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学教科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首页 > 图书 > 历史地理/2020-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经学教科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经学教科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作者:刘师培

开 本:16开

书号ISBN:9787807619185

定价:18.0

出版时间:2013-01-01

出版社:岳麓书社

经学教科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经学教科书》有两大优点:一是作者没有或较少学派的偏见。刘师培出身于古文经学世家,仪征刘氏几代人研究《左传》名声很高;但时代不同,刘师培学过西学,接受了现代学术的洗礼,成见比较少,而具开放的态度。刘书的另一优点是特别简明,每一课只有四五百字,却能把重要的内容、主要的意思说清楚。在这部未完成的教科书里*具分量的部分,在于疏解“易经”的篇章。作者不但会通汉懦之象数、宋儒之义理和清代易学重镇焦循之说,更能以那个年代极罕见的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的眼光来看待玄之又玄的易学,真不负“开风气”之名。

经学教科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内容简介

  《民国学术文化名著:经学教科书》有两大优点:一是作者没有或较少学派的偏见。刘师培出身于古文经学世家,仪征刘氏几代人研究《左传》名声很高;但时代不同,刘师培学过西学,接受了现代学术的洗礼,成见比较少,而具开放的态度。刘书的另一优点是特别简明,每一课只有四五百字,却能把重要的内容、主要的意思说清楚。在这部未完成的教科书里*具分量的部分,在于疏解“易经”的篇章。作者不但会通汉懦之象数、宋儒之义理和清代易学重镇焦循之说,更能以那个年代极罕见的政治学、社会学、伦理学等的眼光来看待玄之又玄的易学,真不负“开风气”之名。

经学教科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目录

序例
上编
**课 经学总述
第二课 经字之定义
第三课 古代之《六经》
第四课 西周之《六经》
第五课 孔子定《六经》
第六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上)
第七课 孔子弟子之传经(下)
第八课 尊崇《六经》之原因
第九课 两汉《易》学之传授
第十课 两汉《尚书》学之传授
第十一课 两汉《诗》学之传授
第十二课 两汉《春秋》学之传授
第十三课 两汉《礼》学之传授
第十四课 两汉《论语》之传授附《孟子》《学》《庸》
第十五课 两汉《孝经》之传授附《尔雅》
第十六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易》学
第十七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书》学
第十八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诗》学
第十九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春秋》学
第二十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礼》学
第二十一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第二十二课 三国南北朝隋唐之《孝经》学附《尔雅》
第二十三课 宋元明之《易》学
第二十四课 宋元明之《书》学
第二十五课 宋元明之《诗》学
第二十六课 宋元明之《春秋》学
第二十七课 宋元明之《礼》学
第二十八课 宋元明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第二十九课 宋元明之《孝经》学附《尔雅》
第三十课 近儒之《易》学
第三十一课 近儒之《书》学
第三十二课 近儒之《诗》学
第三十三课 近儒之《春秋》学
第三十四课 近儒之《礼》学
第三十五课 近儒之《论语》学附《孟子》《学》《庸》
第三十六课 近儒之《孝经》学附《尔雅》

下编
后记

经学教科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节选

  西汉之初,传《论语》者有三家。鲁人所传者为《鲁论》,即今所行篇目是也。龚奋、夏侯建、夏侯胜、韦贤、萧望之并传之。齐人所传者为《齐论》,别有《问王》《知道》二篇章句,颇多于《鲁论》。王吉、宋畸、贡禹、五鹿充宗、庸谭并传之,惟王阳以之名家。《古论语》出孔壁中,有两《子张》篇,篇次不与《齐》《鲁》同。孔安国为之传,马融为之注。张禹受《鲁论》于夏侯建,又从王吉等受《齐论》,删《问王》《知道》二篇,而所作章句*盛行。至后汉时,包咸、周氏并为章句,列于学官。郑玄亦授《鲁论》,复参考《齐论》《古论》为之作注。本《汉书,儒林传》《艺文志》《后汉书·儒林传》《经典释文·叙录》及《汉学师承记》。而何休亦注《论语》,多用《齐论》之说。戴望《论语注序》。此汉代《论语》传授之大略也。  《孟子》当文帝时,曾立博士之官。后废。注《孟子》者,始自扬雄。后汉之时,程曾、高诱、刘熙俱注《孟子》,惟赵岐作《孟子章句》并作《题词》,至今仍存。用《经典释文·叙录》及焦循《孟子正义·赵岐序》疏中。然未尝尊《孟子》为一经也。赵岐等注《孟子》,犹严君平注《老子》,高诱注《淮南子》耳。  ……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古籍 子部 总类

在线阅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