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200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志

首页 > 图书 > 科技/2020-08-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1957-200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志

1957-200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志

作者:《所志》编纂委员会 编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2333673

定价:78.0

出版时间:2007-09-01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1957-200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所志 节选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遵循四项基本原
则和改革开放的方针,严格遵守国家法令、法规和保密规定,坚
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突出本所的特点,反映时代特征,概要
地记述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的建立、建设与发展的历史;系统地
记载建所以来的重大活动,领导班子的更替,职能管理和科研机
构的沿革和发展;全面地总结我所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国际科
技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与科技队伍建设、科研条件建设和精神
文明建设等方面的成就。
    二、本志上限从1957年建所时开始记述,下限截至2002年
底。以时间为主线,纵不断线,横不缺项,以横为主,纵横结
合。历史结合现实,详近略远。使用的史料、事实和数据资料均
经过严格核实,力求翔实可靠;各项史事均以档案和会议记录为
据,未有记录的史实,经过调查核实后予以记述。按照志书的编
纂原则,重在记实,叙而不议,也不夹叙夹议。采取记叙文体,
运用现代汉语和国家规定的标准简化汉字。文风力求科学、严
谨、朴实,语言文字力求简洁、精练、流畅。本志对“文革”时
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等各项工作情况,坚持宜粗不宜细的原
则,只作简要记述。
    三、本志采用公元纪年,年份、年代和世纪一律使用阿拉伯
数字标识。计算单位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计量单位。所用
的科学技术名词以有关部门制定或审定的标准为准,未有统一标
准的,以通用的习惯用语。地名以中国地名委员会审定的为准,
别名加注。文中出现的外国人名、地名和国际组织机构名称,采
用汉语译名,原文加括号附后。
    四、科研项目以五年计划为时段,科研课题以起始年月为
序,项目或课题一律用全名。科技成果奖励的奖励等级、种类用
全称,并以获奖年月为序。

 五、本所的各研究室、职能部门和试验农场、基地用现名全称。
    六、本志除凡例外,由11章和附录组成。即**章概述;
第二章职能部门与管理;第三章科研机构;第四章科学研究;第
五章基础设施与农村基点;第六章学术委员会及学术活动;第七
章中国作物学会;第八章党群工作;第九章研究生培养;第十章
科技名人录;第十一章大事记。其中第二、第三、第四、第五、
第六、第八章分节记述。
    附录包括:科研成果汇编,历届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领导和
党委(党支部)成员,所属单位负责人,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荣
获各类各级荣誉,院士、国家和农业部专家,本所高级技术人员
和研究生导师,人才培养培训情况及相关名录等。
    这部所志是在所领导和所志编委会领导下,在全所职工、干
部的大力支持下,由编写成员共同努力集体完成的,凝聚了全所
人员的集体智慧和心血。由于年代久远,1957~1965年的历史档
案记载不完整,“文革”时期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几经变迁等原
因,本所志可能有遗漏和错误之处,敬请原谅。

第七节  作物生理遗传研究
一、小麦杂优利用研究(197l~1982年)
    (一)T型不育系的研究
    19 71年作物所下放北京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于1972年成立小麦杂优
组,我们在引进材料的基础上展开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并于当年参加全国大协作。
    小麦杂优利用的主要障碍是恢复系太少,恢复力不高,特别是育性不稳定。因此
**步工作主要是筛选和培育恢复力高而稳定的恢复系。通过筛选发现了河南济源小
佛手、L3445等一批具有一定恢复能力的材料,培育出恢复力高达80%~90%的恢复
系8~9个,其中农艺性状好的是T808—799 xCrim,但配制出的组合恢复力忽高忽低
很不稳定.
    (二)不育材料鉴定
    在引进外国现成材料的同时,着手寻找新不育细胞质并为各地所发现的新不育材
料进行鉴定。
    1.对山东省昌潍地区所于1962年发现的小麦V型不育株进行鉴定
    用四倍体元锥小麦Tll及硬粒小麦Dd的多代回交后代中获得长相与轮回父本一样
  的可育株,从而确认为V型不育系的不育基因在D组染色体上,它是受多对基因控制
  的隐性核不育并受环境的影响较大,没有利用价值。
    2.对山西省太谷县高忠丽于1972年发现的223不育材料的鉴定
    邓景扬于1976~1979年为之作出鉴定,认为这个材料的不育性是受一个显性雄性
  核不育基因控制的,它是世界上在小麦中**次被鉴定出来的天然突变体。这个材料
  不能按三系配套方法以利用其F1代杂种优势,但用之于轮回选择可为小麦育种开辟新
  途径。
    (三)品种选育
    通过多个远缘杂交组合研究,发现了一个农艺性状较理想的可育材料,其组合是
  保加利亚(硬粒小麦)D82×北11,后来命名为群选。群选的突出优点是:早熟丰产、
  耐晚播,耐寒性强。自1977年开始与黑龙江八五三农场合作做冬麦北种试验,3年结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农业/林业 农作物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