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五经全译

首页 > 图书 > 历史地理/2020-05-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四书五经全译

四书五经全译

作者:陶新华

开 本:32开

书号ISBN:9787512021181

定价:399.0

出版时间:2016-06-01

出版社:线装书局

四书五经全译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线装书局出版

★ 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 特邀请国内精通儒学的专家学者,合力编成此书,由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陶新华教授逐段进行翻译

★要想探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奥秘、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四书五经》可说是不可不读的入门书

★ 任何一个稍具古文基础的读者都可以轻松阅读

  我国自古就是个重视典籍的国家。这一方面是出于对文字本身的偏爱,文字阅读成为一种超越日常心境的快乐,进而又能于此获取知识,通晓道义;另一方面则出于对传统的偏爱,既然无法以单纯的记忆去保存和回溯传统,那么书籍自然便成为再现传统,认识传统的*佳载体。在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典籍中,《四书五经》无可争议地成为经典中的经典。

  《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南宋淳熙年间,我国著名教育家朱熹将这四种著作用作小学教科书,并为它们作了注解,叫作《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四书》一名由此得以流传。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多从(四书》中出题,朱熹的《四书集注》成为考生的必读书.《五经》包括《易经》、《尚书》、《诗经》、《礼记》、《春秋》,汉武帝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始有“五经”之称。因《四书》和《五经》都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同是士子求取功名的必读之书,所以后人将其合刻为(四书五经》。明代已有学者将“四书五经”用于书名,可见(四书五经》合刻本不会晚于明代。    ,

  《四书五经》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正宗传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四书五经”成了金科玉律,儒家学者纷纷通过对其的笺注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现象成为经学史上的一大景观。在这些经书及对其的诠释中,儒学的精神特质得到了鲜明的体现,简而言之就是“内圣外王”的理想诉求和“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从哲学角度看,儒家极度重视从宇宙本体说明人的存在,从而确立人的地位和价值。

  在20世纪初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时代的精英们举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大旗,儒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新中国建立后,儒家思想彻底失去了它作为政治意识的作用。“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上下又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批林批孔”运动,儒学声威由此一落千丈。新时期以来,随着“现代化”口号的提出,中国政治、经济发生了巨变,思想解放也迈开了步伐,在多元化的选择中,儒学亦从式微逐步走向复兴。在对儒学的继承和发扬方面,*引入注目的要数现代新儒家学派。新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为一批思想活跃、在海内外有相当影响的港台和海外华裔学者,他们称自己的儒学复兴为“儒学第三期发展”,以与先秦儒学和宋明理学两大时期相衔接。新儒学的思想特征可概括如下:一、民族本位的文化立场;二、中体西用的基本态度;三、道德上的哲学追求;四、推重直觉的思维方式。新儒学出现后,在受到一些人认许的同时,也受到了另一些人的严厉批评。批评者认为儒学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对现代化只能起阻碍作用,现代化意味着对儒学的超越和克服,而绝非儒学的复兴。二者的争论相持不下,但无论孰是孰非,作为儒家经典的《四书五经》,仍不失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耀眼的珍珠,它不但在文学、史学、哲学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解决现代工业文明给社会带来的诸如犯罪、环境污染、道德沦丧等不利后果也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不但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圈都将继续产生深远而持续的影响。合理地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内涵,是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今天的读者要想了解中国古代社会,要想探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奥秘,(四书五经》可以说是不可不读的入门书。有鉴于此,我们特邀请国内精通儒学的专家学者,合力编成此书,以飨广大读者。

  本书内容包括“四书”和“五经”共九个独立的部分,每一部分前均对该部分用一段文字加以介绍,每部分体例均采用“原文一注释一译文”的方式。原文采用的是通行的底本;注释采用简注方式,读来通俗易懂;译文对照原文全译,力求词意准确、行文流畅、用语通俗。虽然《四书五经》词义古奥,但相信经过我们的注译,任何一个稍具古文基础的读者都可以比较轻松的阅读。

四书五经全译 内容简介

“四书”“五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更是中国历史文化古籍中的宝典,在世界文化史、思想史上具有极高的地位。

四书五经全译 目录

**册
大学
大学
中庸
中庸
论语
卷一
学而**
为政第二
卷二
八佾第三
里仁第四
卷三
公冶长第五
雍也第六
卷四
述而第七
泰伯第八
卷五
子罕第九
乡党第十
卷六
先进第十一
颜渊第十二
卷七
子路第十三
宪问第十四
卷八
卫灵公第十五
季氏第十六
卷九
阳货第十七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古籍 经部 四书

在线阅读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上一篇:史记全译     下一篇:今文尚书文系年注析