类型医学生的参考书。

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学 目录

上篇 
 **章 风湿病的历史
 第二章 风湿病与免疫 
 第三章 中医与免疫 
 第四章 风湿类疾病的病因
 第五章 骨与关节
 第六章 风湿类疾病的诊断技术 
中篇
 第七章 类风湿关节炎
 第八章 系统性红斑狼疮
 第九章 干燥综合征
 第十章 硬皮病
 第十一章 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
 第十二章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第十三章 自身免疫性肝炎
 第十四章 纤维肌痛综合征
 第十五章 成人斯蒂尔病
 第十六章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第十七章 系统性血管炎
 第十八章 白塞病
 第十九章 结节性红斑
 第二十章 结节病
 第二十一章 骨关节炎
 第二十二章 骨质疏松症
 第二十三章 骨坏死
 第二十四章 痛风
 第二十五章 感染性关节炎
 第二十六章 风湿热
 第二十七章 韦格纳肉芽肿
 第二十八章 雷诺现象和雷诺综合征
下篇
附录a 方剂索引 
附录b 主要专业词汇中英文对照

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学 节选

《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学》分上篇、中篇和下篇三大部分。上篇阐述中西医风湿病发展史、免疫学基础理论及风湿病的诊断技术,使读者对风湿免疫病的相关基础理论有一个概括的了解,为临床诊治疾病打下基础。中篇是风湿病各论,对常见二十六种风湿病的中西医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及护理调摄进行了论述。中篇主要体现临床实用性,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中,更多地融入了笔者的个人经验体会,便于临床医生置于案头,随手翻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也可以用于实习带教之用。本篇各疾病治疗后面都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医家经验,便于读者了解各家治疗特色;后附经典论述便于求根溯源,启发读者萌发新思路,或在撰写临床论文时引经据典。下篇介绍了风湿病常用的中西药物及其他中西医治疗方法;传统疗法包括针灸、推拿、外治法、康复、心理治疗及少数民族疗法;现代医学的基因治疗、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免疫吸附等新的治疗方法,为医生提供了更多供选择的治疗手段。为了方便科研工作及研究生使用,本篇还介绍了常用风湿病的动物模型制作方法。总之,《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学》是实用型的临床案头书,侧重临床,强调实用,尽量满足各类风湿病从业人员的需求。可作为风湿科医务人员案头**书,也可作为各类型医学生的参考书。

中西医结合风湿免疫病学 相关资料

插图:第二节 中医对风湿病的认识一、祖国医学对风湿病的认识概要与西方医学一样,祖国传统医学对风湿性疾病的记载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远在原始社会,人们在烘火取暖的过程中,发现用兽皮、树皮包上烧热的石块或砂土,贴敷在身体某部位用作局部取暖可以消除因寒冷引起的腹痛和因寒湿引起的关节痛等,这就是原始的“热熨法”。风湿性疾病在祖国医学中属于“痹证”“风湿”范畴,许多早期的典籍均对此做了详细的记载。我国先秦古籍《山海经》中记录了38种疾病,其中固定病名者23种,痹证即是其中之一。《左传·昭公元年》提出了“风淫末疾”的概念,即风邪为病导致四肢疼痛。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大批帛书及部分竹木简中就有“疾畀”的记载,可见在汉代之前对风湿病就有了明确的认识和防治经验。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痹论》对风湿类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症状、鉴别、预后等方面进行了专门的论述。提出了“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的观点,在《素问·四时刺逆从论》中又指出“厥阴有余病阴痹,不足病生热痹”,成为后人辨证治疗热痹的理论依据,并且提出热痹的形成机制为“其热者,阳气多,阴气少,病气盛,阳遭阴,故为痹热”。在稍后问世的《金匮要略·痉湿喝病脉证并治》中又有“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在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下,这种认识是比较客观的。需要指出的是,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包括了辨证与辨病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是并行的,中医多数诊断是证候诊断,而“痹证”是中医为数不多的病名诊断之一。《素问·痹论》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明确了风寒湿邪是痹证的主要成因,且痹证的发生与邪气的强弱、正气的盛衰有密切的关系,为后世对痹证的认识与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在《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中提出了“诸肢节疼痛,身体尪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首次创立了治疗外感寒湿,郁而化热而致热痹的代表方,这样就将痹证分为风寒湿痹与风湿热痹两大类,并对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起到了指导作用。但传统医学并未将对痹证的认识停留在这一层面,而是进一步加以阐述:“以冬遇此者为骨痹;以春遇此者为筋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以至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者为皮痹。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医学 中医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