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作者:周海平.申洪砚编著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801746665

定价:15.0

出版时间:2009-02-01

出版社:中医古籍出版社

《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用词 匠心独运;造句 精奇警拔;谋篇 博奥典雅;辞格 形象生动;辞格 整齐醇美等。

《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目录

**章 用词匠心独运
 **节 词义的选择
 第二节 词音的选择
 第三节 词彩的选择
 第四节 名称的运用
 第五节 数句用同字
第二章 造句精奇警拔
 **节 常用旬式
 第二节 特殊词序
 第三节 长句和短句
 第四节 奇句和偶句
 第五节 主宾复指
第三章 谋篇博奥典雅
 **节 开头和结尾
 第二节 段落的组织
 第三节 层次与段落的关系
 第四节 表达的方式
 第五节 不同的组织形式
 附录(一):《异法方宜论》结构分析
第四章 辞格形象生动
 **节 比喻
 第二节 比拟
 第三节 借代
 第四节 摹状
第五节 示现
第五章 辞格整齐醇美
**节 对偶
第二节 排比
第三节 层递
第四节 反复
第五节 对照
第六章 辞格婉转流畅
**节 联珠
第二节 合叙
第三节 错综
第四节 避复
第五节 回环
第七章 辞格精警夸饰
**节 警策
第二节 夸张
第三节 引用
第四节 自释
第五节 讳饰
第八章 辞格简约明快
 **节 省略
 第二节 设问
 第三节 复用
 第四节 举隅
 第五节 互文
 附录(二) 《宝命全形论》修辞分析
参考书目

《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节选

《黄帝内经书名与成书年代考证》探讨《内经》《难经》《甲乙经》《素问》《灵枢》的源流、成书年代、版本衍化、书名含义等问题,是从史学的角度,去探求其原貌或根源,以期对学习、研究《内经》有所裨益。《内经》《素问》《灵枢》,本不是一书,而且其成书年代也各不相同。但是王冰之说,一千多年来已被医界所公认,所以现在学习和研究《内经》,均以《素问》和《灵枢》为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内经》之原书,早已亡佚。现在的《素问》与《灵枢》,又同属较早的医理类的“经书”之例,将其归属为《内经》,也在情理之中。
“黄帝”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名。古人为了增加某些书的可信度及威望,常将书名冠以“黄帝”之称,尤以医书为*。医书由冠名黄帝,一直发展到了视“黄帝”为“医学”的代句词。

《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相关资料

第一章 《内经》原名《诊经》
第一节 《诊经》出现的年代
陈邦贤等著《中国医学人名志》:“程高,后汉。性好经方。闻涪翁善医术,有《诊经诊脉法》,录求积年,翁乃授之,高亦隐迹不仕。”《诊经》与《诊脉法》,互文同义。我们不能把它看成是两本书。若作为一个偏义词来看,则侧重于《诊经》。因为《诊经》的含义更宽,它可以包括《诊脉法》在内。
西汉时,脉诊已较普遍。在此之前,古人诊病,比较重视望诊。扁鹊望齐桓公之容色,即指出“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深”。《伤寒论?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难经?六十一难》:“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而知之病,望见其五色,以知其病”。是古人崇尚望诊之例。
从《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所载的仓公(淳于意)《诊籍》中我们知道,西汉时不仅脉诊普遍使用,而且诊脉部位以寸口为主。也就是说寸口诊脉的起源,有文字可证者,就是西汉时仓公之《诊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所载仓公25例《诊籍》中,有多处提到寸口脉诊。而且仓公每一医案,其始必先“诊其脉”。可见当时寸口诊脉之盛行。
在仓公的《诊籍》(医案)中,齐郎中令循病一案中,有“切其脉时,右口气急,脉无五藏气,右1:1脉大而数,数者中下热而涌”;齐王太后病一案中,有“臣意诊其脉,切其太阴之口”;齐中尉潘满如一案中有“右脉口气至紧小”;

《黄帝内经》修辞研究

医学 中医 中医经典古籍

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