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柳河东集(全2册)

首页 > 图书 > 历史地理/2020-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柳河东集(全2册)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柳河东集(全2册)

作者:(唐)柳宗元著

开 本:其他

书号ISBN:9787532549825

定价:128.0

出版时间:2018-06-01

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古籍出版社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柳河东集(全2册) 本书特色

柳宗元,字子厚,人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其在文学上,与韩愈一起发动古文运动,倡导“文道合一”即内容充实、形式生动的文章,影响尤为深远。本书现为我社“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之一种,所据版本为南宋廖莹中编注之《河东先生集》。此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于1960年断句排印,并增加了《柳先生年谱》和《宝礼堂宋本书录》两部分,1973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又有稍作修订的重印本,此次印刷,即依据后一重印本刊印。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柳河东集(全2册) 内容简介

  柳宗元(公元七七三——八一九年),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人称柳河东;晚年贬任柳州刺史,因又称柳柳州。他是唐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柳宗元在政治上主张革新。他当过监察御史、礼部员外郎等职,与刘禹锡一起参加主张革新的政治团体,参与了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一些改革。  柳宗元在文学上,发起散文革新运动。他倡导内容充实形式生动的文章,反对追求形式、内容空洞的文风”他自己所写的不少散文,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内容,艺术上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柳宗元逝世后,刘禹锡将他留下来的着作编成《柳河东集》,共三十卷。宋代世彩堂刻本《河东先生集》则分为四十五卷、外集二您。这僩刻本的注释,在诠解典寅典说明作品的历史背景等方面,收集了较多材料,但疏漏、错误也不少。一九六〇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据影印宋世彩堂本断句排印,影印本所加的外集补遗和附录部分也一仍其旧,并增加了《柳先生年谱》和《宝礼堂宋本录》两个  现根据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的本子重印。除改正了一些断旬和文字的错误外,并在集傅部分增补了《唐书本傅》和《柳子厚墓志铭》两文,供读者参考。部分。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柳河东集(全2册) 目录

**卷 雅诗歌
 献平淮夷雅表
 平淮夷雅
 镜歌鼓吹曲
 贞符
 眎民诗
第二卷 赋
 佩韦赋
 瓶赋
 牛赋
 解祟赋
 惩谷赋
 阂生赋
 梦归赋
 囚山赋
 愈膏盲疾赋
第三卷 论
 封建论
 四维论
 天爵论
 守道论
 时令论上下
 断刑论上下
 辩侵伐论
 六逆论
第四卷 议辩
 晋文公问守原顬
 驳复雠议
 桐巢封弟辩
 辩列子
 辩文
 ……
第五卷 碑
第六卷 碑
第七卷 碑铭
第八卷 行状
第九卷 表铭碣诔
第十卷 誌
第十一卷 誌碣诔
第十二卷 墓表誌
第十三卷 墓誌
第十四卷 对
第十五卷 问答
第十六卷 说
第十七卷 传
第十八卷 騒
第十九卷 弔赞箴戒
第二十卷 铭雜题
第二十一卷 题序
第二十二卷 序
第二十三卷 序
第二十四卷 序
第二十五卷 序
第二十六卷 记
第二十七卷 记
第二十八卷 记
第二十九卷 记
第三十卷 书
第三十一卷 书
第三十二卷 书
第三十三卷 书
第三十四卷 书
第三十五卷 啓
第三十六卷 啓
第三十七卷 表
第三十八卷 表
第三十九卷 奏状
第四十卷 祭文
第四十一卷 祭文
第四十二卷 古今诗
第四十三卷 古今诗
第四十四卷 
第四十五卷

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柳河东集(全2册) 作者简介

  柳宗元,唐(773—819),字子厚,世称“柳河东”,“柳柳州”。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与韩愈并称为“韩柳”。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汉族。代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都长安(今陕西西安)。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世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出身于官宦家庭,少有才名,早有大志。早年为考进士,文以辞采华丽为工。贞元九年(793)中进士,十四年登博学鸿词科,授集贤殿正字。一度为蓝田尉,后入朝为官,积极参与王叔文集团政治革新,迁礼部员外郎。永贞元年(805)九月,革新失败,贬邵州刺史,十一月加贬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在此期间,写下了著名的《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记》、《钴姆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元和十年(815)春回京师,又出为柳州刺史(所以称柳柳州),政绩卓著。宪宗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819年11月28日)卒于柳州任所。交往甚蕃,刘禹锡、白居易都是他的好友。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古籍 古籍整理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诗经今注-(全二册)     下一篇:高适集校注(典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